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实验幼儿园 子课题名称
西安市新城区大明宫幼儿园 《幼儿园文化熏陶的基本策略》
西安市新城区朝阳幼儿园 《幼儿园传统文化元素的形成与使用》
西安中等职业学校第一幼儿园 《幼儿传统体育游戏的开发和利用》
西安市新城区筑梦幼儿园 《幼儿国学经典诵读选编》

表1  西安市新城区课题组合作园及研究主题

2019年2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理构建、价值认同与教育策略研究》实验基地落地西安市新城区,新城区四所幼儿园就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展开深入探索(见表1)。在一年多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教育实践成果,积累了关于“研究模型探索”“价值取向探索”“实施策略探索”的丰富经验。同时,各合作园所在课题组专家引领下,总结现阶段研究误区,明晰下一阶段研究任务,结合当前疫情实际,积极开展教育探索。


学前期是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发展儿童美好品性,培养儿童核心素养,是非常有必要和有价值的。新城区多所幼儿园从“大环境”到“小环境”,从“大课程”到“小课堂”,多方位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理念,初步探索出了幼儿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实践精炼:传统文化进幼儿园的方法性探索


新城区四所课题合作实验幼儿园基于传统文化元素、传统国学经典诵读、传统体育游戏,探寻其与幼儿园教育相融合的实施策略,并从传统文化熏陶角度探寻传统文化促进儿童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生活皆教育”理念下的课程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学经典如何融入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新城区课题组实验园幼儿园从课程内容、课程方法、课程组织策略方面探索了具体的实践路径。幼儿园教育提倡“生活皆教育”,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均是教育素材,通过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传统文化元素,支持幼儿初步感知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继而热爱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的国学经典素材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实验园所在具体实践探索中以儿童一日生活为切入点,将古诗诵读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巧用生活碎片时间,让孩子感受、欣赏经典诵读内容,培养幼儿对传统经典诵读的兴趣;结合自然时间线,开展“二十四”节气主题下的“饮食”“种植”“卫生”等主题活动;利用一日生活中的碎片时间,开展“特色角”活动,培养幼儿感受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教育即游戏”取向下的形式探索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以游戏为主,儿童在游戏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传统文化课题合作实验园以儿童游戏为基本的活动形式,开展各类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以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通过对传统文化内容本身的创新——游戏化活动形式,以支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快乐学习,建立“传统文化内容”与“学习愉悦感”的联系。如通过“垂钓”游戏感知《小儿垂钓》诗歌的诵唱美,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想象力和相关“垂钓”知识图式;通过“逛三园”游戏,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了解固定节气下的植物类型、民俗民风。教育即游戏,游戏即教育,通过游戏化的教育形式,支持幼儿经验图式的丰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幼儿探索学习的能力。

(三)“合力促发展”导向下的家园共育

家庭教育是影响3-6岁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幼儿园教育要想发挥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必须结合家庭教育的力量,合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传统文化的浸润不单单局限在幼儿园中,家庭场域的文化浸润同样重要。一方面,通过家园共育丰富幼儿园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内容,如通过家庭力量收集陕西区域内的特色民间游戏、民间习俗,以与儿童成长环境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元素为素材,组建园所初级传统文化素材库;同时,借助“爷爷奶奶进课堂”类特色活动,拓展传统文化学习空间、学习材料和学习形式。另一方面,以幼儿园为平台,支持家庭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的养成。如借助幼儿园公众宣传平台,面向家长推出如“传统农学”“传统编织”“传统诵读”“传统家风”等与传统文化相关主题内容,唤起家长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


二、实践反思:传统文化进幼儿园的阶段性自省


(一)基于现实的研究开展

自2019年6月确定实验园所研究主题以来,各课题合作实验园积极开展各类研究工作。在近期疫情影响之下,各幼儿园及时调整研究计划,结合现实情况开展相适宜的研究活动,支持研究成果的落地。各实验园在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支持下,以“大主题——小主题——微主题”的研究思路,借助区级课题开展平台,调动全园教师研究力,在研究中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促成研究成果的切实落地。如新城区大明宫幼儿园课题组成员就“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研究”为主题开展线上研讨活动,确定了以博物馆主题打造幼儿园整体“大·小环境”研究思路;新城区朝阳幼儿园课题组教师参加线上研讨活动,确定了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的幼儿园走廊大环境创设思路,同时在疫情期间通过幼儿园微信公众号推出传统文化元素主题知识,以丰富幼儿、家长相关经验;西安中等职业学校第一幼儿园以“幼儿游戏的开发和利用”为切入点,丰富研究主体的传统文化素养,推动课题研究进展的新思路、新点子落地;新城区筑梦幼儿园持续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整理活动开展以来的有效教学方法与活动开展方式,进行经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及教学内容,同时结合疫情,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调动幼儿和家长力量,定期通过幼儿园宣传平台推出“弘扬传统文化 咏诵经典诗篇”系列活动,以期帮助家长和幼儿在家开展适宜的古诗诵读活动,反响良好。

