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是幼儿认识世界的起点,对幼儿的成长有很大的作用。《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幼儿园应当将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室内外环境,创设开放的、多样的区域活动空间,还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操作材料和幼儿读物,支持幼儿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愿望。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综合能力得到快速发展。


一、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的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向现代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游戏教学主要是通过游戏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游戏教学的核心就是通过趣味性较强的游戏为幼儿呈现知识,改变幼儿学习态度,增强幼儿学习兴趣,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的。

游戏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使幼儿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在日常保教工作中,教师科学地引导幼儿探索新知识,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帮助幼儿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但是,部分游戏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对现有知识的学习,加大幼儿的学习负担,导致幼儿失去了学习兴趣,参与度也降低了。以数学课程为例,如果教师要求幼儿熟练掌握加减法等内容,他们就会出现畏难情绪,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但如果教师能够以游戏的形式组织教学,效果一定不错。例如,通过“请动物宝宝来做客”的游戏,让幼儿为小动物分食物,从中学习数学。通过“开商店”游戏,让学生扮演顾客与营业员买卖商品:1块口香糖2元,1把牙刷3元,顾客要买2块口香糖和一把牙刷,让幼儿算一算。这样一来,既锻炼了幼儿的计算能力,又锻炼了幼儿的物品分类能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游戏虽然简单,但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动手又动脑,玩得开心,也学习了知识。

二、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活动项目欠缺

当前,由于幼儿园缺少丰富的游戏活动项目,部分教师开展游戏教学时,没有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成长规律,单纯依靠游戏项目实施教学,这种方式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很不利,且由于游戏教学模式缺乏相应的创新与改进,内容与形式较为单一、陈旧,直接影响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幼儿园实行游戏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幼儿的课堂学习能力与投入程度,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幼儿园应积极拓展场地,补充道具,以满足游戏教学对场地与设施的需求。

2.未能有效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幼儿园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自身组织者与引导者的作用,积极采用合适的游戏,充分发挥游戏的科学性与趣味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明确自身教学定位,过度关注自身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幼儿在游戏教学中的重要程度。此外,由于没有完善的教学方案与成熟的教学经验,游戏教学存在过度干预幼儿的现象,导致幼儿参与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强,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培养幼儿的游戏能力。例如,在动物的认识与辨别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帮助幼儿认识动物,了解动物的特征、类别及生活习性。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形态、叫声等,这样不仅活跃了教学氛围,还培养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极大地增强了游戏教学的效果。

3.户外游戏环境急需改善

户外游戏是幼儿十分感兴趣的教学形式,游戏中的跑、跳、攀、爬等能够加快幼儿的血液循环,促进幼儿的新陈代谢,对幼儿的身体发育有很大的作用。例如,拼搭游戏可以有效锻炼幼儿手指、手腕、手掌的灵活性,以及幼儿的协调能力。户外游戏的有效开展是建立在充足的幼儿园空间上的。为此,我国专门设计、制定了科学标准下的幼儿园规模与班型,但相关要求在实际落实过程中遇到了较大的阻碍。目前,部分幼儿园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在班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受幼儿园空间的制约,游戏教学开展十分困难,游戏设置与教学任务匹配度不高。通常情况下,幼儿数量要与游戏空间相匹配,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以及幼儿的学习效果。因此,随着幼儿数量的不断增加,幼儿园应积极扩建户外空间,及时更新户外游戏设施,为幼儿进行户外游戏提供有利的条件。

三、游戏教学开展的策略

1.明晰游戏教学的核心内涵

为进一步强化幼儿园游戏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积极改变自身教学理念,明确游戏教学的内涵、作用、实施过程,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要为幼儿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他们融入教学的意愿,确保游戏教学的顺利实施。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还要积极反思,不断提高游戏教学的质量。在幼儿园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施教主体,必须准确定位,设计游戏时,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与组织作用,要明确教学内涵,要与幼儿的成长规律相结合,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巩固幼儿的主体地位。此外,教师还要将游戏活动与教学目标、内容、定位等因素相结合,制订合理的游戏教学方案,以此确保游戏化教学能够发挥最大的效果。

2.多元化的游戏活动

在日常保教工作中,教师要结合不同阶段幼儿的学习状态与成长规律,不断改进、优化游戏教学内容,为幼儿提供完善的、合适的游戏项目。投放游戏教学材料时,应结合幼儿特点,利用色彩鲜艳、外观漂亮、丰富多样的教学材料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例如,针对小班幼儿开展游戏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提升幼儿的参与度,可以让幼儿扮演自己熟悉的动画片中的角色,培养幼儿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针对大班幼儿,教师可以利用识字、计算等游戏,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对游戏材料的数量、质量等严格把关,确保游戏材料质量良好,对幼儿的安全及健康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作为施教者,在游戏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科学地指导幼儿学习相关知识。在传授基础知识时,教师应积极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充分挖掘幼儿的发展潜力。教师要采取生活化的游戏教学方式,增强幼儿的自主思考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要鼓励幼儿积极发表意见,充分了解幼儿的想法,有针对性地实施游戏教学。例如,讲授数字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数字迷宫的形式,为幼儿制订游戏目标,并在游戏过程中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辅助他们完成数字迷宫游戏。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还帮助幼儿完成了数字迷宫游戏的任务。此外,教师还要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当幼儿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后,教师要重点加强幼儿的心理教育,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保证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4.重视游戏情境的创设

情境对游戏教学的顺利开展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在日常保教工作中,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时要与游戏教学目标相匹配。例如,幼儿对医院都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以医院与病人为主题为幼儿创设游戏情境,可以为幼儿提供温度计、听诊器等道具,让幼儿在较为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够提升教学的整体效果。游戏教学情境一方面可以增强教学的灵活性与趣味性,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幼儿学习更多的知识。教师创设游戏教学情境时,应根据幼儿的理解能力与认知水平,有机地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便于幼儿理解,这样既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又能够提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幼儿园只有不断改革游戏教学模式,才能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教师采用游戏教学模式时,不仅要明确自身定位,还要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与成长规律,科学合理地设计游戏教学内容,提升幼儿参与游戏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教师还应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这些对幼儿的成长有很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四幼儿园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