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闻特稿写作是教学的重难点,理论教学与采访、撰稿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距离。笔者组织学生在陕西榆林煤炭行业进行采风,从良知责任与道义担当、访谈调研与素材获取、立场选择与视角切换、客观真实与文学创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不断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教学进行反思和调整,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特稿写作水平。

[关键词]特稿 良知责任 视角切换 文学性

基金项目:榆林市2019年科技计划项目“绥米唢呐与旅游发展的综合研究”(项目编号:2019-kjj126);陕西省教育厅2020年重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陕晋煤矿文学研究”(项目编号:20JZ104)。

新闻特稿写作在教学工作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虽然一系列的理论课程与例稿分析使学生对特稿写作有了概括性的认识,但这与能写出成功的特稿还有一段距离。检验的标准唯有实践,因此,笔者结合陕西省榆林市地方行业特色,组织学生对周边煤矿进行采风,引导其以此为基础,撰写煤矿题材的特稿。在策划、选题、准备、采访、梳理、撰写、修改到最终定稿的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根据学生产生的想法、问题和呈现的实际水平,探究教学与接受,标准与创作之间的距离,并对教学进行了调整与反思。

以良知责任与道义担当为前提

煤矿题材的特稿具有行业特殊性,主要报道矿工及其家属的生活、工作状况和遭际,而这往往和疾病、伤残、矿难、贫苦等相关联,严峻的主题和深刻的批判是无法回避的。工作条件的恶劣、保障制度的缺失匮乏、基层管理的玩忽渎职,以及生存空间的贫瘠逼仄等织成了一张无形的大网罩向矿工及其家属,而这一特殊群体由于教育程度、生活经历和社会地位等因素导致其对自身权益保护的无知、无奈和集体失声。撰写特稿的目的,就是为他们发声,提高社会对矿工群体的关注,使他们在医疗健康、生命安全、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权益得到保障。而作为这一特殊群体的代言者,必然要以良知责任与道义担当为前提。

学生小组以记者的身份投入采访写作中,走访了榆林市周边的青龙寺煤矿、小纪汗煤矿、大柳塔煤矿、榆林神华集团、神东煤矿公司等单位,和矿工、家属、基层干部等进行深入交流,广泛搜集素材。随着采访的深入,困难和问题也不断出现。学生反馈,他们在和矿工的交流中,尤其是涉及艰危工作条件和矿难时,觉得肩上责任重大,个人情绪受到极大感染,容易先入为主,会被受访者牵引,在写作中流露出鲜明的情感、态度和思想判断,不够客观、冷静,缺乏专业性。

那么在特稿写作中如何处理记者的情感与判断呢?为了保证特稿的客观性,是否要将个人的情感倾向和观点态度强行抹杀?特稿记者杜强谈及这个问题时表示,“我觉得比较恰当的方式是:不要遮遮掩掩,有判断,有感情,那就说明白。在一种貌似客观的叙述当中遮掩你的主观判断,这是更糟糕的。”也就是说,记者在采访中,如果情绪受到感染,且对事物有个人判断或情感倾向,应该真诚地表达,如果强行遮掩、删除,会使文字显得矫揉造作。此外,他强调记者应不轻易流露个人情感倾向,通常,记者投入的情感是在深刻、全面了解人与事复杂的背景与内容之后形成的思维模式,而不是故作无态度。

道义责任与情感判断应相辅相成,如特稿记者袁凌曾在自己的书桌上长时间摆放着一张矿难死者的照片,逝者的头部浸在殷红的血泊中。袁凌在特稿《血煤上的青苔》写出了对死亡的凝视:“矿难频发中,公众看到的只是一场场大的煤矿灾难现场,救援、瞒报、善后、赔款、黄色安全帽和矿工们脸上的煤黑。耸动几日后,一切归复平静。矿难尘埃落定,哭声远去之时,平静而残酷的现实,让人更加难捱。”他曾远赴安康八仙镇实录因矿难而伤残的矿工生活。从该文不难看出他的观点:其一,对矿企单方面追求产能和经济效益而忽略安全造成多起矿难的批评;其二,对矿难产生后种种乱象的讽刺;其三,矿难后残酷的现实比矿难本身更沉重的判断与印证;其四,矿工伤残后生不如死,以其窘迫逼仄的生存现状呼吁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而这一切的出发点源自于记者对矿难者命运的关注,源自善意的良知和正直的道义,也自然地将情感判断蕴于其中。

