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师口语课程是教师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作为未来的职业教师,师范生应熟练掌握并使用标准普通话,确保自己以后能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口语应在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完成课程优化建设。负责教师口语的授课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式,健全评价机制,同时学校可以举办相关的科研活动,推动教师口语课程培训职前与职后一体化,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

[关键词]专业发展 教师口语 课程建设 优化

作为专业必修课程,教师口语课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教师教育的创新发展,教师口语课程建设已具备基础,而切实整合教师口语课程建设经验,分析现状,则有利于教师口语课程建设的后续发展。教师口语课程建设基于两项认知:教师职业能力认知;实现职业能力方式认知。教育学界对教师口语课程创建时间持不同见解,一般认为,教师口语课程始于中师,以促进高师。从此观点着手,可梳理分析教师口语课程优化建设过程,有助于清晰认知教师口语课程建设的各个层面。

教师口语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1.重视程度不足

教师口语课程属于新课程,多数人对其认知比较模糊。《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口语课程应标定为师范专业教育主干课程。但是不同学校的落实情况不一样。部分学校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可少数学校并未开设此课程;局部学校只开设于汉语言文学系;一些学校将其规划为必修课,其他学校则将其设置为选修课;多数学校将其纳入考核范围。这些失衡现象的存在表明教师口语课程的真实地位并未达到我们设想的高度。

2.内容安排失衡

教师口语课程包含普通话训练、口语交际训练、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三大部分。现阶段大多数高校并未严格按照规定组织开展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工作,依旧是自行取舍。其中多数学校只是开展了普通话教学,这主要是因为课时相对有限,普通话等级测试压力较大。一些学校除普通话教学外,还会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然而多数学校并未进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这主要是因为此部分内容与其他课程交叉现象严重,教学难度较大,理论与实践难以实现有机结合。总而言之,受内容与对象复杂的影响,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备受阻碍,有些学校甚至选择了避开此课程。

3.配套教材不完善

对课程建设而言,教材十分关键,选择合适的教材是优化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但不同层次的学校都沿用统一的教材,就会缺乏具备示范教育特色的教材。因为高校的师资、生源、培养目标不同于高职院校、中职院校等,例如在生源上,高校学生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强;在教学时间上,高校师范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相对较长;在培养目标上,高校更注重培养学生实践知识的应用能力。如果高职学校忽略了这些差异,势必会直接影响相应的培养效果。此外,教材编制体系不同,部分按照课程标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而其他则直接省略了普通话训练,而是安排了其他内容。教师职业口语环节的编制相对陈旧,部分编制内容比例不够适当,语文层面居多,其次是数理化层面,体育、音乐等教学口语特性叙述偏少。

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教师口语课程优化建设

1.创新教学模式

(1)明确课程目标

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而口语能力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总之,就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直到教育活动计划实施评价等多方面要求,都与教师口语能力息息相关。教师的沟通交流能力要求其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作为培养口语能力的教师口语课程,其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未来的教师,使培养的学生熟练掌握教师口语的具体特性,能使用标准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以良好的教学口语技能为载体顺利开展今后的教学工作,以此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素养的有效提升。学生刚进入学校的时候,尚未接受过系统的语音训练,大多数学生普通话不够标准,基本没有接触过教师职业口语。因此,在教学中,学校应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口语课程,且需基于学生未来的岗位要求与学生的特征进一步确定具体的课程目标。此目标需涉猎普通话语音、口语教学与训练,以及职业口语教学与训练。

(2)构建多维度的课堂模式

主课堂就是理论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课堂,为提升实践训练的有效性,主课堂应合理设置任务驱动等。而课程内容应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面向具体的教学工作,基于岗位能力要求进行教学流程的合理规划,适当安排教学的具体项目,转变细化课程内容为条理性的任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此外,技能训练还应具备层次递进性,各个项目、各个任务都适当地安排技能训练,以形成逐层递进的训练梯度,既要体现出层进性,又要表现出差异性。延伸性课堂是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训练的课堂,讲究实践性。延伸性课堂将学生小组讨论学习作为核心,面向课程目标,以完成课程目标中的各个项目和各个任务,在此过程中要将训练与检测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口语课程的实用性要求比较高,主张通过强化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课后自主利用碎片化时间强化自身的练习。此外,还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成小组,小组内积极组织课后共同训练,明确具体内容,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以补充强化主课堂。拓展课程是进入校外实训基地,在教师指导下顺利完成情境训练。学生基于基地的实习活动,根据专业课程教师的相关要求与指导,顺利完成教师口语课程的实习作业,即以合适的教学口语指导学生一日内的生活与学习。其实实习就是以真实情境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促使学生深入了解实际状况,从而优化自身的教师职业知识体系与技能。

