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就是微型视频课程,是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的核心是微型教学视频片断,视频时长一般为5-8分钟。同时,还包含与该学习视频内容相对应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反馈等辅助性教学内容。因此,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

一、现状分析

我校是西安市一所省级标准化高中,生源分布比较广,他们来自三十多所初中,以莲湖区北片、未央区南片学生为主,兼有三桥和灞桥部分学生,整体来说生源质量较为一般。学生基础差异非常大,大部分学生家里没有电脑,家长又控制着不愿意让学生使用手机。而且,家长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程度很一般。鉴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我们的课前预习提前下发微课可能性就很小。对高中的学生来说,科目多、任务重、压力大,课后下发微课不现实,使用率也不会高。因此,我们要以在课堂上使用微课进行研究为主。

二、实施策略

在微教学模式中,微课属于核心资源,我们在讲授环节播放微视频,学生注意力会较为集中。同时,在学生自主探究环节,微课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省却了教师的重复性劳动。

三、教学实践

按照微课的传递方式,信息技术课常用的微课有解题推理型、主题活动型、操作演示型、讲解说明型等类型。我以讲解说明型微课《数制的转换》为例,课堂上主要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在两个平行班进行授课,以考查学生完成课堂检测表和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为主,形成观察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方式一:在高二三班使用微课方式授课,学生练习环节,可选择观看微课。

教学方式二:在高二一班使用传统方式授课。

课前,我们设计好课堂观察量表,每一项按照李斯特量表设计,分值设置为1、2、3、4、5,单位是分,原始数据是未经过处理的数据直接相加得来的。为了让两组数据容易形成对比,我把两组数据的人数都设定为1,每一项都除以人数,求出各项的平均值。在老师讲课的同时,我们邀请了其他几位老师分别对这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课堂观察,数据汇总如下图:

从以上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1.学生对视频的专注度更高,有微视频的影响。2.学生遇到问题,更喜欢求助身边的同学或者老师。遇到知识点的问题,才会选择观看微视频。分析原因,与平时上课的习惯有关,与练习时间有限有关。3.使用微课的课堂,学生完成课堂任务耗时少,质量高。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还是很受学生欢迎的。微课主题的选择切入点要小,时间不要长,5分钟之内。微视频的图像要清晰,有教师出镜、带有字幕或者名师讲解的视频更受学生欢迎。在微课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只有采用微课教学与日常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才能让微课资源真正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 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