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新入职的同事问我:“对一篇文章怎么分课时授课?划分课时的依据又是什么?”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就是如何恰当确定教学内容的问题。于是,我让这位新同事从记忆最深处入手,把她入职面试试讲的内容陈述一下,她非常简洁地陈述了思路,从课堂导入到朗读课文、处理生字词、处理特殊句式与文言现象,最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总之,20分钟的时间她把《桃花源记》这篇经典课文大到结构主题,小到字词知识全都处理完了。如果这是没有学生的模拟师生互动课堂倒也说得过去,如果有学生真实参与,这些内容可能就非20分钟的课堂可以容纳。而入职试讲恰好采用的是没有学生的模拟课堂,所以该同事顺利完成了试讲。

其实,不光是新入职教师有这种如何划分课时的困惑,就是一些执教多年的老教师对这个问题也不是很清楚。笔者多次担任校区级青年教师赛课评委,领略过青年教师的青春风采,他们热情洋溢,思维活跃,但也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对上课内容把握不够准确,内容安排要么过多、要么过少。

有一位教师在校级展示课上执教朱自清的《背影》,这篇影响了几代人的经典自问世以来就一直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其中可讲的内容、可挖掘的点非常丰富,可这位教师仅用40分钟就从头到尾滔滔不绝地讲完了这篇课文。小到字词的正音,大到情感的把握,40分钟就全部搞定,整个授课内容全用幻灯片呈现,黑板上不写一个字。很显然,这位教师对这节课的处理缺乏设计感,充其量只是对教材内容的直接照搬,缺少课程意识。

还有一位教师参加区级青年教师赛教,抽到的课题是《核舟记》,按比赛要求是在20分钟内完成教学的微型课。微型课对教师的教材取舍能力和课堂设计意识是个相当大的挑战。这位教师在完成导入环节后,先介绍作者魏学洢,然后安排学生诵读课文,学生一人一段站起来读,全文读下来时间不短,等通读一遍后,十多分钟也就过去了,再处理字词,课堂还没展开,时间就到了。所以,这节课同样缺乏对内容的筛选和取舍,至少可以说教师在赛前对授课内容不是很明确。

以上这两节课当然只是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暴露出的问题却不容忽视——那就是课堂教学内容应该如何确定,师生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学习。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学的两个关键问题,也就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这是困扰很多一线教师的重要问题。长久以来,很多教师往往在“怎么教”上费很大力气,用尽各种技术手段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课堂活跃起来,而忽略了对“教什么”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从而导致课堂上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其实,“教什么”是“怎么教”的前提和基础,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只有把“教什么”的问题确定了,“怎么教”的教学方法才会有所着落。从这个角度来讲,确定“教什么”比“怎么教”更为重要、更为关键。因为如果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没有确定好,再好的教学方法,都是徒劳无功的。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针对这个问题就曾说过:“语文教学如果没有适切的教学内容,无论树什么大旗,玩什么花招,都无济于事。”这句朴实无华的话,道出了课堂教学的本质。那么拿到一篇课文,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确定教学内容呢?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课堂观课,通过对人教版教材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我认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的编排意图、课后习题、文本的自身价值和具体学情的结合,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

一、语文课程标准

从2019年开始,高考取消考纲,这意味着“唯纲是从”的时代已成为过去,这也使得广大一线教师产生困惑:教学的依据和教学的方向在哪里呢?

2014年,教育部启动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本次修订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成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2017年,教育部又重新修订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又对此进行了修订,使之成为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最高纲领”性文件。

因此,在取消了考纲之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就成了语文教学的依据,尤其是它凝聚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为我们确定教学内容提供了方向,因此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可以围绕核心素养的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如《沁园春·长沙》的教学,就可以把诵读放在首位,在各种形式的诵读中,让学生理解壮景和豪情的关系,并与古代文人悲秋的诗词进行比较,理解同样的对象在不同人眼中的不同色彩,深刻领悟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深刻内涵,同时也可以将诵读中感悟到的意象应用于学生的诗歌创作中,让学生通过意象的恰当使用表达自己的心境。

二、教材的编写意图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编排在每一个单元之前都有说明,而单元说明正是体现编排意图的地方,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围绕单元说明安排教学内容。

还是以《沁园春·长沙》为例,在本单元的说明中有这样一段话:“读诗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学习用精练的语言和新颖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鉴赏诗歌应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诗歌与青年有天然的联系,少年少女喜欢用诗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情感。有兴趣的话,不妨动动笔,学习写写新诗。”据此,我们可以安排这首诗的一个学习内容为分析意象,品味语言并学以致用,学写小诗,体会用意象表达情感,让语言更凝练、更含蓄。

三、结合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是对文章内容的提炼和深化拓展,每篇课文后面除了朗读、背诵等基本的教学要求以外,还有三四个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练习题。其中,有理解课文的,也有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还有语言实践的,用好这些题目对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必修二《赤壁赋》的课后习题中,有“背诵课文,试分析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主客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三、四段说说作者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抒发了什么情感,阐发了怎样的哲理”这道题,实质就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在诵读课文中寻找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同时还要理解赋文中主客之间的关系,理解作者借用清风、明月等意象的深刻用意。

在2015年参加省级能手竞赛时,面对原生态的备课方式,紧张之余我就想到课后习题的教学价值,于是我从课后习题入手,以主问题教学法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诵读中筛选表达感情变化的信息,并分析变化的原因和蕴含的深刻哲理,引领学生走进苏轼的心灵世界,最终赢得了评委老师的认可,在比赛中获胜。

四、挖掘文本价值

入选中学课本的文章基本都是文质兼美、历久弥新的经典之作,有文本自身存在的价值,正如黄厚江老师所说“文言文的价值从文字到文章到文学到文化”。如《赤壁赋》的教学,我们可以从文字疏通入手,挖掘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层文化意蕴,儒释道思想对古代知识分子的影响让苏轼走向达观,成就了他自身的同时也为中国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了古代失意文人的精神坐标,也为今天的读书人构建了精神家园。

其实,不仅文言文教学是这样,现代文又何尝不是呢?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之所以历久弥新,与文本的自身价值密不可分。这篇文章从文字的层面来解读显得优美纯净,从文学到文化解读是知识分子在俗世中寻找灵魂的片刻宁静,同时表达自己高洁的情怀,每个读者在文中都可以找到自己心灵的栖息地。这样的文本价值就是值得挖掘的,是授课者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无法绕过的关注点。

五、关注具体学情

所有的课堂都最终指向学生的成长,超越学生的能力或未达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内容多少都有点儿不讨好的嫌疑,超越学生容易视语文为畏途,未达到则容易让学生轻视语文。因此,具体教学内容的设定,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学情,考虑到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想要的课堂。

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多角度综合考虑,确定恰当的教学内容,如果忽略了这一点,不管教学方法如何得当,都会犯本末倒置的错误,最终让课堂流于空泛和肤浅。方法固然重要,倘若不能很好地和内容结合,就不会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车辆中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