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劳动教育因为是非考核项目而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各校在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形式单一、活动浅显等问题。202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开展的要求及实施进行了规定,极具指导性。2021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达成目标及实施途径与方法,更具操作性。这两个文件对劳动教育的实施有着引领作用,也让我们看到了劳动教育的“春天”已经到来,全面开展劳动教育势在必行。那么,究竟如何开展劳动教育,笔者结合个人实践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劳动教育的现状

《意见》的出台有其背景。首先,当下社会轻视劳动、看不起普通劳动者的现象很突出,学生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大有人在,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很普遍,这与我们所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存在很大偏差。其次,目前学生体质较之前几年有所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改善学生体质仅靠体育活动效果未必明显,而劳动实践以一种新奇的运动形式出现,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最后,在劳动教育中,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兴趣得到激发,思维得到培养,精神受到洗礼。

二、劳动教育要发挥育人功能

劳动教育强调身心参与。组织学生参与真实而完整的种植劳动全过程,充分体验其中的艰辛,让学生知道食物从田间走上餐桌的漫长历程,从而教育学生要珍惜粮食、节约饭菜,自觉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和消费习惯,杜绝一切形式的浪费。

在校园环境清洁中,学生通过切身的劳动,会感受到打扫卫生的辛苦,以此培养他们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通过组织学生打扫清洁区,校园变得干净而美丽,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油然而生。

在家务劳动中,学生通过自己干家务,体验其中的快乐,理解父母的不易,在劳动实践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家庭责任感。在社区的助力下,我们让学生关心孤寡老人、清理广告贴纸等,培养学生的公德与爱心以及社会担当意识。

组织学生参观现代化农场,让学生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与科技发达对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激励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创新发明,改变未来生活。

对于农业田间管理,教师和学生都不是很熟悉,所以我们可以聘请相关专家予以指导,让学生明白植物生长的规律与过程,通过劳动实践教育,学生能够领悟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财富。

通过劳动实践教育,培育学生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牢固树立他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要让学生的思想受到熏陶,热爱劳动、讲求公德、富有爱心、勇于担当、积极进取,最终实现立德的目的。

三、劳动教育要注重学科融合

劳动教育之前不被重视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劳动教育的形式过于单一,且与学科未融合或融合不深,各搭各的台、各唱各的戏,完全成了“两张皮”。《意见》提出,“劳动教育要注重手脑并用”。在进行劳动教育活动时,我们可以尝试把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如果借助劳动的场景及体验对学生及时进行学科渗透,其丰富的形式一定会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升学科教学的效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必然会使学生对学科知识有着深刻的认同感,如此还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怀。

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古典文学中有许多描述、歌颂劳动和劳动人民的内容,许多被选进了课本。如学习《冀中的地道战》时,我们用图片音频资料展现地道战的高明之处,以显示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再延伸到地雷战、麻雀战等内容,让学生从心底发出赞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怀。数学源于生活,丰富的生活体验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在教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周长”时,有一道例题“淘气想靠墙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蔬菜园,长是6米,宽是4米,可以怎样围?分别需要多长的围栏?”学生如果没有生活体验,就会答出“长方形周长=(长+宽)×2,围栏的长度就是(6+4)×2=20米。这时可能会有学生提出,靠墙围围栏,靠墙的一面可以不围,此时教师可以启发:如果让你围围栏,怎样能围得更少。学生思考后答“自然是把长的一面靠墙”。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从实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既让学生体会到了劳动体验的重要性,又让学生习得了数学学科素养。在科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安排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锻炼,特别是通过成果展示的环节,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荣誉感与自信心,学习科学的热情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在劳动实践中,我们安排学生写感受、谈体会、讲劳动故事,甚至上现场课,如学习课文《落花生》,我们可以把课堂搬到实践园花生的地头。开花时节,科学教师带领学生认识花蕾、雌花、雄花等知识,并现场绘画;结出果实后,学生来到实践园用英语对话;丰收节上,数学教师让学生估算实践园的形状,并丈量计算面积,组织学生称重蔬菜,核算亩产,计算盈亏。依托于劳动实践园,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我们开展了情境式学科教学,促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乐学、好学”。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科内容都可与劳动教育相融合,我们必须提前审视教材内容,找准二者相融合的切入点。而劳动教育与学科一旦实现融合,学科的理论与实践便会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形成,劳动实践园特有的场景及真切的生活体验,给学生以“入景式”的学习体验,激发了学生对学科的认识,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达成增智的目的。

四、在劳动教育中实施艺术教育

劳动和劳动者是最美丽的。艺术也是美的,用艺术来表现美,用美来歌颂劳动,会是一种特别的享受。

我们可以尝试用音乐来赞美劳动,让学生体会劳动的美。比如,在劳动教育中渗透音乐教学,带学生到劳动基地,让学生学唱《劳动最光荣》,熟悉的地方会激起学生对自己劳动的回忆,对歌曲中的内容自然也会悦然接受,优美的旋律、美丽的歌词与真实的感受相共鸣,学生唱出心中最美的歌,情不自禁地歌颂了劳动之美。此时,音乐之美与劳动之美相映生辉,其中滋味自不言说。

我们也可以用美术作品来表现劳动之美。让学生观察记录,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画下来,感受植物生长的历程,从中体会生命之美好。让学生将劳动的场景画下来,体会劳动之乐、劳动之美。作物长出果实,带领学生到现场去观察、去绘画,画出劳动实践园的美,让学生享受丰收的快乐。

用艺术表现劳动,以美赞美,在享受艺术之美中体会劳动之美,让学生真切体会“美在身边,美在生活,美在劳动”,达到美育的目的。

五、在劳动教育中要注意安全工作

生产劳动中,不规范使用工具可能会造成伤害。家务劳动中,烹饪中的用油、用电等都有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服务劳动中,陌生的环境存在许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些都会使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有所增加,所以在开展劳动教育时,我们必须做好安全工作。要充分评估劳动实践环境的安全风险,如果不确定因素太多,且过于遥远偏僻,则不建议学生参与;在没有教师或者家长的陪同下,禁止学生私自进行劳动实践活动,即使在家中进行一些简单烹饪,也不建议。因为小学生年龄太小,遇到突发情况不能沉着处理,慌乱中可能引发大的事故。

如环境熟悉、交通便利,各项条件符合要求,那么学生就可以参与实践,但是要注意几个事项:1.做好详细的安全预案,包括交通方式、组织纪律,甚至备好必要的医护用品等,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按照提前的准备及时进行处理。2.任何环境下,不管是生产劳动,还是服务劳动或者家务劳动,劳动实践必须有家长的陪同,而且必须在教师或者家长的组织与带领下才能开展劳动实践。3.教育学生必须规范操作,特别是用一些劳动工具和机械类的物品,只有在规范操作下,注意操作细节才能保证学生的安全。4.如果是养殖园,我们要对养殖园的环境进行全面调查,确保劳动实施过程中各方面的安全。

总之,劳动教育的开展必须积极探索适宜的劳动实践模式,创新其形式,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不同作用,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效,以劳育体、以劳育德、以劳育智、以劳育美,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劳动教育活动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劳动教育树德、强体、增智的目的。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大明小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