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秦岭腹地,山清水秀。汽车从商洛市丹凤县县城向北行驶一个半小时山路后,停在了一个叫两岔口村的路边。伴着脚下老君河的潺潺流水,一个小院里传出的琅琅书声,让寂静的山村有了一些生机。

这个小院就是丹凤县蔡川镇两岔口教学点,而小院的主人则是乡村教师孙志成和他的十几个学生。

“校长勤杂工,扫地带打钟;教书又做饭,放学包护送。”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孙志成用29年一个人扎根边远、高寒山区的坚守,撑起了山区学生探求知识的蓝天,为留守儿童铺就了一条通向未来的平坦大路。

寂寞相伴大半生

1992年8月下旬,山外的天气依旧炎热,老君河的水涨至齐腰高。年仅20岁的中师毕业生孙志成背上行囊,沿着崎岖的山路,前往原南石门乡马宗良小学任教——从此,他一头扎进了丹凤县的北山,至今都没有离开。

那是一所地处高寒山区的村办小学,条件非常艰苦:校舍是土坯房,外墙斑驳不堪,楼顶没有顶棚,窗户没有玻璃,他便用报纸和塑料薄膜替代。当时,学校有140多个学生,加上孙志成总共五名教师,下午放学后四位当地教师都回家了,只有他一个人留守学校,从那时起他就开始了与寂寞相伴的职业生涯。

因为离家40多公里远,开学初来到学校后,孙志成直到学期末放假才回家。整整一学期的工作和业余时间,他把初为人师的热情和年轻人的激情,全部用来钻研教育教学,反而不太在意漏风的窗外是村里的一片坟地,也没有觉得一个人的夜晚寂寞难耐。

一年后,孙志成被调到蔡川镇两岔口小学任教。那也是一所村小,全校当时120多个学生、四名教师,校舍是由一座寺庙改建成的,因年久失修,每遇下雨,室内漏雨是常有之事;加之屋后积水严重、花坛破损、墙皮脱落、桌凳残缺,作为学校负责人的孙志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不等村上开会商量,他就动手找工具、筹资金,将教室屋顶翻修、操场硬化,并且在院子里种花、种树——当年的学校旧址如今已是村上的老年幸福院,孙志成曾亲手栽种的几棵树如今枝繁叶茂。

2002年,原两岔口村集资建校,一座二层教学楼拔地而起。基础设施的提升,使两岔口初级小学(1-3年级)的面貌焕然一新,虽然学生人数已不足原先的一半,教师也仅剩孙志成和一名代课老师,但他们的工作热情依然高涨。孙志成说:“老百姓慷慨捐资建校,就是想让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学读书,新教室没有漏雨、漏风之忧,我们的全部心思当然应该用在教育教学上。”于是,从那时起,两岔口初小的教学质量一直在全镇学校领先。

后来,随着人口数量的自然减少和城镇化脚步的日益加快,山区学校的规模急剧萎缩,两岔口初小变成了教学点。孙志成成了学校里的“顶梁柱”:他既是校长,又是教师;既做厨师,又当门卫。由于教育教学质量好,村民们觉得把孩子交给孙志成放心,因此,村里的适龄学生从不流失,教学点得以保留至今。

很多人不解:孙老师怎么就能坚持29年?!对此,孙志成总是重复一句话:“我就是从山区贫寒农家求学考上师范学校的,我也想让更多的农家子弟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

一人一校苦耕耘

如果从第一次踏进两岔口小学校门算起,孙志成在这所海拔2000多米的偏远学校足足呆了26年,方寸校园、三尺讲台,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他一个人的“舞台”,而学生年龄跨度则从学前儿童一直到小学低年级段,因此,上复式课成了教学常态。

