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应声落地,语文学科迎来新生机,语文教学的境界和视域有效拓展。

新课标突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提升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审美品位,进一步表现美、创造美。随着智慧校园建设升级和教育信息化积极推进,语文教师要积极主动、积累整合课程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引导学生主动积累、占有语文资源、拓展语文学习视界,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和具体案例,我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有效整合语文课程资源,提升和拓展语文教学的视域和空间。

1.个性化整合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语文教学必将适应学生自主学习下的个性化需求。积累并整合语文课程资源也要个性化。个性化就意味着要关注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语文的教与学生活化,从校域、区域、市域、省域等视角切入,利用互联网和技术手段,寻找本地、本土历史、文化中的语文资源,积累整合,有效利用。

在进行个性化文学作品解读专题时,除了教科书已有的鲁迅作品、古代文学名著外,课堂上以西安大雁塔夜景图片和唐代诗人杜甫等同题吟咏大雁塔为例,引导学生用心解读图片背后的文学、文化底蕴,领会“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的内涵和韵味。由此,古代盛唐文学、文化丰厚底蕴和现代时尚元素有机结合。在此背景下,引导学生解读大雁塔,传承古代优秀文化,这是激发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个性化整合,语文的课堂文化底蕴十足,语文的美乃在古今融合中。

2.本土化整合

语文与生活、历史、文化密不可分,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本土文化、本地文学作品中的语文课程资源。

在进行文学作品鉴赏和文学类文本阅读时,引导学生从本土文化入手,关注本地(省、市)作家作品,师生同选和共享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陕西已故作家陈忠实的《白鹿原》。从白鹿原美丽神奇的传说开始,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认识到:作品展示的是八百里关中平原、秦川大地上关中汉子几代人的追求与信念,生活的厚重和历史的沧桑渗透在关中平原一片麦黄中。作品以白嘉轩们这些草根英雄、极具地域特色的陕西方言、朴实的关中农家穿着和辛勤劳作绘就的是时代历史风云画卷。解读作品,触碰灵魂,磨炼师生意志,更让人发现和感受这些豪爽的关中汉子平凡人生中的不平凡,他们信念坚定、人格坚强,尤其不屈服于命运的坚韧精神更是让学生印象深刻。语文的美在人格健全和精神境界提升中。

3.融入时代,有效整合

语文教科书所选课文文质兼美,一些课文堪称经典,影响几代人。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所选《纪念白求恩》即为这样的经典课文。时代发展了,现在的七年级学生对于事情发生的历史背景清楚但不一定熟悉,甚至有些隔阂。以前的语文教材,毫不例外,将《纪念白求恩》放入议论文板块,学段基本在九年级。但这次统编版教材一改以往做法,将《纪念白求恩》放在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继续默读、整体把握,抓住关键语句,理解白求恩其人其事。学生能了解白求恩的事迹,但未必真正深刻理解白求恩的精神及其意义。所以,课前预习时,就发动学生,积累课文资源。

通过网络等,主动搜集有关白求恩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素材,丰富课堂内容。通过这些资源,学生了解到白求恩的故事发生在今天河北省,有些学生还分享了河北省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街景的短视频,显示白求恩精神的影响力。

策划、录制家长、长辈、亲戚等对白求恩精神理解、解读的短视频,课内外共享。这些家长或长辈也是曾经学习并背诵过《纪念白求恩》的,视频里他们说起“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国际主义精神”,依然激动,有的甚至潸然泪下。在课堂上播放视频时,许多学生为之动情落泪,白求恩的精神深入学生心中。文中经典的五个排比句,学生默记在心,深受感染。

师生互动,及时引入又一经典《为人民服务》,由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升华至鞠躬尽瘁、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融合时代,语文的美更是精神洗礼。

4.丰富背景,创造性整合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在第二单元以家国情怀组材,第一篇课文就是《黄河颂》,保家卫国,奉献一切,如何让学生理解《黄河大合唱》诞生的背景,理解民族精神和凝聚力?显然,收集、挑选课程资源很有必要。

作品创作的大背景是抗战时期,实际发生地在延安、壶口瀑布和莫斯科。

首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时,积累有关延安、黄河、壶口瀑布的文字、图片,感受黄河、壶口瀑布的壮观气势,领略、感悟其象征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不屈的坚强精神和博大胸怀。

