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贵高原、青藏牧区、四川大凉山、内蒙古脱贫县……50余天内,行程数万里。日前,陕西师范大学13位党委常委分别带队,组织校内专家学者、中青年教师深入四川省、陕西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西部12省区市以及海南省调研。调研组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走访慰问等形式,全面了解西部各省区市基础教育现状,精准对接西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三区三州”地区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师范大学办学的需求。

走进基层,了解西部基础教育最真实的需求

陕西师大校长游旭群表示,“百校行”西部基础教育服务对接活动是学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加强对接中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履行师范大学主责主业的使命,不断提升服务基础教育能力和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

“百校行”西部基础教育服务对接活动期间,陕西师大13支调研组共走访69个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149所中小幼学校,发放调研问卷85334份,召开调研座谈会151场,看望工作在基础教育一线的校友近700人。其中,走访了38个脱贫县,走访了边境地区的9个县级教育局、31所中小幼学校,召开座谈会35场,全面了解当地基础教育发展情况,广泛听取当地基础教育发展需求。

“希望陕西师大今后能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建立师范生实习基地、开展教师教育课题研究,让‘红烛’闪耀澜沧、把论文写在边疆,对本地基础教育发展提供切实的帮助和支持。”云南省边境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教育体育局局长杨彬谈道。

每到一地,调研组仔细倾听当地师范院校、教育部门负责人、校园长、教师、校友代表对学校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青海省教育厅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表示,希望能进一步在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综合改革、民族教育、教育信息化改革、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以及师范生培养等方面与陕西师大展开更充分更深入的合作交流。

陕西师大党委书记李忠军说:“建成教育强国,离不开西部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的教师是关键。师范大学的社会分工和责任使命就是培养优秀的人民教师乃至教育家。在建成教育强国的过程中,我们要紧密对接基层,杜绝闭门造车,明确需求,及时调整办学育人举措,为西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办实事解难题,扛起师大责任

深入西部,映照初心。调研期间,调研组时刻将“为群众办实事”牢记心间,努力为解决当地基础教育面临的难题贡献师大智慧。

陕西师大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定向培养重要指示精神,2021年面向中西部省份实施国家“优师专项计划”,为实施区域定向培养志存高远、乐教适教的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根据各省份实际需求,招收各学科本科定向就业师范生150人,本科毕业安排至生源省份定向县县域中小学任教。

2021年陕西师大开展了“西部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师资专项”博士招生工作,面向西部地区具有相当成就和较强研究能力的中小学教师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人员,招收教育博士50名。

调研途中,调研组将“优师专项计划”和“西部师资专项”教育博士招生计划的信息传递到所到省份,为优化西部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结构、建强西部基础教育高水平骨干力量打开了新的希望之窗。

跟随调研组,陕西师大教师干部培训学院组织师大附小、奥林匹克花园学校、御锦城学校及新闻与传播学院等单位的15名教师分3组赴内蒙古鄂尔多斯8个旗(县、区)开展“三科”教师专项培训第二次“名师送教”活动。

在陕西岚皋县四季镇天坪村,调研组看望慰问了学校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向他们赠送了党史学习教育系列书籍。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调研组先后与20余所中小学的校长及教师代表围绕寄宿学生管理和心理辅导、留守儿童“家校共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让“红烛”闪耀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

陕西师大建校77年来,累计培养各类毕业生41.7万人,其中近30万服务于西部基础教育事业。调研组通过座谈、慰问、走访,了解到众多扎根西部基础教育一线的陕西师大毕业生投身基础教育,扎根奉献,矢志不渝,体现了奉献西部教育事业的优秀品质。调研组勉励毕业生脚踏实地、志存高远,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把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无悔年华写就西部基础教育的华彩篇章。

调研组的脚步丈量了祖国西部12个省区市的教育版图,在广泛调研、扎实座谈、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目前正在形成《西部基础教育调研报告》《西部边疆基础教育咨询报告》以及13篇子报告,为学校进一步推动西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西部教师教育珠峰、办好高水平一流师范大学提供鲜活支撑、奠定坚实基础。

李忠军表示,“作为地处祖国西部的师范大学,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十四五’期间,学校将不断凝聚全校师生奉献实现教育强国梦的思想共识,提升培育时代新人的能力和水平,培养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优秀人民教师和未来教育家,为西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