(二)基于反思的研究自省

课题组合作实验幼儿园积极开展相关研讨活动,但也凸显出一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一,研究成果零散,未形成可视化的、链条性的整体研究成果。如未形成体系化的、完备的、适宜园所办园理念的特色课程体系,现有课程大多以零散的实践性经验为主,亟待结合园本教育理念进行成果串联;第二,作为“传统文化”实验合作校园,在环境创设上未形成“特色性的、极具代表性的”环境创设,现有环境创设大多基于零散的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亟待结合园本教育理念,构建基于传统文化的环境。


三、实践导向:传统文化进幼儿园的方向性思考


实践既是经验,又是导向。基于新城区课题实验园所的现实开展情况,分析已有研究问题,为后续传统文化进幼儿园带来了方向性的实践指引。

(一)“大同小异”,传统文化元素进环境

各课题合作实验幼儿园在后续研究中关注幼儿园环境打造,形成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特色的园所环境,通过大环境“走廊—班级—区角—部室”整体打造拥有传统文化氛围的园所。

1.不同班级,不同创意。在各班级环境创设上,充分汲取中华传统文化审美元素。如以青花瓷、农家乐、中国红、编织工艺、古韵花坊等元素,在不同班级创设具有不同创意的传统文化元素表现的班级环境。

2.同一区角,不同表现。在各区角环境创设上,充分展现了各班主题模式下的区角创设。如各班组共同的“有趣的图纹”区角,在环境创设上充分展示了各班的活动主题,虽内容一致,但表达形式、区角材料迥异,以支持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学习发展。

3.特色部室,共同浸润。开展以“大唐服饰”“陕西美食”等为主题的特色部室,各班年级组根据班级主题活动目标,在部室开展相应活动,发展幼儿核心素养,浸润传统文化元素。

(二)“幼儿国学经典诵读选编”课题实践导向

1.课程理念: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核心经验在于培养孩子的审美兴趣与审美能力。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在教育活动的实施和组织上也是以艺术领域的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作为活动目标,重点培养孩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诵读作品的喜爱和欣赏。

2.课程误区: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应避免教条式,避免以“背会”“读会”为评价标准。关注孩子核心素养能力的发展,对作品本身的背诵和记忆仅是活动的附加价值。

3.课程梳理:按经典诵读文本进行难易程度的梳理;按经典诵读作品文本进行年龄段的划分;按经典诵读作品设计相应的领域活动。

(三)“幼儿园传统文化元素的形成与使用”课题实践导向

1.课程架构:梳理“二十四节气”核心概念,并参照已有零散教育活动架构整体课程框架。在整体课程框架基础上进行丰富。

2.研究单位:以班级为单位,深挖一个节气的课程内容开发,在固定课程架构的基础上丰富相关课程体系,形成五大领域各类丰富的教育活动设计,丰富形成整体课程内容。

3.课程素材丰富:开发除“二十四节气”以外的其他传统元素,在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楼道环境创设、户外环境创设方面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课程主题的“环境+课程”模式,系统化课题成果。

(四)“幼儿园文化熏陶的基本策略”课题实践导向

1.下放研究目的:明晰研究目的,分解详细的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组建下位的研究小组,以研究小组为单位展开不同核心点“文化熏陶基本策略”的研究。

2.构建课程支架:下位研究小组就实践中的“文化元素探索”形成相应“叶片式”实践经验,由课题组自下而上推导“树状型”研究成果,丰富传统文化熏陶的整体教育路径。

(五)“幼儿传统体育游戏的开发和利用”课题实践导向

1.课程架构:以“传统体育秀”“体能训练”“户外游戏”为核心,厘清“传统体育游戏”的维度概念。结合文献资料和已有成果,采用“自上而下”加“自下而上”的构建模式确定课程架构,有计划地形成课程体系。

2.课程内容:关于传统体育游戏课程内容的选取,充分发挥家园共育中家长的作用。从幼儿园家庭委员会收集传统体育游戏活动,充分体现陕西特色体育游戏,结合五大领域及指南中对体育活动的目标定位,对活动内容进行加工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体育游戏课程。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理构建、价值认同与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  西安市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