访谈调研与获取素材的训练

实地采访对特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谓“七分采,三分写”。访谈调研获取素材是记者必备的实践技能,而这项能力必须在实践中培养,其中,放低姿态、真诚相对,与采访对象形成共情,是进行深入访谈的秘钥。

学生组在去矿区采访前作了一番准备,但是有的人还会在现场采访中问“你们煤矿上有网吗?”这使得受访者很意外。当前,现代化矿区设施配置的科技含量都很高,朝着智能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相较而言,学生的发问有些格格不入,落伍于时代。在访谈中,学生拿着准备好的问题,与被采访者坐在原地一问一答,致使采访过程尴尬、生硬,收获不大。由此看出,还需进一步加强学生采访能力的训练。

根据工作实践,采访应注意如下几个重要环节:

一是消除心理壁垒。一般情况下人们对采访有戒备心理,认为记者是信息攫取人,会百般提防。要想让受访者消除心理壁垒,首先要转换心理定位。杜强撰写了《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在采访时,他每天陪着亲历者到郊外钓鱼,同去同归,慢慢地,亲历者把他当成身旁的朋友,在自然而然的聊天中将自己在太平洋上惊心动魄的见闻倾倒而出。

二是亲身的体验感。新闻学者刘九洲认为,体验是实现新闻最高理想的阶梯,它能无限地接近或还原真实。杜强在撰写特稿《废物俱乐部》之前,曾实地体验了一个多月,以“卧底”的方式和当地人一起生活,同吃同住,亲身感受。

三是素材的搜集与甄选。著名记者南香红用“一瓢水与一条江”的关系形容素材的选用与搜集,“或许你的报道只需要一瓢水,但你一定要了解整条长江……如果你不了解整条长江,不了解长江的意义,你就很难找到这瓢水的意义。或许你所了解到的材料用上的不过十分之一,甚至更少,但它能给你一种整体思路和看问题的高度”。

四是细节的追问与补充。特稿和一般的新闻写作不同,强调故事性,并要有场景画面感。在采访时,记者应根据叙述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可通过细节的追问来实现画面的勾勒。如果采访对象不善于表述或表达不清,就要通过外围的访查来补充。就如记者谢梦遥提出的:“像拍电影一样写特稿。”

通过实践训练,各组学生的采访能力得到提高,他们发现,采访得越全面、详细,写作就会更轻松、精彩。他们和矿工一起上下班,进食堂打饭,空闲时晒太阳聊天,在深入采访中得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素材。有学生感慨:“我没想到,随手拍摄的一段小视频、一张照片,都能成为让稿子变得有理有据的一条重要线索。”

立场选择与视角切换相关联

撰写特稿要对人物事件作出准确的还原,而记者选择的立场与视角是关键。立场的选择与视角的切换有着内在的关联性,新闻视角不仅是立足于现实三维空间中的视觉角度,更是从某种立场出发去解读人物事件的思想观照。随着立场的转移而改变视角,就会不可避免地造成“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效果,使读者对被观察对象产生不同的认知和理解。

记者的立场与视角决定了特稿呈现的镜头画面,但在实践中,学生并没有充分认识和思考立场选择和视角的切换。他们通过对矿区、矿工及家属的采访和观察,使特稿真实全面,可仍是一贯性地选择上帝视角,并将个人完全抽离出来,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力图客观描述人物事件,导致文稿不但没有准确还原事实,而且还有生硬的隔阂感。

究其原因,一是立场的选择。戴维·加洛克评价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杰奎·巴纳钦斯基时说:“巴纳钦斯基很明显把自己融入了报道与采访中,但她仍能客观地看事实,赋感情于文章中,实现了自己的目的。”所以,成功的特稿需要记者置身其中并融入感情,且保持客观理性,以实现文稿真实感人的效果。

