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一般都是不同的教师在不同班级讲授同一节课,但如果是同一教师、同一节课,且要面对的是相同的学生,还要连续上课该怎么办呢?之前去陕北支教,我就遇到了这种状况,要给学生把十分钟之前才讲过的课文再讲一遍,讲什么?怎么讲呢?

可以肯定的是准备的课件不能用了,之前的课件是按照学生没有学习过的情况准备的,现在学生刚刚学过,学情发生了变化,授课内容与方式也就得改变。我想拓展,备课时还多准备了一些材料,但是现在印都来不及了,况且那些资料还是以古文为主的,直接印发给学生,初二学生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我走下讲台,看了看学生的课本,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做笔记,课本仍然是干干净净的,如果不是在现场讲过课,单从课本来看,你会以为学生没有学过呢。看到这种情形,我回忆了上节课的情况。

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说道:“上节课,老师让大家齐读课文,全班同学都读错了一个字,后来老师帮大家纠正过来了,你们还记得是哪个字吗?”学生回答:“‘往适女家’的‘女’应该读‘汝’,我们都读成了‘女’。”(当时讲的是统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一课)我又问道:“如果当时老师只告诉你们读错了,不告诉这字的读法,你们自己能解决吗?”部分学生说:“可以,课文下面的注释就有。”“非常好!这就是我们学习古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方法——借助课文注释。” 学生借助注释就能够读懂浅易的文言文,是语文课标对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要求。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这个方法,但在学习中难以落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好习惯,使其成为学生的一种能力。

学生掌握了课文大意,如何带领学生深入的学习呢?孟子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质疑精神一直都是学生所欠缺的,于是我引导学生阅读了课后练习2,它讲的是孟子长于雄辩,多用排比,非常有气势。我问学生:“课文中是不是所有的句子我们都要读得铿锵有力,大气磅礴呢?有没有可以读得舒缓、动情一点的?”

很快,学生就找到了“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我继续追问:“在这几句中间,哪几句最应该读得舒缓、动情呢?为什么?”经过点拨、讨论与思考,学生回答道:“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因为这几句是妈妈送别出嫁女儿的谆谆告诫,其中有离别的不舍,有对未来的担忧,有千般万般的疼爱,有说不完的话,所以妈妈这几句话一定要舒缓地、动情地读,才能把妈妈复杂的情感表达准确。之后,我让学生分层朗读,一是要把握好语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二是男生读第一段,女生读第二段的前半部分(大家都不说读到什么地方停止,看看大家能不能停顿准确),剩下的全班齐读,课文高潮部分要读得铿锵有力。学生诵读完毕,完全达到了我的预期效果。

诵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功,有感情的诵读是理解文章的主要方法。教会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这也是我们必须实现的教学目标之一。

借助诵读与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但是文化精神的渗透与学习才是我要实现的更高层次的目标。文中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的内涵,学生能够在文中找到相关句子,但是深入领会还需要教师的指导,甚至是讲解。于是,我抛出第三个问题:“孟子所说的大丈夫与景春所说的大丈夫的根本区别在哪里?怎么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呢?”

通过再次诵读对比补充材料,学生就能明白孟子所说的大丈夫有着兼济天下的情怀,所以无论面临怎样的处境,他们都能始终如一,坚守不变。孟子曾说过:“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千百年来,这种浩然之气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读书人。于是,我设计了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仿句练习,要求学生写“人名+事迹+名句+真是大丈夫啊”。例如,苏武面对高官厚禄,拒不接受,坚守民族气节,正所谓富贵不能淫,真是大丈夫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解决学生会背不会用的现实问题。

课后,有教师走到我跟前说:“文老师,我都替你捏了一把汗,没想到你上完了,而且把我们都吸引住了,你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这节课也没有什么创新的地方,只不过是对上节课中我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打了个补丁而已,而这补丁就是我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教会学生反思,提升学习能力,形成学习方法;在诵读中形成自己的理解,在理解中领悟孟子甚至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并学以致用。由此可见,虽然学情发生了变化,但只要立足于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这个教学核心,我们就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