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已经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跟上时代步伐。本文介绍了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及统计学专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统计学专业 教育教学

引 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体制的进步,依附于社会多学科发展的统计学专业逐步发生了转变,社会各界对统计学专业人才的需要也日益增多。但是,当前的高职院校统计学专业仍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对统计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指导方案,基于此,学校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概 述

1.大数据时代的特征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其给大数据的定义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大数据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改变,极大地提高了各方面的便利性,不仅带来了丰富的信息,还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统计学专业也在大数据时代受到了严重影响。随着大数据的到来,统计学作为一门处理和分析数据的学科,需要进行一些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2.大数据对于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的价值

借助于大数据,统计学专业人才可实时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统计学专业是应用数学的分支,其主要功能是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进而作出推断和预测,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在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面对种类繁多、信息数量巨大的数据,而这些数据良莠不齐,统计人员可以借助大数据对信息进行甄别,选取有用的信息开展分析推算,进而得出所需结论。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不仅节省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还大幅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

3.统计学专业的发展历程

统计学专业发展历史悠久,从人类社会从事生产劳动开始就出现了统计学,随后慢慢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实践之中。关于统计学专业的发源时期,西方一般认为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期;在我国先秦之后,统计学专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尚未成型。中国最早的统计学专业研究群体是中国统计学会,之后统计学专业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1)模仿苏联时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将苏联作为老大哥,引入其发展模式。而统计学专业是依附于经济体制发展的,在计划体经济下,统计学专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因此,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统计学专业发展未能跟上西方统计学专业发展的脚步。

(2)再认识时期(改革开放初期)

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各种新事物不断涌入我国,导致我国的实践工作和苏联的建设体系之间产生了矛盾。因为计划经济的影响,统计学专业逐渐丧失了生命力。而在此时,欧美的统计学开始出现在中国市场,在中国引起了一场关于统计学科建设的学术意见纠纷。

(3)“大统计”思想的出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统计学也蓬勃发展起来了,尤其体现在社会经济统计学专业和数理统计学专业方面。渐渐地,“大统计”思想开始出现,关于统计学专业发展的文献也逐渐增多,大多数都是在讨论如何融合与构建统计学专业。“大统计”思想的出现,为中国统计学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理论前提。而后,统计学专业的发展又遇到了新的机遇——大数据时代。

从上述的几个发展阶段可以看出,统计学专业的发展依附于经济与时代背景。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大数据的发展、统计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应有新的突破,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

高职院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模式的缺失

统计学是一门处理和分析数据的学科,主要是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进而作出科学的推断和预测。传统的统计学专业教学多为教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坐在下面听的传授方式,实践教学较为缺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为主导,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难以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致使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力也相对较低。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几乎改变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传统的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因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而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有的教师固守传统方法,对统计学专业需要用到的软件不重视,甚至不会熟练使用,难以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以致培养出来的统计学专业毕业生大多数只是具备相关理论,而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2.欠缺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是发展的基础,在时代整体发展的背景下,教学也要跟上步伐进行创新。而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一定的环境基础,首先应是一个长期稳定、开放的环境。为了让学生了解到最前沿的知识,学校可邀请一些业内成功人士给学生进行经验分享交流,以便让学生知晓目前国内外科技发展新动态和理论研究新观点,使其更好地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同时,学校还可以举办一些创新大赛,成立创新论坛,让学生在其中进行沟通交流。在课堂上,教师也应该根据时代发展改进教学方法,并鼓励学生发挥自主性,培养其创新思维,为统计学专业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3.教学内容与专业结合度差

专业基础课是学好统计学的基础。在授课过程中,部分高校的专业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主要原因是该专业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当前,能全面掌握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又深入了解统计学专业知识的教师相对稀缺。同时,又因特定领域的统计教材缺少,每个专业的知识体系有差异,教师很难做到量身定制。现实情况是,统计学专业教师在教学中比较注重专业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忽略了与学生所学专业领域的联系,使得统计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其他专业领域的结合度不高,违背了统计学作为工具为其他专业领域提供服务的初衷。

4.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业对统计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国内各大高校开始纷纷成立统计学专业。而因招生规模的增加,又引发了师资队伍建设的不足,难以满足教学需求,阻碍了学校的发展。另外,统计学专业的发展不单面临着师资力量的不足,同时还面临众多教师缺乏大数据思维的困境。一些教师具备的统计知识较为传统,大多偏向于传统模式的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由信息化发展带来的各种新教学模式对于这些教师来讲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因此,结构知识不完善是统计学专业师资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传统的统计思维模式不适应新时代

传统的统计思维模式多停留在理论阶层,且大多是在确定了问题之后,再以问题为导向去收集数据进行研究。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种思维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运用传统的方法收集数据已不太适用,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人力和物力。因此,统计学专业需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方案重构

1.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为单一的教师讲授方式。当前,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模式,以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启发学生,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课程设置上,教师可以在原有课程基础上适当地增加一些计算机、大数据等方面的知识,并辅以案例进行讲解分析,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2.以任务为导向,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组,引导他们以自主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要以任务为导向,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以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个模拟大赛,然后全员参加。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致、增加经验,还可以锻炼其自主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改革教学内容

为了适应社会对统计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学校应将统计学专业的课程从纯理论教学转变为以实践动手为主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将理论知识作为引导,注重案例分析,并请业内专业人士进入课堂,对学生进行实际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学到统计的思路和步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搭建相应的网络信息平台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渗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线平台的出现,大大地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对学生而言,网络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改变了以往只能在课堂上被动听讲的传统学习模式,使学习变得更加自主。对于教师而言,网络既便于和同行进行交流,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素质,又便于和学生及时沟通,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计划。因此,学校应搭建一个网络信息平台,以促进教学发展。

结 语

传统的高职院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大多滞后于时代发展,教学方式单一化的问题非常严重。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校需进行一系列改革,在实际教学中,应重构高职院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方案,采取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周福林.大数据时代“统计学”教学与考试改革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1):121-123.

[2]王婷婷.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大学教育,2017(6):9-11+14.

[3]杜莉.大数据时代应用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商业会计,2019(14):115-118.

[4]杨炜明,廖书.大数据背景下统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18-19.

[5]赖镇宇,周开发,孙细明.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1):41-48.

[6]周小玮,朱明星.大数据时代重构应用统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建议——基于中美应用统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比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1):226-228.

作者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