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习题帮助学生利用转化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化新为旧,让学生找到联系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新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上的,这就体现了温故而知新的道理。也就是说,教师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要在学生的已有知识体系中找准对接点,让学生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新知识。

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的课程,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分子、分母、分数线、分数的意义,以及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并初步理解分数的性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基础的。教材中安排的练习题有:“30的[1/6]是多少?36的[5/9]是多少?”这是典型的分数乘法计算,很明显地超出了学生学习的范围。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类超范围的难题呢?其实,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借助除法(等分)与分数的关系,让学生将“30的[1/6]”看作“将30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1/6”,将“36的5/9”看作“将36平均分成9份,取其中5份就是[5/9]”,这样再转化为先除后乘的整数计算,也就是把36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4,再乘上5就得到20。实际上,这就是在学生还不熟悉分数乘除法计算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把分数转化成为整数来计算的。例如,讲授“分数的基本性质”时,需要验证“[4/5]=[8/10]”,学生一时不知道如何说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转化的方法,即利用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将“[45]转化成4÷5、[8/10]转化成8÷10”,再根据“被除数和除数同乘以一个不为零的数,商不变”的规律得知,给“4÷5”中的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2,就得到“8÷10”,因此“4÷5=8÷10”,所以“[4/5]=[8/10]”。

二、化复杂为简单,便于学生理解

在解答小学数学应用题时,学生经常会从文字表述的切入点寻找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很难得到解题思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换一种思路解答问题,将那些复杂的文字表述转换成简单的分步理解,这样就能获得曲径通幽的效果。例如,庆祝“六一”活动要用千纸鹤装扮教室,由一个小组负责折叠,原计划每小时折叠50个,实际每小时多折叠了5个,提前2小时完成了折叠任务,这次一共折叠了多少个千纸鹤?在这道应用题中,出现了“50、5和2”这几个数字,并且它们之间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学生觉得难以下手。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这几个数字背后的关系,让学生将这些数字转化成为与工作效率相关的数据,它们之间就有了直接的联系,这样就能够进行相关计算了。具体操作如下:①计划1小时折叠50个,那么折叠1个需要[1/50]小时。②实际1小时折叠了“50+5”个,那么折叠1个就需要[1/55]小时。③实际折叠1个千纸鹤比计划少用了“[1/50]-[1/55]”小时,折叠所有千纸鹤一共少用了2个小时,这样就可以列出综合算式:2÷([1/50]-[1/55])=1100(个)。

三、化不规则为规则,让学生获得新方法

“等积变形”是几何计算中最常用的转化方法,主要是计算一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些不规则的物体看上去根本没有合适的计算公式,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难题。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像乌鸦喝水一样,跳出思维定势的老框框,寻找替代方法,想方设法将这些不规则的物体处理成为规则形状的等量数值。

例如,讲授“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时,教师带来一个大土豆,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土豆的体积。很显然,土豆不是规则的长方体、正方体,现有的体积计算公式用不上,解决此类问题的途径只有运用转化思想了。但仅仅有思路还不够,关键是如何转化。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就可以寻找到自己认为合适的转化方法,教师适时地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倾听学生的观点,对摸不着门道或者误入迷途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点拨,并要求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学生的汇报中出现了两种比较成熟的转化方法:一是选择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玻璃敞口容器加满水,通过测量它的长、宽、高,计算出它的容积,然后把土豆放进容器里,排出一些水,可以用量筒接住这些水,看看水的体积是多少,就直接得出了土豆的体积;如果不方便接水,可以把土豆从容器中取出来,量一量容器上方空出的体积是多少,这就是土豆的体积了。二是先称出土豆的质量(重量),再小心地切一块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称一下这个1立方厘米土豆的质量,最后求出整个土豆中一共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土豆,这样土豆的体积很快就求出来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和转化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运用得当不仅可以解决学生学习新知识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复杂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作者单位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七里墩小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