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迁移是指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或学习经验引申至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有助于其形成知识体系,为日后解决综合性问题奠定基础。在进行类比迁移的过程中,教师可进行多方面引导,前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引导其发现知识点间的联系,后期则要引导学生掌握方法,自主进行探究。


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类比迁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初中物理的学习内容相对容易掌握,主要是对生活中常见物理现象的归纳与总结。教学时,教师可通过类比迁移,建立现实中的问题与新知识点间的联系,让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展开相关学习。

1.借助现象进行迁移。比如,学习“浮力”内容时,可借助“死海能将人浮起来”这一物理现象进行迁移引导,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在死海上能浮起来,而在普通海水中会沉下去”。学生在教材中寻找答案,最终得知物体在海面上的沉浮现象是与海水的密度相关联的。通过生活现象与教材内容的类比迁移,学生很快掌握了这部分内容。

2.借助已学知识进行迁移。比如,学生在学习欧姆定律U=IR关系式时,教师可利用学生已学知识s=vt的运动关系式进行类比迁移,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欧姆定律,并能灵活运用这个定律来解决相关问题。

二、在解题过程中通过类比迁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抓住知识本质进行迁移。比如,学习“物态变化”这部分内容时,教师给出题目:“小明用锅煮鸡蛋,第一次水烧开后继续用急火加热,水保持沸腾;第二次烧开后用小火加热,水依旧沸腾,问此时哪一次锅中的水温比较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教师可借助“沸腾”这一现象的本质让学生进行思考:水在什么情况下会达到沸腾?经过思考,学生就会了解到在正常大气压下水沸腾时一直是100℃,因此两次水温都是100℃。在思考这道题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理论知识的类比迁移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2.抓住建筑原理进行迁移。比如,学习“电路”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在求并联电路的电阻时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并联以后电阻会变小?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让学生结合现实中的“水流现象”进行分析:桥梁的多个桥洞,就相当于水的并联,当发生洪涝灾害时,桥洞越多越有助于水的分流,这就是阻力减小导致的。电路并联也是相同的道理。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不仅能够理解该知识点,还可将其运用到其他电路分析题型之中。

三、在练习过程中通过类比迁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在进行练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题型中蕴含的规律,通过类比迁移,探寻类似题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借助已掌握的解题方法找到类似题型的解题思路。

1.利用类似现象进行迁移。比如,学习“电荷”内容时,部分学生提出质疑,认为自然界中应存在除正负电荷以外的其他电荷。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教师可将电荷与哺乳动物进行类比。哺乳动物分为两性——雌性与雄性,这调和了自然界的阴阳平衡。同理,电荷的存在也以平衡为原则,故只能有正负两种电荷,且两种电荷相互吸引。经过这样的类比学习,学生在理解类似知识点时就会相对容易些。

2.利用实验操作进行迁移。比如,“为什么停车的时候,人会向前倾?”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是从惯性的角度进行分析的。但大多数学生对于“惯性”这一知识点只是简单了解,并不能将其灵活运用。此时,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具体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并掌握“惯性”的具体含义,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3.利用生活经验进行迁移。比如,在学习“比热容”知识点时,多数学生对比热容的概念相对模糊,此时教师可借助生活中的经验帮助其进行类比理解。如暖气以水作为介质传递热量,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能够保存大量的热量。乌鲁木齐等内陆城市昼夜温差较大,则是由于内陆城市水面积较少、水泥建筑物较多。通过教师举例讲解,学生很快理解了比热容的概念,了解了为什么有的地方需要用较大的比热容物体,而有的地方需要用较小的比热容物体。借助生活经验对知识点进行类比分析,学生的解题能力可以得到快速提升。

综上所述,类比迁移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方法。它能有效调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和学习方法的迁移,快速掌握新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什社中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