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9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未来已来,学校应该如何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我们认识到创建智慧校园是提升学校办学实力,进一步高质量超越发展的引擎。智慧课堂的建设则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环节。

制订目标,推进智慧课堂建设步伐

智慧校园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从2018年初,我们就开始探索智慧校园的建设,通过自我学习、参加培训、实践摸索、专家论证,制订了《青年路小学智慧校园整体发展方案》,理清了阶段性发展目标。第一期为建设积淀期,重在信息化环境建设;第二期为快速发展期,重在建设与师生息息相关的智慧课堂;第三期为建设深化期,在前两期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智慧管理、智慧环境的构建,加大软硬件的投入,完善综合评价体系,使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管理、智慧教学更加智能化、个性化。

2020年,我们的智慧校园建设项目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去年6月初,24个教学班更换为智慧黑板,3—5年级安装了智慧超脑,为674位学生、30位教师配发了平板电脑,建成了12个智慧教室,至此,智慧课堂的建设正式拉开帷幕。

多措并举,力促智慧课堂常态化应用

1.健全机构,加强“智慧课堂”领导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青年路小学智慧课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使智慧校园的建设工作全面聚焦课堂。同时,下设三个小组,分别为信息管理应用组。负责智慧教育支撑环境运行的服务支持工作;教学实践应用组。聚焦智慧课堂,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做好智慧课堂的常规检查和数据管理及应用,建设全面、系统、形式丰富、高质量的校本资源库;后勤保障应用组。负责学生平板电脑、智慧黑板、超脑及相关硬件设备的增添管理。

2.细化制度,推进“智慧课堂”应用常态化

学校制订了《青年路小学智慧课堂使用管理办法》,明确“智慧课堂”使用要求。要求任课教师严格遵守制度,在确保教学进度的基础上,完成智慧课堂的使用量,确保60%以上的使用率,同时把“智慧课堂”使用情况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依据。

3.多措并举,提高师生“智慧课堂”应用能力

为了让师生尽快适应智慧课堂,学校制订了“培训先行、活动提升、以典型示范带动整体应用”的策略,助推师生“智慧课堂”应用能力的提升。一是采取行政下沉方式,建立6个共学小组。三位校长、三位主任分别带领一个小组,与老师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二是请科大讯飞公司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扎实的培训取得了家长的支持,有效缩短了师生们应用智慧课堂设备的熟悉期。三是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利用“智慧课堂交流群”随时进行交流,观看骨干教师示范课例及各类资源平台上的优秀课例,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讨、经验交流、智慧课堂创新应用大赛等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探究,提升了教师信息化素养和信息化教学水平。智慧课堂的智能程度、便捷程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的丰富程度,因此建设校本资源库,也是助推智慧课堂常态化应用的一个重要举措。

紧盯课堂,全力为学生学习力赋能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习力培养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直接关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与个性的发展。如何让智慧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构建培养学生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新力的行动路径,是学校智慧课堂建设的目标。

1.充分利用资源工具,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动力

传统课堂中,学生的主要学习资源是教材和练习册,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而智慧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媒体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课堂的宽度。平台上的各种工具,更是让师生感受到了智慧课堂较之传统课堂的独特性,例如课堂上借助工具实现了多主体、多渠道的互动交流, 随机选人、抢答、分组做答、投票、小组PK等互动形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构建“三步七化”模式,培养学习毅力、应用创新力

智慧课堂的“智慧”不仅体现在“物”的智慧性上,更要体现在“人”的智慧性上。经过一个阶段的尝试,我们认识到学生自主思考力、探究学习力、知识应用力的提升才是智慧课堂的核心。在积极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初步构建起“三步七化”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课前预习反馈精准化、情境创设途径多样化、课中探究学习深入化、课堂检测评价即时化、交互方式丰富化、课后作业分层化、微课辅导效能化,从而让教学真正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全面而个性地发展。

课前:教师精心设计前置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向学生推送微课、课件、图片、文本等预习内容及导学单,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进行尝试性学习。

课中:上课开始,立足学情,对学生提交的前置学习情况通过数据进行反馈分析,并再次测评练习,聚焦预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创设情景等多种方式导入新课程,下达新的学习探究任务——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强烈的问题驱动下,进行自主思考、合作探究。

课后:学生在作业的引导下对所学习的新内容进行巩固、运用、拓展。充分利用“智慧课堂云平台”,丰富作业形式。语文、英语老师利用朗读评测,布置朗读作业,既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也省去了老师逐一检查的重复工作。老师通过大数据,就可以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如指掌。语文还有阅读打卡、分享交流作业等方式;数学有计算打卡、小老师讲题等内容,老师可以评价指导,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同时,课后还可以尝试分层分级作业。分层作业按照学生的不同学情和能力水平,推送不同梯度的作业。根据国家有关电子产品的使用要求以及视力保护的相关文件,我们把每一次作业都控制在20分钟内。分层作业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错题情况重新推送加强练习题,直至学生掌握。

初见成效,保持初心砥砺前行

1.教师理念得到更新,信息素养、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思考力、意志力;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充分通过数据,运用增值评价的思维评价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更加关注同伴之间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客观评判能力;教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会知识应用和创新,培养其学习创造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的主动探究、深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日益增强

前置学习以及学习支架的搭建,促进自主思考;小组合作深入探究,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丰富的互动方式、评价方式,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愈发浓厚,专注力、自信程度、评价能力得到提高;朗读、背诵评测、计算打卡,让学生的基础学习扎实了,能力提升了;分级分层作业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所成长。

在前行的道路上,学校先后获得西安市教育信息化创新示范校、西安市智慧校园示范校等称号。智慧课堂的建设,难在启动,贵在坚持与前进。我们将不断更新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创新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借“互联网+”之力,成就更好的智慧课堂,更好地智“惠”师生。

作者单位:西安市莲湖区青年路小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