其次,搜集背景音乐,引导学生配乐朗诵,初步感受《黄河颂》的豪迈气势。

再次,师生共赏共诵《黄河颂》,具体理解词作者诗人光未然和曲作者冼星海所表达的中华民族精神和英雄气势,深入理解“伟大坚强”。

在诵读、品析全文的基础上,合作探究,加工、剪辑、创造和整合资源。

播放视频国家相册——《黄河大合唱:怒涛山岳般壮烈的词曲组合》,拓宽和丰富《黄河颂》的背景,加深学生认知。

剪辑电视剧《东方战场》第37、38集有关内容,创造性整合成短视频《黄河大合唱延安第一次演出盛况》。

由此,学生深入《黄河颂》,深刻领会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和坚强。在创造中整合,语文的美正是这种伟大和坚强。

5.融合读写,有效改造、整合资源,积极拓展作文训练课视域、空间

一般而言,读写结合是提升学生读写水平的有效路径,但限于时间,作文训练课堂结构多数为“范例+写作知识指导+课堂训练”,这样的作文训练中规中矩,有时甚至平淡如水,课堂很难激情设趣,对学生的吸引力当然不大。

随着信息化深入推进,智慧课堂更智能,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融媒体、QQ、微信等工具及时获取作文的素材和资源,融合读写,根据学情,有效整合资源,借助音视频,拓展作文训练课的视域、空间。

在进行高中语文《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作文训练时,可以这样设计:

(1)情境化导入。以“文似看山不喜平”引导学生:不平的山,高低起伏,那才是美;苍茫的大海,浩瀚的大海,海水汹涌波涛,那是大海的美;“云横秦岭家何在”,云横秦岭,那是云的气势和胸怀。那么,亲近自然,就能领略美景,触景生情。课堂上,首先展现高山、大海和云朵别样的美,师生共鸣,由此引导学生进入作文训练课堂。

(2)师生共赏。把教材中的材料《古都的秋》(清晨静观)以音画形式播放,学生欣赏文字与音画,视、听觉冲击,感受作者笔下故都的秋清、静与悲凉,比较欧阳修《秋声赋》里秋天的冷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里秋天的层林尽染、万山红遍。相同的景在不同的作者笔下,情与趣迥异。由此,引导学生亲近自然、认识自然、欣赏美景、陶冶性情,引导学生动手动笔,写美景,抒真情。

(3)写法指导。欣赏《济南的冬天》(美妙的是下点小雪呀)、《春》(春草图)和《故都的秋》(落蕊轻扫),引导学生感受、发现老舍先生笔下冬天的济南的温晴,树尖、山坡、山腰层次分明的雪景,白黄交织中一种特有的美。对朱自清先生而言,春天极富诗意和活力,是新、力和美。郁达夫先生写的故都的秋是那么的清、静和悲凉,清、静是客观的,而悲凉主客观兼而有之,主观感受更多。不同的景,特征鲜明,也就是说,写景首先要抓住景物特征,注意景物的不同、地域、时令的区别,其次要做到景情融合,突出作者感情特点。再者,写景要注意层次,要有观察点和立足点,移步换景,写眼中所见。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景情融合的一些方法,如情景交融、远近结合、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白描、工笔、乐景哀情、哀景乐情等。

(4)合作训练。拟题写片段练习,不少于200字。如《麦黄时节的白鹿原》,视觉、听觉、时空、场面结合;《校园一隅》,立足点、层次;《那一片银杏树》,秋冬时节银黄色的美。

融合信息技术,把课文所给作文话题和素材进行情境化改造,师生合作,发现、感受大师们笔下极富个性和文化底蕴的美景妙文。同时,引导学生抓住特征,突出感情,写景抒情,有层次写景,作文有品味。师生其乐融融,美在文字间,美在景情融合中。借助音视频资源,融合信息技术,作文训练课堂教学视域和空间有效拓展,语文教学更与生活接轨,更接地气。

因此,我们要有效整合资源,引导学生发现、感受语文之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引导学生主动积累、占有语文资源,拓展语文学习和阅读写作的视界,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注:本文为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美育研究会 “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总课题《学校美育与人生发展的实验研究》的子课题《中学各学科实施美育的方法和途径的研究》(课题编号:RSMY16001-D001)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获得总课题组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

作者单位 西安高新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