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的大小决定了人生的厚度。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年级学生的阅读量做出了具体的要求,高考的指挥棒也将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重点集中在阅读上,阅读的重要性教师和家长已经很清楚了。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阅读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提升他们的语文学科素养就成为小学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及提升最重要的途径是各类班级阅读分享课,阅读分享课广义上包括导读课、成果分享课、阅读展演课等类型。在此,笔者简单谈一谈自己及年级组同事的实践策略。

一、理念引领,让学生认识阅读是从“独乐乐”向“众乐乐”转变的过程

任何教育都要符合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以及学段培养的要求。基于此,教师对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应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及集体意识培养相结合,而阅读分享就是最佳的结合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阅读分享课都会占用语文课时,在第一次阅读分享课上,我向学生分享并推荐了《我爸爸》《我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三本绘本,这些绘本都是讲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的。分享了我的阅读感受后,我让学生自由发言,因为是一年级入学不久,学生彼此还不熟悉,在发言前我告诉学生,发言时要先介绍自己让大家认识你,可以向大家分享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或一个片段,如果没有读过这些绘本也可以分享自己喜欢的其他绘本。由于要求不多,学生都举起可爱的小手,很多学生都读过一两本,分享最多的是《我爸爸》《我妈妈》,学生还结合爸爸妈妈的特点说出类似“我爸爸像老虎一样爱吃肉”“我妈妈像孔雀一样漂亮”的话语。在分享过程中,很多学生不时地附和“对,对,我爸爸也这样!”“王梓帆说出了我的心里话”……这样的分享,让学生能够很快认识彼此,也更容易因分享而融入集体。分享课快要结束时,有学生还主动表示自己愿意将看过的绘本拿到班级里共享,这样无形中就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在低年级的阅读课上,我基本延续了类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快乐分享。我认为,低年级的阅读分享课不在于为学生传授多少阅读技巧,而在于营造热烈浓厚的班级阅读分享氛围,让学生觉得读优秀的课外书是和大家一起聊天分享的基础,在阅读分享、书本交换中从“独乐乐”走向“众乐乐”,为适应中高年级要求的集体阅读分享做足准备。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阅读的魅力,提升语文表达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统编版教材中也传递了加大课外阅读的理念,如何引导学生由课本学习向课外阅读拓展,需要教师在有效引导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一课是学生自主阅读内容,课文前面有阅读提示:“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把有新鲜感的语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课文讲的是少年孙中山面对不懂的知识大胆提问的故事,学生很容易就讲出了故事大概,这节课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文章大意,指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抓住文章的关键词、主要人物的语言等。

讲授这篇文章后,在班级阅读课上,我又找出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伟人少年时代的故事,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概括文章大意后分享给同学听,再谈谈自己从这些故事中学习了名人的哪些优良品德。

三、定期总结,用多样化的成果展示巩固阅读成绩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成长史,小学六年是学生美好的成长期,我每个学期都会带领学生阅读不同的书籍,并开展各类成果分享、展示活动。作为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看到学生写的优秀读后感,我都会在文章旁边给予点评;对学生的课本剧展演、成语故事小剧场、书香讲坛等活动,我也会拍照片、拍视频进行记录;对学期内表现优秀的学生,我将他们评为“阅读达人”。每到学期末家长会的时候,我就会将这些能够体现学生阅读成果的文字、照片、视频分享给家长。

此外,我要求学生将自己在本学期阅读的书目写下来,将阅读感悟整理成电子文本,每到暑假将一学年的书目和阅读感悟整理在一起,在新学期利用阅读课进行展示、分享。六年级时,我让学生从中挑选一篇自己写得好的读后感和喜欢的一句名言,配上自己阅读时的照片,整理成册并取名《在书香中成长的我们》,每人印刷一册作为毕业留念。学生捧着自己“创作”的书,更多的是对美好阅读时光的回忆。

我相信经过六年的阅读分享,书香的种子一定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阅读一定会成为学生快乐的源泉,学生定会以书为翼,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市第六小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