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扎染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代表,刚才老师给大家展示的衣服上五彩斑斓的图案就是通过扎染制作的,大家想不想跟着老师学习扎染,给自己的衣服制作独一无二的图案呢?”

“想。”随着异口同声的回答,西安市莲湖区前卫路小学的同学们和老师、家长一起开始了扎染活动。

活动伊始,美术教师刘育茹身穿扎染的衣服为大家介绍了扎染这门古老技艺的历史,展示了扎、缝、捆等扎染技法及需要用到的皮筋、绳子等辅助工具。随后在同学们的期待中,大家一起开始了扎染学习。

提及此次扎染活动,刘育茹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她说希望更多的孩子们能够通过此次活动了解传统的扎染技艺,爱上扎染,掌握基本的扎染技法,让孩子们从中感知到美,提升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心,从而达到以美育人的教育效果。

西安市灞桥区东城第五小学教师刘育茹认为,美源于生活,表现生活,钟情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号召下,2020年,刘育茹来到西安市莲湖区前卫路小学跨区域交流学习。她用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痴迷,本着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传承创新的思想,指导全校教师和五、六年级及社团学生实践体验“扎染衣物”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成功的乐趣。在她的引导下,前卫路小学的师生,人人爱“扎染”,人人玩“扎染”。一年级二班的乔小容老师说:“我家的窗帘都是自己染的。”“扎染很神奇,我很感兴趣。”“每次上扎染课的时候,跟老师同学一起染布、创作作品,特别好玩!”“扎染提高了我感知美、创造美和认识美的能力,培养了我的耐心,提高了我的专注力。”学生们兴奋地告诉记者。

今年,刘育茹承担四个年级的美术教学及社团活动。“这里的孩子,视野开阔、思维敏捷,综合能力强,个性鲜明,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会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老师必须有合理的回答,他们才会心服口服。”刘育茹说。

一次美术课上,刘育茹让孩子们拿出本子动手画或者拼贴时,学生小涵却迟迟不动手,她走上前去询问原因,小涵说:“刘老师,表达下雨的场景有很多方法,您为什么只让我画或拼贴呢?我能不能用纸做一个立体的下雨场景呢?”面对学生的质问和想法,她首先给予了肯定,同时,给学生讲了本节课运用这两种方法的原因,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多种方法,小涵觉得老师讲得很有道理,很快就提起笔,画起了画。“我就是要通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关注孩子们的个性化表现,激励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孩子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她说。

学习“马勺社火脸谱”时,刘育茹打破教学模式,改变传统课堂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使学生爱学乐学。她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内容,有的同学说喜欢动漫,有的同学则喜欢风景……并引导他们说出所喜欢的画面特征,学生们侃侃而谈,神采飞扬。依据学生的描述,她随手在马勺上画起来,学生们惊讶极了,兴趣也被激发了。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一个个开始认真地画起来了。一会儿功夫,学生手中的马勺就变了样,原本光秃秃的马勺变得鲜活起来。有的同学在马勺上画上了美丽的花朵,红的玫瑰、粉的桃花、紫的蔷薇……仿佛一个美丽的花园展现在马勺上;有的同学在马勺上画了一片绿色的草地,一个小小的足球在草地上被孩子们争来抢去,好不热闹;有的同学则在马勺上画了一片大海,蓝天白云间还有海鸥在飞翔……瞧!多么可爱的孩子。刘育茹的内心美滋滋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后继有人了。

“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以各种方式展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我们可以将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搬’进校园,丰富课程内涵,使小学生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了解、体验这些传统技艺,希望传统文化能渗透进孩子们的内心,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让他们拥有一个彩色的童年。”刘育茹说。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