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生会是在党组织的领导和团组织的指导帮助下,依照法律、学校规章制度和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文章通过对高校学生会组织改革中主要问题的梳理,阐述了高校学生会组织改革的方向,以期能把握住学生会组织力构建的内在逻辑,优化学生组织力提升的发展路径。高校要想进一步提升学生会的组织力,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应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建立良好的学生会组织体系与平台,坚持学生会组织管理的创新,提升学生会整体效能,打造富有内涵、特色鲜明、清朗和谐的校园学习风气。

[关键词]高校 学生会 组织力 提升路径

基金项目:榆林学院辅导员科研项目“高校二级学院学生会的建设与管理——以榆林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20SZ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高校学生会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与时代使命,需要创新学生会组织改革机制,明确学生会组织职能,提高学生会组织力。学生会组织力建设则要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要代表学生利益,服务全体学生,将立德树人宗旨落实到位。高校学生会要团结和凝聚好高校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青春力量。

高校学生会组织力提升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在高校学生会组织管理中,大学生是被管束的对象,大学生缺乏对学生会组织工作的参与热情,这导致学生会组织力低效,能动性不强。高校学生会作为学生组织,其是维系大学生与高校治理之间的一个纽带,组织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与各项活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会组织力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会自身组织力的提升;二是对外部环境组织力的提升。对学生会自身组织力的提升,要明确学生会的愿景目标与现实任务,加强对组织内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如加强精神力教育,使组织成员能够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打造协同奋斗的学生会组织。加强领导力教育,学生会成员要依托学生会,使大学生获得正确的认知和定位,科学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加强结构力引领,在学生会组织体系建设方面做好资源配置工作,健全学生会组织制度,提升学生会组织运转效率。

学生会在外部环境组织力的提升方面,要发挥组织成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成为大学生群体的榜样,积极服务广大学生。学生会要代表最广大学生群体的利益,能够为学生提供最优秀的服务,维护广大学生的正当权益。另外,学生会成员要具备动员力,能够结合校内工作及学生活动,利用自我影响力、号召力来动员其他学生参与活动,把握好学生群体的思想舆论动向,能够做到及时纠偏。需要强调的是,学生会组织力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学生会可以通过自身的建设更好地服务外部环境。学生会组织成员只有不断提升自我组织力,才能更好地团结学生、动员学生,更好地服务广大学生,推动学生会组织工作迈向新台阶。

制约高校学生会组织改革的主要因素

1.学生会组织成员政治素养有待提升

学生会代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学生工作。笔者在对学生会成员思想、品行、作风等的调研中发现,很多学生会成员缺乏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意识,缺失应有的理论和实践教育能力,学生会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对学生会工作目标、政治性认识不足,未能发挥学生会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引领作用。一些学生会组织者重活动轻学习,理论水平不高,工作浮于表面,难以领会学生会工作的内涵,循规蹈矩,无法深入开展学生会工作,降低了学生会服务学生的能力。

2.学生会组织体系不够健全

学生会相关组织制度多延续前些年的工作模式,缺乏创新性,学生会要改革规章制度,以适应学生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如在评价制度上,单一的学生会组织考核要求与多校区学生会组织,以及“校院班”三级联动机制不相适应。学生会成员的选拔、任免、监督、考核体系等不完善,未做到与时俱进,不够注重对学生会干部德智体美劳的综合评测与考核。

3.学生会主责主业落实不到位

一些学生会成员在思想上缺乏政治性,在服务学生方面缺乏引领力、责任感。看似组织的活动很多,但是缺少精品和科学的策划及落实。一些学生会成员不能以身作则,影响了学生会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助力军”作用。学生会在面对问题时,不能充分发挥沟通作用,使得一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降低了学生对学生会的信任和期待。

提升高校学生会组织力的路径

1.加强政治素养,把握政治方向

高校要积极提升广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感和学生会组织成员的政治素养。面对学生工作,学生会成员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要从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上顾全大局,讲政治、勤务实,听党话、跟党走,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与广大学生群体紧密联系,代表和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服务学生。提升学生会组织力,强化学生会成员思想认识,特别是积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自觉参与学生会工作,将自我融入学生会组织,全心全意服务学生。一方面,学生会成员要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参与思政主题实践活动,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坚定理想、信念,深刻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自我做起,发挥学生会干部的示范与引领作用,以实际行动构筑崇德向善的校园风貌。学生会可以引入新媒体,依托网络媒介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利用微信群、QQ群、网站等传播时代精神,向广大学生推送优秀的精神文化作品,丰富校园文化。学生会成员要紧抓网络育人,全面了解和反映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倾向,与高校学生工作协同起来,共筑线上线下学习环境。

