教育是奉献不是索取,教育是公益不是功利。有教无类,呵护如宝,有爱无碍,让残缺在掌心开花。党红妮老师用自己的温度去温暖这些特殊的孩子,驱散他们生命中的阴霾!

1999年,党红妮通过遴选由普通学校进入商洛市聋哑学校任教。初入特教学校,校领导便安排她带一年级班主任和语文课,为加强手语学习,她把手语书带回家,还时不时和自己刚满一周岁牙牙学语的儿子比比划划。家人却跟她急了:这样的语言环境,会给正常学说话的儿子造成负面影响,家人都劝她换份工作。她的心里也打起了退堂鼓。

但看着班里“不寻常”的他们,党红妮内心的犹豫立刻化作柔软的爱。她明白,不管这些孩子的残疾程度多么严重,他们都应享有基本的尊严和受教育的权利,她想要以爱唤爱,以智启智,给残缺以尊严,给特障以坦平……

学生小粉在厕所“游泳”导致生病,党红妮和她说话,她听不到;跟她打手语,她看不懂。从普通学校转岗的党红妮一下子陷入了交流的窘境,十分无助。幸亏有九年级的听障学生小雷相助,一米八几的小雷抱着瘦小的小粉飞奔到医院,只见他用聋人的自然手语比划着,小粉看着他似乎明白了,点着头,然后他又和医生用文字交流。这给党红妮上了特教第一课。她暗下决心,跟紧学生,和他们一起上课、下课,与他们融为一体;并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带班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借阅特教书籍,努力掌握特殊教育新本领,尽力把特教工作做好。

2015年10月的一天,学生小米突发疾病,头一直往左边抽,眼神呆滞,失去了意识,党红妮吓坏了,迅速联系“120”,并立刻采取急救措施,给小米掐人中、脚心、手心和十个指尖,直至小米逐渐苏醒。随后在医院党红妮又担起家长的角色,垫付医药费,陪孩子抽血、化验,做心电图、脑电图等各种检查。在检查中,小米呕吐得厉害,为了不污染到医疗器械,她就直接接住小米的呕吐物,即便如此,她也没有丝毫嫌弃。

爱心是特教教师立德之魂,耐心是特教教师立德之本。党红妮就这样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既为“人师”,又为“人母”。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她就手把手地教他们洗脸刷牙、穿衣戴帽、整理床铺,为学生理发、剪指甲;学生腿脚不灵便,她就搀扶他们上下楼梯,带他们做康复训练;学生家庭贫困,她就千方百计寻求资助,解决燃眉之急……

牵着蜗牛去散步,无限风光不在巅峰,而在特教人的心中。为教听障学生小刘练习发音,党红妮用夸张的口型做着示范,让孩子摸着自己的喉咙感受声带的震动,摸着鼻子、吹着纸条,感受说话时气息的流动……从运动、发音等能涉及的领域给孩子进行全方位训练。一个学期过去了,小刘终于能张口说一些简单的词语,并看懂一些日常用语。那个寒假,党红妮收到小刘爸爸的信,他在信中说:“我的孩子终于会叫爸爸了,感谢您让我有生之年听到我渴望了11年的声音。”

特殊教育体现着一方教育的高度和纬度,也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温度和文明程度,是一条带特殊学生看世界的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商洛市特殊教育学校为学生开设了水钻贴画、布贴画、手工、刺绣、蒙氏、特奥、篮球以及家政、劳技等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技能,教会学生一技之长。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商洛市特殊教育学校特教老师们的不懈努力下,已经有200多名学生融入了社会正常生活。这些曾经的懵懂少年,不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人,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老师,您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学生简单的话,带给了党红妮满满的幸福感,她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学校也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这种鼓励对党老师来说,更像是种鞭策,鞭策着党红妮在特殊教育工作中欣赏差异,尊重差异,因生而育,帮“残缺的花儿”撑起一片晴空。

李玉整理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