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怎样的课堂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呢?观察我们的课堂现状,依然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笔者从“善问、会动、善思、乐说”四个方面出发,为学生创造积极的数学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一、善问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遇到变式问题时,总会觉得老虎吃天——无从下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问题意识。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1.增强学生提出问题的自信心

学生不愿意提问,一般有两种原因,一是不知道问什么,二是害怕问得不合适。如在《位置》一课教学中,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说说你在教室所处的位置吗?”一个学生回答道:“我在第五排,第一组的左边”。此时,有个别学生小声说是“右边”。我没有让他说明原因,而是将话题引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行与列”中。我也观察了说左边的那个学生,这节课他再没有举过手。显然,他有疑问却又没有勇气再问。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聆听,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评价,还要增强学生提出问题的自信心,这样学生才能迈出善问的第一步。

2.做好课堂问题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教师抱怨说:“这道题我刚讲过,怎么考试的时候还有这么多学生错了。”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只是专注于讲解,不善于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有的教师设问很随意。例如,有教师讲授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草坪哪个更大时,直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讨论。由于教师没有设计任何问题,有些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后,不知道应该和同桌交流什么,这样既影响了小组合作的效果,又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如果教师能在小组合作开始前设计好问题:你是怎样转化的?转化时应注意什么?你能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吗?学生交流时就会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对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3.注重提问的技巧

教师提问既要有开放性,又要有指向性。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教师这样问学生:“你们听懂了吗?”“你会了吗?”“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呢?”学生一般都会回答:“听懂了,会了,没有了”。这样的课堂看上去教学氛围很好,其实并无实效。因此,有效提问尤为重要。例如,在徐长青老师的课堂里,学生常常会听到徐老师说:“你能知道我下次问什么吗?”“你猜猜我下次问什么?”这样提问真的很高明,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所学知识,还可以增强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会动

“会动”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愿意动手操作,主动动手操作。观察我们的课堂,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能够认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但是有时候教师因为动手操作浪费时间,就用演示或幻灯片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这种教学方式对空间想象能力弱的学生来说,他们很难完全理解相关知识,就会影响他们后面的学习。例如,包装问题。包装两个或几个相同的长方体、圆柱体,至少要用多少纸张?笔者曾经听过王艳老师的讲座,她的教学策略是让学生充当包装师,用相同的圆柱体和纸尝试,先猜想怎样最节约纸张,然后交流方法,最后验证总结。无疑,这种教学方法一定是优于教师演示的。又如,探究三角形稳定性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就会发现:三根小棒可以摆出一个三角形,但并不是所有的三根小棒都可以摆成三角形;四根小棒可以摆很多种平行四边形,但小棒的长度至少是两两相等的。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还发现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例如,笔者问学生:搭建一个稍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有些学生就说需要4个。此时,笔者并没有直接揭晓答案,而是让学生动手操作,从中直观地感受和学习,这种方式往往比教师讲解更有效。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乐于动手的学生更乐于思考,他们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以此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善思

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是数学新课标的另一个要求,也是学生应有的学习品质。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堂上有的学生坐姿非常端正,听讲也很认真,可是在解决问题时却没有任何思路;有的学生在低年级时经常考90多分,三年级以后成绩越来越低了,主要还是因为学生在学习中不善于思考。陈静静博士在有关深度学习的讲座中谈到了高阶思维的培养,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笔者通过下面两个案例,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案例一:在《植树问题》的探究中,笔者首先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间隔问题,理解间隔数、间距、总长度、棵数的意思,再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可以分为哪几种情况,探究间隔数和棵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思考如何计算棵数或总长。这节课中,笔者为学生预留了充足的时间去操作、发现、讨论,学生不仅总结出了植树的三种情况,间隔数和棵数的关系,棵数和总长的计算方法等,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

案例二:下图由6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组成,三角形C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三角形A、B、C的面积和是( )平方厘米,空白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笔者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互相交流。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找出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生1:我是用面积公式计算的方法,题目中已经告诉了我们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说明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我利用面积公式先计算出各部分的面积,再相加就得出了所求结果。生2:我是用转化的方法计算的,三角形A、B的面积是两个正方形面积的一半,也就是1平方厘米,三角形C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所以A、B、C三个图形面积的总和是2平方厘米。

由此可见,转化思想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之门,使学生想到了更多的方法,转化思想是数学学习的一个主要方法,学生能够灵活应用它解决问题,就说明学生已经养成了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好习惯。一是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思考;二是在有效的问题情境中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三是采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且合作交流一定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

四、乐说

“乐说”主要是鼓励学生乐于表达。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因为学生一次次的表达,正是一次次思考的过程。为什么有些学生计算周长和面积时容易混淆?就是因为学生没有表达,没有参与思考的过程,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周长,什么是面积,故而容易混淆。因此,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说”中提升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素养。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启发学生乐于“说”呢?

1.师生对话

教师可以设计有效的问题,在师生对话中启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例如,讲授《分数的意义》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12]张、1张、2张、4张都是整体的一半,为什么不相同?”学生答:“因为整体不同。”教师接着问:“这个‘1’不是平凡的‘1’,这个‘1’是什么?”学生答:“1张、2张、4张。”教师又问:“这些都是整体的一半,用哪个分数表示呢?”这样在一次次的师生对话中,学生就明白了什么是“1”,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2.生生对话

在案例二中,学生独立探究时,全班70%的学生用了方法一,10%的学生没有完整的思路,另外20%的学生用了其他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学生1:我是用2个正方形的面积减去3个空白三角形的面积。学生2:我是用2个正方形的面积减去1个空白梯形和3个空白三角形的面积。学生3:不对,梯形的上底和下面小三角形的高无法计算,所以第2个同学的方法行不通。学生4:我是用转化的方法计算的,三角形A与三角形B等底等高,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小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学生就是这样在一次次的对话中理清思路、学会方法的,就是在这样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学生逐渐养成了敢于表达、勇于质疑的习惯,对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乐于创新的精神,以及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数学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笔者希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像小水滴一样,最后汇成江河,拥有无穷的智慧。也希望学生善于提出问题、乐于动手实践、善于思考、乐于表达,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白水小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