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注重对学生英语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进而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提高。针对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通常就是对学生在思维活动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特征、感知内容的信息加工。学生思维品质水平的高低,不仅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有较大影响,还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在实际英语课堂教学当中,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措施达到这一目的呢?笔者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利用课前预习,激发思维活动

要想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引导学生主动对课堂教学内容加以思考。小学英语课堂当中要想实现这一点,教师就要组织学生自主展开课文内容的学习,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那么,在实际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基于教材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

例如,在PEP人教版五年级下册Unit 1“This is my day”这一课时的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其分为不同层次,分别布置预习任务。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组织学生直接阅读文本,学习“Story time”这部分的内容,完成教材当中的对应表格。之后,再学习“Full time”这部分的内容,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完成选择题,且绘画出钟表的时间。然后,通过让学生写作关于“我的一天”小短文。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预习的重点应该放在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当中的常见句型和词组上,以实现对以往所学知识的突破。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整理课文当中的生词短语,帮助学生积累英语词汇。基于学生知识薄弱之处,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加以预习,能够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

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预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只有通过预习,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反思自己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感知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此外,通过预习也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实现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预习任务的布置中,也要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相对应的预习任务,为他们之后的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二、尊重学生差异,注重问题设计

学生之间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自身的思维能力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能力水平的高低,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设计有梯度、适合于不同水平学生的问题,实现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特别是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教师更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采取有效的策略对其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富有层次性、有梯度的问题逐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进而促进这一过程当中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基于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问题: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提问:“Which season is your favourite?”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巩固以往所学习的英语知识和技能。针对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询问:“Can you give some reasons of your favourite season?”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更加深入的思考,促进学生英语能力和思维的进一步深化。针对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设计更为开放性的问题,例如,“What is the features of your favourite season?”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且在课堂中用英语表述出来,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英语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有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的差异性,采用同样的方式、同样的问题展开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无论是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还是对于学生个人思维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于这一部分的内容要加以调整和改善,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基于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展开分层次教学,确保每一位学生的思维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三、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理解

小学生思维能力相对较为薄弱,对事物深入全面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加大了学生的英语学习难度。基于这一点,教师应该通过教材内容基础之上的教学情境进行构建,为学生创设更为真实形象的英语学习情境。所谓教学情境,指的就是通过外部环境的改变或者是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结合教学环节还原教材内容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当中学习英语知识、应用英语知识。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帮助学生对英语知识和内容的理解更为深刻、直观,从而实现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Unit 6“How do you feel?”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进入课堂情境,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文内容中的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包括视频、声效、图片等方式,使学生身临其境。与此同时,教师通过为学生设计相关对话的方式,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降低学习难度,最终实现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情境创设能够为学生打造一个真实性强、趣味性高的英语课堂氛围,培养学生从多个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具体教学过程如下,该课时教学重难点主要在于:首先,掌握故事当中出现的相关词汇,如happy、sad等。其次,掌握故事当中的核心句型:How do you feel?I feel...且理解句型的含义。为了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为积极主动,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营造真实的情境,比如,放置关于排队、插队的图片,引导学生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感想。通过软件来设计真人形象、人物背景和对话,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具体事件的看法和感受。

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真实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实现自身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但是,教学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选择更富有趣味性、生动性的情境展开创设。最终实现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有效理解,以及对思维能力、思维习惯的培养。

四、促进小组合作,提升思维品质

小学英语教学展开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十分符合当前的教育观。这一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在深入交流互动中实现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拓展思维视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做好科学分组、异质分组,以确保组员之间的平衡性,这样才能够实现教育价值最大程度的发挥。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Unit 5 “Dinner's ready”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引导各小组之间展开角色扮演,对课文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剖析。具体教学过程如下:首先,掌握重点单词,包括feel、dinner、food等。其次,掌握重点句型What is for dinner? 以及使用答案I would like ...please。为了使学生掌握以上单词和句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两个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厨师的角色,模拟吃饭的场景,实现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正确地应用英语单词和句型,并感受课文的核心内容。其他小组成员则通过悉心观察,提出问题。这种互动性强、应用性强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和思维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作为素质教育背景之下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教学模式,具有创新性、新颖性等多方面的优势。可以说,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够在实现课堂教学效率优化的同时,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学科素养的提高。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采取多方面的有效措施,以解决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多种问题。未来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同时,我们还要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作者单位 江西省井冈山小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