2.围绕核心任务,提升组织效能

学生会组织力提升的关键在组织建设。学生会要从建章立制上结合新时代、新情况,优化学生会组织体系与管理机制。如对学生会章程进行改革,进一步细化学生会职责,明晰学生会工作管理制度,引入奖惩条例,细化学生会干部选拔与任免办法。不仅要将制度上墙,还要将制度落实到位。学生会组织力的发挥,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体系。根据规章制度赋权,由制度约束学生会成员,每个学生会干部都要尊重制度,遵守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会工作机制高效运转。细化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合理。学生会工作机制改革要从职责上优化自身的组织流程与工作模式,引入“扁平化”理念,细化岗位职责,设定职责范围。学生会干部要有担当,要讲实效,要对“不作为”干部坚决剥离,为提升学生会组织力奠定基础。改革学生会组织运行机制,结合高校学生会改革要求及部署,对相关部门进行科学布局。如综合办、权益服务部、宣传部、素质拓展部等,细化各部门章程及工作制度。加强学生会团支部建设,以支部统领各部门工作,规范学生会内部组织,理顺学生会与其他学生组织的关系,引入学生参与、监督机制,打造“阳光”学生会。定期组织和规范学生代表大会,通过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落实学生会组织工作。建议校级学生代表大会一年一次,主要工作内容是院系、班级团支部成员的选举、考核与评定。建议院系学生代表大会一年一次,也可以根据需要每学期一次。学生会代表的设定要体现广泛性,要对学生代表大会选举结果进行公示,并向上级党委申请批准、备案。各级学生代表大会中的决议,要向学生代表进行宣讲,从而真正发挥出学生代表大会的作用。

3.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和谐校园

学生会工作要围绕学生展开。学生会组织力的提升可以从三方面进行:一是引入项目制工作模式。高校要结合学生会组织结构体系,明确学生会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学生会工作管理机制,特别是由校级学生会牵头,对各级学生会组织工作进行申报、指导。各院系学生会通过合作或独立的方式,围绕项目申报制订活动计划,并将各项学生会工作纳入年终考核。通过项目化管理规避活动任务的烦乱、重复。同时,项目化模式可以结合不同项目,广泛吸引学生的参与,利用招募志愿者的方式,落实学生会工作目标。校级学生会要结合学校实际,从整体上科学谋划项目活动,落实学风建设责任制,并对学风工作进行检查、监督,构建良好学风。二是构建学生维权帮扶机制。学生会组织力的提升,在于发挥其联系学生的纽带作用,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代表最广大学生发声,将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和维护学生正当权益结合起来。如利用网络、广播、公示栏等媒介,宣传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传达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任务,及时向学生传递各项工作、重大决议等;关注思想倾向,扎实推进校园文化舆论引领工作。维护学生正当权益,做好学生的维权服务,听取和了解学生普遍关注的诉求与问题,以报告的形式提交相关部门,推进各项工作,并作反馈报告。利用微信、微博、QQ等收集和整理学生问题,开展精准帮扶工作。三是提升学生会组织服务力。学生会组织成员由学生代表大会产生,学生会成员要对广大学生负责。在学生会工作中可以引入学生代表大会监督、评议机制,同时对学生会工作进行考核。如开展“透明食堂”“校园安全”“校园学习”等活动,使广大学生参议、评议学生会工作,找不足,补短板,共筑校园学生会工作新环境。

4.创新组织模式,提升成员素养

提高学生会组织力,就要将思政工作与人才培养协同起来,强化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学生会成员整体素养。从学生会组织运行模式上关注思政理论知识学习,增强学生会成员的政治意识。关注学生会工作机制创新,特别是在学生会干部选拔程序上,引入“梯度”理念,注重培训与教育相结合,在学生会岗位管理引入激励和监督机制,将每个学生会成员都纳入综合考评体系。学生会干部选拔要参照选拔标准,严格要求,引入“退出制”,让能者上,劣者下,让有责任心者上,应付者下,让真心服务学生者上,自私自利者下。对学生会干部要引入培养机制,设置履历档案,对有潜力的学生会干部给予长期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对学生会干部进行考核时,要将“学”作为优先条件,要提高学生会干部的学习力,使其以良好的成绩,过硬的政治素养服务广大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会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学生会成员整体素养建设,通过岗位考核与激励,将正激励、负激励、公平激励、差别激励协同起来,挖掘学生会成员潜能,提升学生会成员责任意识。建议引入“概念+技能”培训,通过组织文化学习,深刻领会学生会工作章程和组织力内涵。结合岗位技能培训,规范学生会工作流程,增强学生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如引入课堂培训、知识讲座、案例剖析、学习沙龙等项目,让学生会成员、干部都能够从自学、群学中提高综合素能。

结 语

学生会要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学生会工作效能和组织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肩负时代使命,把学生会打造成为凝聚学生和进行校风、学风建设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智博,吴莎.高校学生会组织改革攻坚的难点和对策[J].教育观察,2018(13):71-72+131.

[2]高大伟.新形势下高校学生会组织改革与转型发展探索——以南京某高校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4):111-112+125.

[3]刘惠玲,石洪凡.项目管理思维下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模式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39.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