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混合式教学能够融合传统教学和在线学习的优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课程为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根据混合式教学设计理念,整合课程相关的网络教学资源,选用“景格云立方”教学平台,设计了“课前导学、课中研学、课后拓展”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多元化考核模式对学习效果进行评测,并提供了单元教学设计的范例。本轮混合式教学的初步实践可促进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 景格云立方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Z1905);长安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300103302204,300103302203)。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混合式教学是指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与教学平台,发挥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实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确保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根据混合式教学的理念和设计思路,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实施了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求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课程教学现状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是汽车类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技术能力提高影响很大,该课程学习难度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目前,该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4节课连上的教学模式,其中,前2节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后2节课以学生分组实操为主。在理论教学环节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学生的差异性被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学习内容的程度就会不同,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取得相同的学习效果。在实操环节,教师难以随时关注到每个小组,不能掌握每组的操作是否规范,小组内成员分工是否明确;实操完成后,学生的能力是否提升,因不能得到有效监控,导致理实一体化教学成果不明显。

混合式教学设计思路

1.构建知识树

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课程标准,以及汽车运用与维修1+X证书制度中汽车动力与驱动系统综合分析技术(初级)证书的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确定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重新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树。

以项目三“配气机构”中的任务“气门组的认识与拆装”为例,对应汽车动力与驱动系统综合分析技术模块的工作任务“汽车动力系统检查保养”,具体职业技能点为“气门机构检查保养”。按照1+X证书中的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学生要掌握气门间隙的测量和调整方法,能独立进行气门间隙(机械式或液压式挺杆)的检查、测量和调整;掌握气门组件的测量方法,可独立完成气门组件的检查和测量,并确认是否正常。结合课程标准和1+X证书中的技能要求及知识要求,确定本次任务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本任务的知识点为:气门组的主要组成,气门组主要组成部件的结构,气门组的拆卸与装配,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本任务的教学目标为:一是知识目标,能正确描述气门组的组成,各主要零部件的作用与结构特点;二是能力目标,能正确检查、测量和调整气门间隙,能正确选择与使用工具,规范进行气门组各零部件的拆卸与装配;三是素质目标,让学生树立安全、规范的操作意识,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的学习和工作态度。

2.学生特点分析

在课程开展前期,教师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及面对面访谈形式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了调查。授课对象为“00”后的新时代学生,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较大,习惯在网络上获取信息,容易接受碎片化的知识,并且他们对以移动终端为媒介的学习方式较感兴趣,对各种app、小程序的使用非常熟练。但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实时跟踪监督。此外,学生的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比较反感,动手操作的意愿比较强烈,希望在课堂中以互动为主,以任务或闯关的方式学习知识。

3.教学资源的整合运用与教学平台的选用

本门课程依托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资源库开展,平台中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专业教师拍摄完成的微课、Flash动画、实操视频、图片、测试题、学生工作页等,教师可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在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智慧职教等平台中寻找相符的资源作为课程前期的学习准备。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让学生对操作流程和安全操作规范更加熟悉,本课程将“景格云立方”虚拟仿真软件模拟操作与教师现场示范相结合,以解决教学难点。为了使教学过程可评、可测、可量化,前期依据考核内容对教学软件功能进行了探索,最终选用“景格云立方”作为线上学习平台。该平台可实现签到、PPT播放、视频播放、在线测试、头脑风暴、随机点名、课中讨论、投票、查看学生学习进度等功能。具体混合式教学设计思路见图1。

图1 混合式教学设计思路

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课程教学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课前导学阶段、课中研学阶段、课后拓展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及专业实操技能的提升,注重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考核评价。本文以“气门组的认识与拆装”一节为例,阐述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过程。

1.课前导学阶段

(1)教师活动。在“景格云立方”平台中发布气门组的作用、结构、工作原理的相关视频、动画、图片,及时查看学生学习情况,发布课前讨论题和预习测试题(针对气门、气门弹簧、气门座的结构、连接关系、作用),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调整教学设计。

(2)学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在线学习并完成讨论题和测试题,然后对照答案自查预习效果。

2.课中研学阶段

(1)教师活动。认真听取学生课前讨论和汇报,利用云平台数据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分析,强调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按照“引—析—导—仿—练”的流程开展教学。“引”,连线企业导师引出故障案例,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析”,梳理气门组的组成、作用、结构,通过实物及信息化手段展示其结构;“导”,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个别问题单独辅导;“仿”,在虚拟仿真软件上进行气门组拆装演示;“练”,在丰田V6发动机总成上示范气门组的拆装及气门间隙的测量调整过程,在学生实操时进行巡回指导。

(2)学生活动。展示课前讨论结果,认真听取教师对课前预习情况的总结。“引”,认真听取故障现象,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析”,小组讨论完成丰田8A发动机配气机构图的标注并上传至云平台;“导”,小组讨论气门间隙的作用、气门磨损的原因及损坏后对发动机的影响并派代表在班级阐述;“仿”,跟着教师演示按步骤操作,在虚拟仿真软件上完成气门组拆装的模拟练习;“练”,小组讨论拆装方案,分工进行气门组的拆装及气门间隙的测量调整,录制实操过程。

(3)课堂总结。学生进行小组自评和互评,并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及体会。教师对学生实操过程、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3.课后拓展阶段

(1)教师活动。查看学生上传的实操视频,进行针对性指导并完善教师评价;连线企业导师,利用QQ群为学生讲解企业中气门组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在云平台上发布课后测试题(主观题+客观题);根据反馈更新教学资源和教学设计。

(2)学生活动。上传课中录制的实操视频,分析操作过程并进行总结;认真听取企业导师讲解的真实故障案例,做好记录;完成线上测试;对本次课进行评价。

4.过程性考核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将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软件智能评价、教师综合评价、企业导师评价等有机结合。过程性考核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导学阶段占比15%,课中研学阶段占比70%,课后拓展阶段占比15%。

课前导学阶段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资源学习时长、讨论参与情况(60%)和课前测试(40%),由学习平台和教师进行评分。课中研学阶段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素质考勤(出勤、学习态度等)(10%),头脑风暴、课堂提问(20%),虚拟软件练习情况(20%),实操练习情况(40%),小组配合情况(10%)。由学习平台、虚拟软件平台、教师、学生进行评分。课后拓展阶段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课后测试(30%)和拓展任务(70%),由学习平台、教师、企业导师进行评分。

混合式教学效果与反思

混合式教学实施期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测,已初步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还有待加强,部分人在小组任务中存在“蒙混过关”的心理,实操的分组率不高,平台的部分功能还需要完善等,尽管如此,本轮混合式教学的初步实践为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奠定了基础。

教学改革绝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改革,其核心还是在于精心做好教学设计,有序进行教学组织,有效实现教学目标,认真分析教学效果,反馈教学设计。在“教”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深度解读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重新梳理知识点,对教材进行重构,科学确定教学三维目标,做好线上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在“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度,用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实现全面提升学生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谭颖思.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综述[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8).

[2]刘颖沙,刘昭彤.疫情背景下远程线上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20(6).

[3]郭新.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自动控制系统》课程改革[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

[4]张雯.浅析高职院校农业类课程“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园艺植物种苗繁育课程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20(4).

[5]程美,欧阳波仪.基于SPOC教学模式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J].时代农机,2017(8).

[6]薛燕,陈静,王宏.新工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7).

[7]史彦龙,杨淑心,华卫令,贾孝霞.基于SPOC的高职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例[J].大学教育,2018(5).

作者单位:赵转转 蔺宏良 罗 明 孙少杰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闫晟煜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