(3)健全评价考核机制

在教师口语课程训练过程中,还需设计多元化的评价考核方式,构建健全的评价考核机制,建立完善的、常态化的、系统化的考核系统,通过考核评价推动课程建设与教学,提升学生的教师口语技能。就时空层面而言,评价机制包含主课堂训练评价、延伸课堂训练评价、拓展课堂训练评价三部分,既要评价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又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习惯等。就形式层面而言,评价机制包含日常训练评价、情境训练评价等。就参与人员层面而言,评价机制包含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在不同评价考核方式相互交叉之下,构成复杂但完善的评价体系,所有任务完成之后,都需要进行实时检测与评价,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推动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训练,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教师口语能力。

2.教师口语课程培训职前职后一体化

教师口语课程应基于教师专业发展,严格遵循学习与情境之间横向与纵向的关联性,合理规划课程,比如与幼儿园合作开发教师口语教学科研项目,学校、幼儿园、师生等多方联动,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学生口语能力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强化在职教师口语能力。教师口语课程包含三部分:一是普通话语音训练,强化学生精确听说普通话的能力,使学生能准确发音,熟练掌握语音变化特征,以提升方音辨正水平。学生完成此部分的训练之后,在幼儿园实习时,便可使用相对标准的普通话与教师、幼儿等交流,还可对比分析教师的普通话语音实际情况。二是交际口语训练,关键是教会学生学习朗读与阐述的技巧,并将此技巧运用于实践,以精确地表达相关的文学作品。学生在完成此模块训练之后,实习时可为幼儿朗诵儿歌,讲述故事,并由小组内部学生进行互评,高校专业教师与幼儿教师进行指导评价。三是职业口语训练,学生可基于教师教学口语以及其他工作用语表达技巧进行详细表述,适度控制声音高低,掌握语气、语调、重音、节奏等口语技巧,口语表达还需严格遵守严谨性、简洁性、生动性、感染性等要求。学生实习时,可以利用教师口语开展教学工作,从而与其他教师、幼儿顺利沟通交流。专业教师与幼儿园教师共同制定学生实习教师口语评价检测项目与标准要求,幼儿园教师指导学生应用教师口语,并全程实时检测与评价,同时将口语分数纳入实习学生的总成绩。

教师口语课程可以提升职前教师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职后教师口语表达技能。作为专业人员与科研者,高校教师应针对教师口语问题现场给出评价,同时通过理论指导,围绕教学实践需要,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探讨。例如专业课程教师可为学校在职教师提供语音专项培训,强化在职教师的语音能力;还可通过与学校教师、实习生讨论诗歌、故事如何声情并茂朗读以及如何开展教学;还可切身参与学生戏剧表演指导等工作。如此一来,培养与研讨的效果在实践教学中便可得以检验与反馈,不仅有利于解决教学问题,还有助于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3.强化高校教师的作用

高校教育学院的教师大多数从就业便直接从事教育理论科研与教学工作,指导学生到学校实习只占据了他们教学的少部分时间,其培养的学生虽然具备丰富且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但却没有亲身实践过,即没有通过实践检验自己学得如何。所以在教师、专业、院校协作发展时,高校教师便由单纯的理论研究者与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估者与探究者。而且专业发展并非是单纯的自身发展,还包含后续事业的发展,高校教师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与素养,能够使所培养的学生快速进入职业岗位并适应工作,进而成长为熟练的职业教师。

作为就职之前的教师,必须强化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尤其是课程建设层面的,这主要是由于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主要的培养任务。基于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师口语课程需要面向教学工作过程,基于岗位能力要求合理设置教学项目,面向岗证引导,将课程内容具体成详细任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教师口语技能,强化学生教师口语实践应用水平。基于教师专业发展,构建双师型、兼职专职结合型师资队伍,编制与教育专业需求相符的教师口语课程教材,构建完善的课程资源体系,提升学生的教师口语能力。

结 语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教师口语课程正面临着一些问题,这表明教师口语课程优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艰巨的工程。作为师范专业的必修课程,只有充分发挥教育部门、学校、教师与学生的作用,才能够实现教师口语课程优化建设,并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为精品课程与品牌课程,从而为提高学生的教师职业素养提供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少华,赵海霞.“与人交流能力训练”与“教师口语”课程优化整合之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11):98-99.

[2]杨昭昭.《教师口语》课程优化教学浅论[J].教育现代化,2018,v.5(25):236-237,276.

[3]张文娟,王立军.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教师口语教学模式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2):387.

[4]陈雪芸.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视角的教师口语课程建设新探[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7,7(1):42-47.

[5]白蕊.师范生口语课程“对分课堂”模式探索与实践——以K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课程为例[J].重庆与世界,2017(12):49-52.

作者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