上好三级复式课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但是,学前班的孩子以游戏活动为主,而一二年级的学生则以教学活动为主,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组织复式课教学呢?这个问题曾经一度让孙志成困惑,后来,他逐渐摸索出了一个方法:长课短上,游戏化教学。“把小学一二年级40分钟的一节课缩短到30分钟以内,这样的话,学前班的孩子就能坐得住了……”孙志成说,剩余的10分钟教学内容就放在学前班的游戏活动中进行,比如游戏中背古诗、认生字、比大小、做计算,等等,既满足了学前班儿童的游戏活动,又提高了一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两得。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孙志成没少下功夫。因为是一师一校,所以他从自我提升开始做起。虽常年身处高寒山区,孙志成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教师身份,他把工作之余的时间都用来钻研教学了——一个人要带不同年级的好几门课,他付出了比别人多得多的学习、备课时间。“闭门造车”不行,孙志成还积极参加片区学校和镇中心校的教研活动,和同行交流切磋取长补短。

因为学生少,孙志成在教育过程中经常留意每个学生的特点,详细记录下来,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尤其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孙志成进行一对一帮扶,从资金上的帮扶到心灵上的慰藉再到学习上的义务辅导。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孙志成特别看重和学生互动。起初,学生们都很腼腆,有的在回答问题时,明明知道怎么说却说不出口。于是,孙志成就注重班会的引导,慢慢地,学生们的胆子大了、学习兴趣浓了,课堂上的互动气氛活跃了。

另外,针对学生中留守儿童多的实际,孙志成利用一切途径与学生家长沟通,既让他们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又为家校之间、亲子之间的交流沟通提供了平台,形成了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既然是学校,那么村小和教学点就不是‘哄娃’的地方,就要讲教学质量、育人质量。”孙志成说。正因为抱有这样的理念,所以很多年以来,两岔口教学点的教育质量有目共睹,一直被当地人认为是“家门口的好学校”。

唯有师爱更留香

2021年6月1日,一位在西安做生意的女士来到两岔口教学点,为孩子们捐赠衣物和学习用具,还为周围的贫困村民捐赠生活用品。这位女士是孙志成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曾经的学生反哺母校,虽然这已经不是第一回,但孙志成格外动情。近三十年的从教经历,孙志成深切地感悟到:倘若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没有对农家子弟的挚爱,一个老师在山区坚持不下去。他说,世间唯有爱最长久,尤以师爱更留香。

除了教育教学以外,山区教学点还要管好孩子们的生活。2013年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来,为了让学生吃上放心饭、可口菜,孙志成将两间教室改造为厨房和餐厅,并购置了冰柜、消毒柜、储物柜以及电气化灶具。因为学校小,经费有限,他只好给自己又加了一个“头衔”——炊事员。又因为学校地处边远,交通不便,营养餐供货单位不给送,孙志成每个周末还要到县城采购一周的食材带回学校,冬天如遇大雪天气,摩托车上不了山,他就背扛肩挑将菜运回来,从来没耽误过学生一顿饭。

每天清晨六点,孙志成就起床挑水、洗菜、配菜,为做饭准备。上午11点放学后,他做饭、照顾学生吃饭,然后洗涮收拾停当,紧接着开始上辅导课。下午放学送走最后一个学生,他又开始写教案、批改作业,还要考虑第二天的饭食。在学生的生活上,孙志成不仅有父亲一样的担当,还有母亲般的细心和耐心。蔡川镇的冬天来得早、冷得快,学生普遍年龄小,抗冻能力弱。每到冬季,孙志成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烧取暖炉子,等学生们陆续到校时,教室里早已是暖意融融。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他没有半点怨言。

学校附近有个智力残疾学生,为了不让她“掉队”,孙志成坚持送教上门八年,通过谈心交流、示范操作、指导练习等措施,该生现在已经能够生活自理,并且能做最基本的家务了,性格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会接纳别人、亲近别人了,见到客人上门能上前打招呼了,脸上也有了本该属于她的天真烂漫的笑容了。

孙志成几十年的默默付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注。他先后被授予“丹凤县最美乡村教师”“商洛好人”“陕西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荣获第五届“TCL希望工程烛光奖”以及2018年“马云乡村教师奖”。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