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政治素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决定着课程思政的质量,这是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的三个重要维度,其中政治素质是前提、教育理念是核心、教学方法是重点,三者相辅相成,是课程思政建设见功见效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课程思政 政治素质 教育理念 教学方法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为高等学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纲要》提出的一项主要任务便是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这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需要从政治素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三个维度入手,努力提高具体课程的育人质量,保证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

教师的政治素质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国高校的这种政治属性决定了高校教师必须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求高校必须把教师的政治素质摆在首要位置,这不仅是中国高校政治属性决定的,也是课程思政和课程教育教学本身属性决定的。

课程思政源于“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大命题,开辟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是加强课程思政的行动指南。在中国知网输入关键词“课程思政”查询发现,截至2020年6月16日,共有相关篇目3319条,均为2017年1月以来的研究成果,说明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之前,学界较少关注“课程思政”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之后学界对“课程思政”的研究热度不断升高,中国知网可视化分析检索结果显示,2017至2019三年研究成果数分别为30篇、313篇、1671篇,2020年预测值为2313篇。而2020年5月《纲要》以教育部名义印发,表明课程思政建设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具体行动。

课程教育本姓“政”。课程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事关教育的根本问题,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具有很强的政治属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这一根本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2016年12月9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指明了教育的价值导向和目标要求,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路径和方法。

高校课程的政治属性决定了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所以把教师的政治素质摆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是课程思政建设姓“政”的重要保证。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保证教师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才能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这就从政治高度阐明了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现象产生影响深远。

教师的教育理念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

课程思政作为一个概念,提出之初有人感到新鲜,有人感到困惑。感到新鲜是因为这个提法简练上口、形象具体、号召力强,感到困惑则是认为“课程”与“思政”分属不同的领域,是否能够有机融合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论述给出了答案。这里的“渠”指的是中国渠,它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脉,这里的“田”指的是中国田,培育的是社会主义的秧苗。“同向同行”强调的是人才培养价值导向的一致性,“协同效应”强调的是各类课程殊途同归的育人作用,其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教师在课程教育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民族、国家观和文化观,使学生在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信念、崇高德性、强化情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用之才,这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理念。

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与传统教育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两千多年前的《礼记·中庸》里,就有“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的阐述。19世纪德国哲学家、教育科学之父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就成为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古今中外先贤哲人的论断揭示了教育的本质规律就是通过传授知识、提高品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与课程思政理念高度吻合。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无论哪类人才都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这是古今教育理念、中西教育教学理念的本质区别。所以,我们所说的“立德树人”是立社会主义大德,以意识形态作为根本特征,既包括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也包括政治品德、传统美德、思想道德等,这是课程思政理念的核心内容。

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与党和政府一贯倡导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一致的。改革开放40年来历次出台的相关文件都贯穿了这样一条主线,就是深入发掘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贯穿于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教学方法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

课程思政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教师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课堂讲授之中、课后作业之中、教学活动之中、教材编写之中、卷面考试之中,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内化为德性修养。课程与思政的这种融合是自然的,它是在某个教学环节、某个知识节点上的因势利导,在潜移默化中的柔性对接,既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又不让学生感到唐突。所以,就教学方法而言,课程思政是一门艺术,它不是在“课程”中插播“思政”广告,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其实,每一个课程小环节都可以做“思政”的大文章。上海中医药大学有一门人体解刨学课程,任课教师组织学生课前向遗体鞠躬,上完课献花表达敬意,课余带领学生走访遗体捐献者家庭。学生们从这些教学环节中感受到捐献者们的奉献精神,与逝者之间建立起情感关联,让原本“冷冰冰”的人体解剖课透出了温暖的人文情怀,学生在收获专业知识之外得到人格的历练与提升。如果没有课程思政意识,教学不可能衍生出这些环节。

“课程思政”对于理工科来讲,其难点在于价值观如何与“硬知识”柔性对接,但对于文科来讲相对比较容易。中文专业在讲长篇小说《创业史》时,就不能不谈习近平总书记对柳青的评价。在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柳青为了深入农民生活,1952年曾经任陕西长安县县委副书记,后来辞去了县委副书记职务、保留常委职务,并定居在皇甫村14年集中精力创作《创业史》。因为他对陕西关中农民生活有深入的了解,所以笔下的人物才会那样的栩栩如生。柳青熟知乡亲们的喜怒哀乐,中央出台一项涉及农村农民的政策,他脑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农民群众是高兴还是不高兴。这种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教学方式,让《创业史》的教学内容与时事政治的关联自然融合,学生不会觉得生硬。因此,课程思政要避免将德育内容生硬地嵌入专业课程之中,应该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课程”与“思政”自然发生、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

[2]马少毅.国学读本[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8:153.

[3](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21.

[4]上海高校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N].中国教育报,2016-12-02.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17-318.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