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个知识传授的活动,更是一个育化人心的过程,平等、和善、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情感则是搭建师生心灵之“桥”的重要手段。教师必须以真情实意来看待、处理学生问题,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真正达到育化人心、引导成长、知识教育的目的。

一、通过真情互动,建构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生对于教师的看法与评价,以及由此形成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其学习积极性,继而决定着其学习质量和效率。教师需要在课内外通过真情互动,融入学生群体之中,获得学生的认可,从而形成良好的公信力与话语说服力。

新学期,我承担了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任务。刚开始,学生虽然都能够按时上课、认真听讲,课内外始终对我保持尊敬的态度,但我总是感觉到师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膜”。学生冷冰冰的面孔背后是其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出于对我的认可、喜欢、青睐才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这造成学生的学习成绩始终平淡,没有太大的起色,尤其是师生关系一般,无法建构个人公信力与话语说服力,形成对学生的说教与引导。

我清楚地认识到,此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人缺乏与学生之间的真情互动,无法与学生打成一片,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时值学校举办运动会,我充分抓住这个与学生建构关系的机会,积极报名参加运动会。在课下,我会约学生一起跑步、练习接力、指导学生跳远,学生突然感觉到老师与自己有着相同的运动爱好,而且对学生比较关心,在欢笑声中愿意敞开心扉表达个人对于各种运动的看法,对于语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认识,甚至把个人同学关系、家庭关系、兴趣爱好乃至于人生理想告诉我,我也会认真地聆听,细致地指导,逐步形成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建构起良好的个人公信力和话语说服力。学生愿意与我交流,并认真听取我的建议。在运动会期间,我会组织班级内的学生,主动为参加比赛的同学呐喊加油,当学生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给予赞扬和激励,而当教师组进行比赛的时候,很多学生为我加油,甚至在赛前为我出谋划策,告诉我如何取得最终的胜利。这进一步巩固、强化了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对于语文课的兴趣十分浓厚,而且愿意与我进行生活、学习方面的交流活动。这增强了我对学生的了解,也为小学语文课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融入真实经历,营造温暖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过程是冷冰冰的,没有任何温度的。教师可以将个人真实的经历和思想融入到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之中,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的教学态度,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学生在感受真实经历、真实思想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来认知、接受课程知识。

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深刻认识到融入真实经历、营造温暖课堂氛围的重要性,在具体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会结合教学内容,有意引入真实经历和真实感受。诸如在讲授《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时候,为了增强学生对于陌生人之间“关爱”行为的认识,我会告诉学生:“当前,我们实际上生活在一个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的社会环境之中,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岗位都有其重要价值,甚至可以说是都有其尊严,我们必须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才能营造更好的生活、工作与学习环境。比如当前快递行业快速发展,有很多人从事快递工作,他们风里来雨里去,从小处说是为了生存获得报酬,提高个人生活质量,但从大处说则是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我会经常换位思考,如果我从事的是快递工作,同样会感觉十分辛苦,同样希望能够安全、快速地将物品送到客户手中,获得客户的好评,因此我在收快递的时候,总是约定在快递人员最方便的地方去拿快递,总是提前到达那个位置,虽然自己多等一分钟,但是可以为快递人员节省时间,同时也会向对方说声‘谢谢’;即便是遇到物流时间长、货物破损的问题,也尽量包容,寻求合适的解决方式,给对方一个好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始终抱着一颗感恩、体谅、包容、善意的心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由此才能营造一个更好的人际关系。自己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会潜移默化地形成善良性格,将来也会得到他人的帮助。”通过为学生讲述个人现实生活中真实经历和真实感受,引发学生对所闻、所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愿意聆听教师的讲解,更愿意接受教师的观点,形成良好的思想和行为。这进一步强化了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兴趣,使语文课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采用真情关爱,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

小学生思想尚未成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贪玩不爱学习,同学关系紧张,性格内向不善交流等。这都是教师应重点关注并解决的问题。教师必须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高高在上的“说教”方式,应通过真情关爱,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这是化解学生排斥心理、消除其负面行为、有效处理问题的最有效手段。

小鑫同学是班级里有名的调皮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打瞌睡,下课之后,与同学打闹,甚至与其他班级同学打架,部分老师反映小鑫同学还存在顶撞老师的行为,导致部分老师已经放弃了对小鑫同学的管教。我充分认识到小学阶段教育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放弃一个学生可能会影响其一生,因此决心帮助小鑫,引导其融入班级“大家庭”之中。首先,我积极参加学生的班级活动,并主动与小鑫分为一组,在合作游戏或者是配合运动过程中,给他以大量的鼓励、支持、赞赏,使其认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感受到来自老师的赞赏,形成强烈的自信心与成就感。这也在潜移默化之中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使其愿意主动交流,谈论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在沟通过程中,我了解到小鑫的父母离异,目前是跟着父亲生活,父亲忙于工作,疏于对小鑫的管教,导致其不爱学习,再加上无法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经常受到任课老师的批评,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同学的嘲笑和疏离,进一步弱化了其学习兴趣,产生叛逆心理。对此,我并没有采用说教的方式,为小鑫讲一些大道理,而是告诉他:“父母都有自己的生活压力,他们的决定肯定也充分考虑到了你的感受和成长,父母心里也一定是不好受的,你应该理解父母的选择,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减少父母的心理负担。”我也讲述了自己成长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挫折,承受的一些压力,借此进一步拉近了与小鑫之间的距离,获得小鑫的信任,并引导小鑫以平和、自然的心态看待父母的问题。

我常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小鑫,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当他能够主动回答甚至是正确回答的时候,便予以赞赏。我在分组学习的时候,特意安排小鑫当组长,鼓励其带领同学在小组竞赛中取得胜利。这促使其充分感受到老师的重视,感受到自己承担的责任,而且在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会激发强烈的成就感与自信心。小鑫愿意与我交流,听取我的观点和建议,逐步改变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他老师对于小鑫的改变十分惊讶,也开始重视小鑫,随着学习成绩的提升,小鑫慢慢地建构起良好的同学关系,成为一个健康成长、学习优秀的学生。

教学是一个十分辛苦的工作,然而融入情感之后,则会变得有趣、温暖,尤其是当提高学生成绩,改变学生态度的时候,会形成莫大的成就感,深刻体会到自己的教学意义和价值。总体来说,情感教育是育化人心的艺术,教师以情教学,才能温暖人心、治愈人心、教育人心、升华人心,实现终极育人目标。

作者单位:西安市第二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