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工作中不但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为了能为孩子的幸福保驾护航,我是这样做的:

一、学习心理学,引导学生感受幸福

我认为,我们不能以已有的经验去评估孩子的心理。时代在发展,学生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经历的事情也变得复杂,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幸福感,我开始学习心理学知识。通过学习观察,我了解到孩子们的很多想法。比如,班里有个学生在开学时,他的行为、思维都很正常,能和别的孩子玩耍交流,但是在中期孩子变得沉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当我发现这个问题后,便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交流,了解到他父母最近总是吵架,孩子变得胆小、害怕。知道这个症结之后,我跟孩子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希望他们正确处理家庭问题,要顾及到孩子的情绪。过了一个月,孩子又变回原来开朗、自信的性格了。与此同时,我还关注了班里其他孩子性格的发展、差异,以及形成这样性格特点背后的原因,总结出了一套与学生更好相处的办法。比如,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并激发其潜能。在我所带的班级里有这样一个女孩,她字总是写不好,作业本也是脏兮兮的,但是通过观察我发现,她的绘画非常好,有创新、色彩搭配好。于是我让她为班级办板报、手抄报,对好的作品及时奖励,让她树立自信,并鼓励她多练字,一学期之后,她写字进步了许多,画画水平也提高很快。让孩子爱上一件事,并把它做好,欣赏和鼓励是很重要的,这能给他们带来学习的幸福感。

二、让家长参与教学,增加学生幸福感

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也影响着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家校配合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在工作中,我经常把家长请进课堂,让家长真切感受到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让他们了解孩子所接触的东西。为了提高家长的参与度,我还在班里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创建了微信群,把一些教学方法、工作画面、作业等发到家长群里,让家长第一时间能够及时了解到孩子的学习状态。我还时常表扬一些表现好的孩子,这样不仅能拉近家校间的距离,还加强了家长对孩子的了解。

三、用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田

教学过程中,我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来丰富学生的生活,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田。每一学期,我都会选出十五首课外古诗让孩子在周末朗诵,一学期下来,孩子们不仅积累的古诗多了,还提高了朗诵水平。与此同时,我还利用传统文化的内容,帮助孩子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了他们对“真、善、美”的鉴别能力。比如,我会在周末把古诗的讲解视频发在家长群,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学习。我给一年级孩子课外扩充《悯农》,孩子在了解古诗的意思之后,我还会发一些小故事作为古诗的补充让他们阅读,这样不仅增加了学习的乐趣,也让他们知道了为什么而学习。

我会搜集一些典故,让学生轻松学习一些生活道理。借用“人尽其才”这一典故,我让孩子们知道怎样去正确看待问题,这个典故说明了公孙龙的人才观之所以比他的学生们高明,是因为他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通过这一个小典故,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只要你发挥自己的长处,就可以成功。

四、关爱留守儿童,传递幸福

随着社会的发展,外出打工人员越来越多,所以做好留守儿童的工作不仅是当务之急,还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更好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我会在班级里给这些孩子做思想工作,经常关心他们。对于留守儿童,我会定期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如班里有一名学生经常不写作业,通过了解我知道孩子的家里只有爷爷,父母都出去打工了,我联系到孩子的父母并加了微信,把孩子的作业给家长及时发了过去,让家长知道孩子的学习现状,还给予了他们一些建议,让学生的父母知道如何敦促孩子完成作业以及教育的重要性。一段时间过后,孩子完成作业的次数明显增多,质量也有了提高。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如果能让一个孩子在自己的教育中感受到幸福,那么这个教育者是成功的。今后,我会在学习中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为孩子的幸福成长继续努力。

作者单位 西安市雁塔区曲江第九小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