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在我国已悄然兴起,高校成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高地,高职院校在贯彻和落实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要从高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培养。辅导员的工作要从素质教育入手,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处着眼,要以专业内涵为底线设置工作任务,以学生将来的专业创新为高线,灵活地将专业能力培养渗透到学生的个人兴趣中去,使学生能够以个人兴趣发展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养成。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素质教育 任务驱动 实践能力

创新创业是国家发展之根、民族振兴之魂。今天的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正在蓬勃涌动。全国高校应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辅导员是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工作、健康的,是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者。辅导员的思想观念、育人计划和工作方法直接影响着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和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如何利用辅导员的工作职能,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善于创新的精神和敢于创新的实践能力呢?笔者从自身感悟出发,分析了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人格教育的深度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就是素质教育。因为人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建立在创新创业意识基础上的,而这种意识又源于人们的生活动力,这种动力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因此,辅导员要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让学生爱生活、懂生活、会生活,也就是要让学生树立明确的生活目标和人生追求。当前,许多大学生的人生目标不明确,综合素质不强。辅导员要利用自己的工作职能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探析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使命感,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鼓励他们树立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坚定信念。辅导员要鼓励学生于生活琐事处着眼,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自己的理想,以升华学生实践后的感悟,丰富其生活内涵。也就是说,辅导员要以生活琐事为导向,以转变思想为目标,多次反复,由生活事务的量变激发学生思想的质变。

1.感恩是做人的基础

懂得感恩的人,才是有良知的人,这样的人才会为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而努力上进,才会将爱父母的心扩大到爱他人、爱企业、爱社会、爱祖国中去,从而爱岗敬业。学生有了这种博大的胸怀,才会爆发出强大的学习动力,自觉学习,积极进取,不断回馈父母,尽职恪守企业职责,努力报效祖国。比如,辅导员可鼓励学生定期观看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让学生向这些典型学习,让学生定期给父母打一次暖心电话,汇报一下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以此软化学生的性情,增近其和父母的感情,塑造学生的品格。

2.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创新创业的发力器

学生经过高考的挫败后,他们的自信心较差。古往今来,成功人士的共同特点就是自信,自信能激励人们发现自己的长处,激发积极进取的思想动机,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辅导员可倡导学生从简单的事情做起,如感恩教育,让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信,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触发学生最柔弱的神经,唤回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通过换位思考让学生对自身价值予以肯定;还可以让学生到校外捡拾垃圾、打扫卫生、做公益,让他们在公众赞许的目光中感受被信任和被感恩的欣喜,激发他们的自信意识。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和自我肯定意识,还能够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3.筑梦,梦想是人生奋斗的动力

梦想是人生前进的驱动力。人生道路充满了艰辛,梦想能够让人在摔倒时立刻爬起,继续奋进;在失败时激励自己永不放弃,砥砺前行,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辅导员可以利用工作之便,邀请成功的毕业生回校作报告,激励学生向学长学习,规划自己美好的人生蓝图。辅导员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规划用文字表述出来,让他们在班会上把自己的人生计划讲给其他同学听,经过其他学生的见证和聆听增强奋发上进的信心,激励自己努力奋斗。此举不仅能够促使学生相互了解,还能够为学生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弘扬班级正能量。

辅导员要帮助学生克服追梦路上因知识欠缺、能力不够、条件不全、思想稚嫩等产生的小障碍。比如,通过师生定期谈心,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内心需求,利用工作之便指导学生或请专业教师帮助学生,消除他们内心的顾虑,使其愉快、顺利地筑梦、追梦,并在追梦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去创新和创业。

任务驱动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互渗透

辅导员作为班级的核心,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决定着班级发展的方向。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学校应以专业内涵和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为底线,以学生将来的事业和创新事务为高线,结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相关要求,利用课余时间设置相应的工作任务,督促学生完成,使其能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了解社会中培养专业技能,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1.设计培养任务

例如,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施工技术专业的核心技能是植物的养护能力、景观设计能力和园林施工能力,这也是学生以后的就业方向和创新创业方向。因此,辅导员可以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为学生设置如下任务。

(1)植物栽培

辅导员可以让学生在宿舍、楼道等空地上,以花盆、饮料瓶为栽培工具,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种植多种植物,从育苗到移植栽培,整个种植、养护过程要求学生用日记、拍照的方式进行记录,为学生以后的绿化养护、栽植工作累积经验。

(2)摄影与作品展览

为了培养学生园林规划设计的审美意识,使其能够设计出有灵感、有内涵的作品,辅导员应倡导学生定期进行摄影展,鼓励学生用相机记录自己认为美的景色、人和事,从不同拍摄角度体现自己内在的思想情感。学校可定期组织展览让学生相互借鉴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其审美意识。

(3)手抄报

辅导员应倡导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定期编制手抄报。鼓励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化成自己的思想,通过手抄报的形式和专业的语言反映出来,以此提高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观察能力、领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为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奠定灵活的、有时代气息的思想基础。

(4)社会调查

辅导员应倡导学生在闲暇时间或假期自由结伴或组团,对著名风景区或主要路段植物的栽培种类及防护要点、景观类型及呈现效果、旅游评价等信息进行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参与能力、工程评价能力、植物维护和养护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积累一定的专业经验。

2.成果展

辅导员可以通过各项任务的实施,定期在班级举办成果展览,并邀请相关专业教师对学生的成果予以点评、指导,修改后的成果在全校范围内展览,并邀请其他专业的师生来观赏、品评、留言,再将这些评价收集、总结在一起,以便于学生合理地吸收和消化。通过展览,可以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到理论反复升华,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其专业思维意识,拓宽专业视野,还能使学生的人格更加成熟,创业底气不断增强。

3.能力提升

通过各项任务的实施和运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蹩脚的成果在教师的点拨下,经过学生的再雕琢和打磨,内容会更加丰富。成就感可促使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得到很大提升,学校应以此为契机,适时对学生进行高层次的创新创业意识教育,如为学生播放或讲解成功的大学生创业案例,启发其创新思维;可以邀请有点子、有想法的学生给其他学生演讲,辅导员应及时对其进行评价和点拨,促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更好地转化。

结 语

辅导员与学生在校期间相处得最久,关系最深,是学生心目中认可的“班头”,也是学生在校学习的引导者,更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者。辅导员可运用自己的工作职能,从学生个人素质提升,即从感恩教育入手,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以园林类专业的1+X证书内涵为目标,以班情和学生自身能力为基础,以学生个人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抓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专业能力培养中,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习专业技能,在专业技能的巡回训练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辅导员设置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导向任务时,要以专业内涵发展为底线,以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以园林类行业、企业的通识性技能培训为准绳,以学生将来的创新创业事务为高线,灵活地将专业能力培养渗透到学生个人兴趣中。要通过学生个人兴趣的发展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纵向延伸,以学生专业技能的延伸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基础。通过适时的案例学习、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的创业灵感,以点带面,调动和启发全班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这种有目的、科学性的能力设计训练,引导、启发学生学习,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使学生在加强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能够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创业能力,在社会上能够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成为行业、企业的骨干,成为家庭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刘道玉.论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与实施途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147-153.

[2]谢建平,蒋雍君.“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4(1):43-45.

[3]朱正奎.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与途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8):54-55.

[4]夏令海.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8(4):80-81.

[5]张玉泉.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与途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6):94-96.

[6]孙梦阳.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4(8):86-90.

[7]张淑琼.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4(5):97-100.

[8]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

[9]王淑涨.轮高职院校的职业能力培养与创业教育[J].教育评论,2012(1):24-26.

作者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杨凌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