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下面我将结合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米有多长”这节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长度单位的教学中设计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

一、创设情境,激发需求

【片段1】

1.播放动画,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部落的牧牛人出去卖牛。一个男子上前问道:“你的牛多长啊?”牧牛人说:“我的牛8个手掌长,您放心,长度肯定没问题。”那个男子不相信,量了量,说道:“不对,你的牛只有5个脚印长,你一点都不诚实!”之后,两个人就吵开了。

其实,他们说得都没有错,只是因为测量的方式不同,就造成了误会。看来,在古代,长度单位不同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所以,渐渐开始统一长度单位。1875年,17个国家的外交代表在法国巴黎签署了“米制公约”,正式确定米尺为国际通用尺,而“米”也作为通用单位登上了世界舞台。

2.寻找生活中的“米”。

3.激起认知冲突,体会“米”的作用。教师让学生思考:用这把20厘米长的尺子测量教室的长度,方便吗?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不方便。教师带领学生做一把更长的尺子。

对长度单位1米的认识,需要丰富的现实材料支撑。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教师用动画导入,简述了“米”产生的原因和过程。随后,借助生活中的“米”的照片和课本上的情境图,引入“1米”。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照片,有利于唤醒学生对“米”的认知,拉近学生和“米”的距离。在学习新单位之前,教师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厘米”来测量教室的长度,学生很快感觉到非常不方便,在矛盾冲突中产生了对“更长”的尺子的需要,也就激发了学习“米”的需求。

二、直观演示,形成关联

【片段2】

1.借助“厘米”,在黑板上制作“米尺”。教师进行演示并提问:“老师把这个1厘米放到黑板上,后面再放一个1厘米,它们的长度变成多少了?再放一个呢? 像这样,10个1厘米摆在一起,长是10厘米。还远远不到1米呢!那我再添10厘米,现在是 20厘米……100个1厘米摆在一起,长度就是100厘米,也就是1米。”

2.引入真正的米尺。生活中,为了方便测量,人们发明了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 1 米。量课桌、黑板、身高这样比较长的长度时,用这样的尺子就方便多啦。用这把米尺检查刚才在黑板上做的米尺的长度是否准确。

3.同桌合作,观察米尺。

4.米和厘米的“自我介绍”。首先播放音频。“我是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米,我的英文名是meter,人们经常用我英文名的第一个字母m来表示我。”“我是比米小一些的长度单位,我叫厘米,英文名是centimeter,centi的意思是‘厘’,meter是‘米’,人们经常用cm来表示我。”教师板书:1m=100cm。

教师应尽力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对米尺的观察更有利于建构长度单位“米”的概念。因此,在本环节中,教师准备了10个1厘米、9个10厘米长的纸条,和学生一起在黑板上“做米尺”,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学生亲自观察,感受到“1米”的形成过程,真正理解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此外,教师还让学生经历观察米尺的活动,让学生在用眼观察、用手触摸、用脑思考中形成对“米”的量感,在实践中反复强化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三、动手操作,丰富认知

【片段3】

1.寻找身上竖着的1米。播放几名学生测量并比划1米到身上什么位置的图片,教师示范测量方法。同桌合作,互相测量1米到对方身上的什么位置,并用贴纸记录。

2. 寻找身上横着的1米。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我们身上除了这把竖着的1米尺,还能找出1把横着的1米尺呢。猜猜它在哪?同桌合作,互相测量双臂张开到什么程度是1米。

3.寻找教室中的1米。学生在教室中寻找长度是1米的实物,随后用米尺测量并记录。

杜威明确提出:“从做中学要比从听中学更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对米的长度表象的形成,需要丰富的实践活动,通过两人一组的活动,让学生在身上寻找竖着、横着的两个1米尺,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动手操作的机会。随后,教师和学生在教室中寻找“1米”,估计并测量讲台、课桌、窗户、书架等长度,这些贴近学生日常的物体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1米有多长”的表象,也为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