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义务教育而言,“五育并举”并不是一个新话题,而是一个新的时代任务。特别是伴随着《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逐步实施,落实好“五育并举”已经成了新时代教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时代使命。

然而,从当下“五育并举”的落实情况来看,虽然各级各类学校在不同程度上都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实施“五育并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是各地落实情况不一,特别是城乡差异与“五育”之间的不平衡依然存在。那么,应该如何破解制约乡村学校实施“五育并举”的瓶颈呢?笔者认为,需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以立德树人为纲领

丰富“五育并举”内涵品质

德育作为“五育”之首,不但关乎“培养什么人”这个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根本任务,而且事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光荣使命。特别是对于偏居一隅的乡村小学而言,留守儿童居多,学校在德育上需要费更大的气力。

乡村学校应该因地制宜,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校校情的“大德育”育人模式,致力于思想立德,强化政治引领,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实践指导,通过校班(团)会、报告会等形式加强党史教育,引导学生加深对党的历史的学习和了解,更进一步增强他们爱党爱国信念,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除此之外,乡村学校更要扎实开展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素质和育人效果,要将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开展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缅怀英烈、“抗战胜利纪念”等主题教育活动贯穿在学生日常教育的始末,厚植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新德育育人方式,将筑牢学生思想基础,促进其全面发展,作为践行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思想基础。

乡村学校也可以以乡村学校青少年宫建设运行为依托,秉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理念,结合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健康成长需要,开展适应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的德育、体育、音乐、美术、书法、手工制作等基本活动室部,依托重大节日,开展“墨香书法”“学会感恩”“诵读经典”“向国旗敬礼”“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尤其是立足本校优势,实施“一校一品”等特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实践,培养学生做一个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爱生活的人,实现教育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文化知识向思想道德延伸,着力实现全方位育人。通过不断丰富“五育并举”内涵品质,积极促使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走向深入化、规范化。

以教研教改为抓手

优化“五育并举”教学生态

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的《关于教育优质公平发展的三重思考》,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当下乡村教育现状的思考和关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学校学生人数逐年缩减,面对小班额的乡村教育,立足教研教改,打造教研一体化师资队伍。比如,学校可以积极开展读书沙龙活动、微报告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教师教育理论学习活动,通过两周一次的教改例会和一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大力开展教学反思与教法学法、学情分析等教学研讨活动,聚焦问题生成,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借助教研组与骨干教师工作坊等有效平台,构建教学团队,凝聚集体智慧,实现抱团成长。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教育要发展就更要不断地革故鼎新。课堂永远是教学的主阵地,乡村学校应该以教研教改为抓手,努力打造课堂教学新模式,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有效结合的方法,全面推动乡村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不断优化“五育并举”教学生态,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视域下的高质量乡村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曾经说过,“学校教育的变革主要发生在课堂上,课堂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对于在夹缝中求发展的乡村学校而言,更是如此。学校应该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建设新型有效课堂为抓手,注重课程的大融合与大发展,激活乡村教育的一江春水。

以师资建设为根本

夯实“五育并举”主体力量

落实好“五育并举”的核心在教师。作为“五育并举”的主体力量,师资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乡村学校在抓好教研的同时,更应该以“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为抓手,建立完善校级骨干体系、加大骨干人员的培训学习机会,对骨干人员在评优树模等活动中给予倾斜,并将其实际工作纳入个人考核,确保工作开展有实效;抓好苗子培养工作,乡村学校应当及时与校外名师联系,帮助苗子与名师结对,抓好校级名师培训力度,对苗子、校级骨干培训给予大力支持和制度倾斜,力促队伍整体能力提升,并不断壮大学校教师骨干队伍建设,夯实“五育并举”主体力量。

以学生发展为基点

筑牢“五育并举”的立交桥

落实“五育并举”的关键在学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强调“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合劳动教育内容”,并对大中小学具体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作了说明。在义务教育阶段,劳动课是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关键课程之一,劳动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筑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石。乡村学校应该充分挖掘本土劳动教育的资源,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美育有效衔接,不断修缮学生全面发展的“五育并举”立交桥,注重以美育怡情、以劳动养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乡村学校更应该重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校课程建设,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对学生进行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寻找各个学科与“五育”之间的平衡木,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助推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打造“五育并举”育人新模式,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对乡村学校而言,更要不断完善以德育立人、以智育赋能、以体育健体、以美育怡情、以劳动养性的“五育并举”育人新模式,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不断激发乡村教育内生动力。

作者单位:宝鸡市麟游县崔木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