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慢的艺术。”作为一门理性学科,数学课堂教学更需要放慢脚步,要舍得花时间,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便于他们探索、思考、反思、表达和修正,真正做到“为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教”。今天,关注学生的思维培养已经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但课堂上学生思维的弱化或缺失的现象比较常见。主要原因是课堂上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各种方式取代学生思维,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因此,课堂上要进行“慢”教学,尤其是在教学探究环节、问题分歧处,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的思维发散。

一、“慢”在探究处,给学生创造的平台

探究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思维不断展现的过程。探究注重的是思维发展,而不是最终的解题结果。传统的教学更关注最终的结果,而忽略对学生思维的引导。教师要给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以让他们悟出其中的路径来;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结果,再让他们去识记。简言之,教学的过程要慢慢推进,要看到学生思维的过程。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为例,当学生问怎样去比较物体的大小时,教师不是直接告诉他们方法,而是让他们在演示中发现方法。这个发现的过程是一个“慢”的过程,需要学生去想各种解决的方法。教师发给学生不同的长方形的纸片比较面积大小,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叠一叠中自然地就想到了“重叠法”。当然在“重叠法”之前,学生也可能会想到用剪刀将长方形剪成若干三角形,再去数个数。只是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剪成三角形比较麻烦就放弃了。可见探究的过程是学生真正学习的过程,是允许学生不断尝试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调整思维方式的过程。调整思维方式就是让学生的多种思维参与体验,让他们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机会,让思维慢慢地推进。

二、“慢”在问题处,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数学是一门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科,但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为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进而给学生思考问题打开一扇窗。创设情境能让学生在具体的画面与场景中渐渐地进入思考的状态。

情境的建构其实就是一个“慢”教育的过程,体现在三个层面上。还以“认识面积”为例,本课主要让学生感知面积的概念。但“面积”这一概念对学生来说,既是抽象的,也是陌生的。因此,教师要对他们实行“慢”教育,让他们多维度地感知数学。首先,教师要设置“慢”的情境。教师指着黑板说这是黑板的表面,学生也会指着实物进行表达,如这是课桌的表面。“慢”情境让学生先接触与“面积”相关的概念——“表面”。其次,教师要在“慢”情境上衍生出新的问题。教师提问学生黑板的表面与课桌的表面哪个大。学生一看就知道结果,情境容易让思维直接迸发。进而,教师指出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表面的面积,学生就跟着说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课桌的表面的面积。情境中的问题,让学生慢慢思考到问题的内核。最后,学生要在教师问题的基础上产生新的问题。比如,他们想到怎样去比较两个事物面积的大小。可见情境中的“慢”教育给学生以铺垫,进而让思维发散开。

三、“慢”在分歧处,给学生争辩的空间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它的“慢”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展示上,因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让他们展示问题、展示思维、展示获得,就自然地“慢”了下来。展示时,学生更多地展示自己各方面的困惑。在数学学习中也需要合作,教师要给学生更多互助的机会,让他们互为借鉴。他们会在合作的过程中分享自己解题的过程,在得到同组伙伴建议的同时,在自我修正的基础上,思维进一步发展。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调节自己、优化思维的过程。

还以“认识面积”为例,教师将学生分成6人一组的小学习团体,让他们分享比较面积大小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先演示自己成功的做法,接着再将自己的问题拿出来讨论。有学生就问:“将长方形剪成一个个三角形为什么就不好比较大小呢?”组员没有直接回答问题,他们先去做了一遍,做的过程中就发现问题了:三角形的大小要一致;当他们用一样大小的小三角形比较的时候,又发现被分割的地方不好放置小三角形,进而开始了再一次思考。可见,小组合作能集中学生集体的智慧,能让他们不断尝试,能让他们不断突破。表面的“慢”,实际却是思维的激烈涌动。

“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佐藤学语)思维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自由地、慢慢地生长出来的。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在“慢”的课堂中舒展自己的思维。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