二是视角的切换。上帝视角与凡人视角在写作过程中如何切换?上帝视角是全能全知,在新闻报道中最为常见,但因为其内容没有任何悬念,易使读者失去阅读兴趣。而以凡人视角有限的认知去真诚叙事,从独特的角度对事物进行描述,不仅能抓住其本质,还可以适当切入上帝视角以补充事件背景、人物身份等信息,共同构成事件的完整性。如杜强的《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的自述》就是以这场特大杀人案亲历者的视角展开叙事,期间两种视角切换自如,比如补充纠正亲历者所不知的信息或错误信息时就切入上帝视角,在亲历者陈述过程中多次插入“案情材料中记录……”“事实上……”等内容。该文真实、生动地还原了复杂的案情,并把读者带到了波涛汹涌的太平洋——凶案现场,真切得令人心悸。

学生在了解了立场与角度的重要意义后,学会了以摄影师的方式掌握镜头,观察事物,正确把握融入其中与客观审视之间的度,处理两个视角之间的切换,这是特稿写作能否真实还原人物事件的关捩。

客观真实与文学创作相结合

客观真实是特稿必须坚守的原则,无论是在现实维度还是在历史维度都不可违反。特稿中的信息必须经过核查,所以,学生在煤矿采访时非常注重深挖核实。撰写特稿时,学生会将信息与录音、录像、照片等相关资料进行核对,但他们在确保内容客观真实的同时,也会沮丧地抱怨:“简直就是访谈素材的罗列堆积,结构混乱,平淡无奇,读者根本不会有阅读兴趣。”不难看出,学生的问题在于特稿写作缺乏文学性。1978年普利策新闻奖增设了特稿奖,评奖条件中强调,“一篇杰出的特稿首要关注的应该是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新闻学者展江认为:“特稿的特点是在严格遵守客观性的前提下,着重描写故事的气氛,刻画人物的性格,安排故事的情节发展。”

如果把一篇特稿看作一棵大树,那么梳理采访素材、安排情节线索、调整框架结构便是这棵大树的树干。“一棵大树,有了主干还不够,你还得给它们添上千姿百态的树丫和树叶,这样大树才能丰满起来。”在写作中,学生应调动起一切文学写作技巧,如细节、引语、白描、动作、反衬、对比等,使得这棵“大树”摇曳生姿。如郭建光的《最后的煤矿敛尸工》(《中国青年报》2009年9月2日),该文以敛尸工老梁的讲述和经历为主线贯穿全文,以矿难小伙托梦开篇,刺痛了读者的内心,也抓住了读者的眼球。从一个煤矿敛尸工独特的视角,见证频发矿难的血腥残酷和不为人知的内幕。记者深入煤矿工人和家属的日常生活,讲述老梁在敛尸工与矿工身份间切换的经历,以及煤矿敛尸行业从“辉煌”到“惨淡”,再到淡出历史舞台的发展轨迹。作者将人物、事件、细节等组合,一气呵成。从敛尸工这一陌生而独特的视角引发读者的好奇,在平民立场的苦难叙事中凸显人物事件的悲剧性和真实性,使读者产生情感共鸣,以至于终篇之后仍令人回味深思。

简单罗列采访资料,没有文学色彩的特稿,看似客观真实,但难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不能让读者从中真正理解人物及事件。特稿的核心是讲故事,应将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设计好故事弧线,从开端、悬念、发展、伏笔、高潮,再到完结,使读者投入阅读中,关注思考,探寻回味,并获得新的认知。

参考文献:

[1]杜强.好特稿不会轻易让读者做出判断[DB/OL]腾讯新闻·谷雨计划(2019-04-22).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05706&s=fwzwyzzwzbt.

[2]袁凌.血煤上的青苔[J].时代报告,2015(1):103.

[3]张培铁,谭新杰,张军.亲身体验中磨练作风——以楚天金报“记者体验”为例[J].新闻前哨,2011(9):32.

[4]杨瑞春.南方周末特稿卷[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12:137-138+2+103+114.

[5]〔美〕戴维·加洛克.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372,4.

[6]杜强.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的自述[DB/OL]腾讯新闻·ONE实验室(2018-02-18).https://news.qq.com/a/20180208/028239.htm.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文学院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