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知识传播、灵魂塑造的主阵地,更为乡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农村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为了抓实抓好基础教育工作,必须走好三步棋,把好三道关,才能有效推进农村学校教育振兴。

下好教师能力提升先手棋

教师素质直接影响着乡村学校教育的质量。为此,要把好教师素质关,下好能力提升先手棋,为教师的专业发展铺好路,为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注入动力。

抓好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教师培训质量。培训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汉中市镇巴县教育体育局组织开展了很多线下和线上专题培训,为教师能力提升提供了许多机会。现场培训结束后,有的学校还开展了很多转训实践活动,有心得体会交流,有培训汇报课等,让培训学习的内容得到进一步升华。同时还鼓励学校教师走出去,感受发达地区的学校教育,学习别人的先进做法,反思自己的做法,让自己得到进一步的专业成长。

抓好教师校本研修工作,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校为本,通过集体研究及个人研究、探索和反思等方式实现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及水平的提升。一般来说,学校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强化学习,夯实教师自主阅读。作为教师,不读书,无以教,无以活。特别是青年教师,更应该加强自主学习。阅读教育刊物,了解学科领域的同行人在思考什么,从而拓宽自己的思维深度;阅读教育经典,学习别人的先进理论或经验;阅读学生读物,试着通过书籍窥探学生心灵,感知儿童世界;读人文书籍,积淀人文素养;看优质课视频,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反思自己的课堂该怎么改进。教师养成阅读的习惯,其实也是一种隐性的专业成长。

聚焦课堂,打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新样态。课堂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是教学质量提升的主战场。为此校本研修必须植根课堂,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为基础,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近年来,镇巴县教研室设计的《镇巴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就是通过强化课堂质量评价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具体分为有效自学、独立思考、适当合作、主动交流、大胆质疑、善于归纳六个要点,同时也对教师的基本素质与表现进行了要求,即目标准确、内容科学、善于引导、语言精当、有效激励、用媒恰当。

开展丰富的教研活动,磨炼教师的专业意志。要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除了常态课要积极落实标准外,学校还需要组织好教研活动。通过活动,不断磨砺教师的课堂,诸如开展随机听课、专题讲座、示范观摩课、汇报课、同课异构等,务必做到有听必有评,有评必说优缺点。将教研活动与课堂教学研讨有机结合,以研促教。

鼓励教师经常性地深入思考与反思。教师们要学会迎着朝阳想一想:我今天该怎么做?伴着晚霞想一想:我今天又有哪些收获?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及时记录下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教育教学的背景、实施要点、实施效果及伴随而至的思想感悟和情感体验,记录下发现的问题及反思后设计的假设性解决方案等,记录下某个瞬间的独特事件或感受,一学期下来,就会发现生活细节中蕴含着许多教育真理。

鼓励教师不停地写作。其实很多教师不是缺少点子,而是不善于记录。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写教育随笔、教育故事、教育实录。教育随笔,是一个教师思想流淌的地方;教育故事,将师生的成长故事记载其中,一个故事,或许是一个班级,或许是一个学生的成长历程。记录下原生态的东西,教师的写作就会丰满灵动起来,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会不断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

下好学生德行培养关键棋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要任务是学生的德行要过关。德育要紧跟时代步伐,紧紧围绕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核心问题,坚定不移地推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学校要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蓝本,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重点开展好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要突出“德”的灵魂。追寻“德”字背后的故事,说到底,小学学生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从小爱国爱家、诚信友善、乐观向上、崇善尚美。

德育要抓住“育”这个根本。学校要结合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学段目标开展符合实际的德育。具体来说,学校要做到课程育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德育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文化育人,要做到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达到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活动育人,要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实践育人,要开展社会实践,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管理育人,将德育工作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建立评价考核机制,积极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协同育人,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教育、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目前农村学校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加强。

德育要落实“践”这个目标。学校的德育最重要的就是育后实践。德育内容众多,在实践这个环节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具体来说,长期性地开展日常行为规范实践,不断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利用身边的德育资源开展有主题、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力开展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不断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树立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与担当意识。

下好家校联动合力棋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

线下积极家访,教师主动接触学生家长。由于我校地处偏远农村,大部分家长长期外出务工,子女都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为了能与家长直接见面,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全校教师逐村逐户地进行家访,向家长汇报子女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汇报学生的在校表现,与他们商量如何更好地进行家校联系,齐抓共管,提高子女的学习成绩和品德德行。

运用现代媒体,抓好线上引导。农村家庭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都是以碎片化、直白的方式进行的。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总是想知道:为什么不能那样做?为此,学校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及时开通家长微信群、学校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等,充分发挥线上沟通优势,定期或者不定期将家庭教育的好做法、学校活动、安全注意事项等及时发布,引导学生及家长积极参与,主动阅读,同时利用问卷星开展网络问卷调查,第一时间了解家长及学生需求。

办好家长学校。学校是学生的乐园,也应该是家长学习的必要场所。新时代教育,必须是开放的教育,必须由家长参与。学校要成立学校家长委员会和班级家长委员会,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学工作。设立家长开放日、召开家长会等,主动邀请学生家长来校观摩学习,家长能主动走进学校、了解学校、观察学校、管理学校、监督学校,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学校也能及时了解家长的诉求,指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更好地实现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总之,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用心和努力,更离不开一个家庭的奋力托举。学校和家庭要合力为孩子营造优质的教育环境。

作者单位:汉中市镇巴县观音镇大市小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