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能力包括猜想能力、思维能力与操作能力。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

一、通过科学制作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猜想是科学制作的前提,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也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猜想并非是没有目的、没有方向地胡思乱想,猜想是有条件的,是建立在一定经验的基础上的。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已有经验客观分析问题,进行的合理假设。教师可以在科学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假设与想象,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还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锻炼学生的猜想能力。在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电路,我给他们提供一些原材料,如曲别针、导线、红绿灯泡、泡沫板等,让他们试着制作“红绿灯”,以此巩固他们的电学知识,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制作开始前,我让学生思考如何控制红绿灯,提示他们可以采用之前学过的控制小灯泡的方法。在讨论中,学生纷纷提出可以使用曲别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就会发现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另外,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外,还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引导他们通过动手实践验证猜想。

二、通过科学制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学习科学知识的关键,科学制作过程不仅是学生动手的过程,还是学生动脑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例如,在讲授《框架》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剪刀、木棒与毛线等基本工具,要求他们搭造一个最牢固的简易框架。在制作开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几种生活中常见的支架,带领学生观察各种支架,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思考哪种支架最为牢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对支架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之后便是学生思考的过程:究竟哪种框架是最合适、最牢固的呢?通过回忆所学知识,学生就会想起“三角形是最稳定的”这一知识点,就能够顺利搭建三角形框架了。这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搭建四边形与多边形的框架,进行对比后学生就会发现他们的猜想是正确的。此外,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加大难度,让学生制作一个牢固的宝塔,学生的思考过程是整个科学制作的核心,在思考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比较与联想。

三、通过科学制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小学科学教材很重视科学制作这一模块,几乎每个章节都设置了相应的科学制作内容,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科学知识,了解科学道理,培养科学兴趣。操作能力不仅包括操作技巧,还包括操作兴趣与操作速度。学生的操作能力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多次实践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例如,在讲授《降水量的测量》一课时,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对雨量器的工作原理与作用有更透彻的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插入科学制作环节,让学生自己制作简易雨量器。学生对科学操作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但是他们的操作能力不太强,只有少数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剪刀等工具完成相应的制作步骤,大部分学生虽然也制作成功了,但操作得很吃力,且作品质量较低,还有一部分学生完全不知如何动手。面对这些情况,教师需要耐心教导,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尝试,让学生将塑料瓶从中部剪开,然后将塑料瓶的上半部分倒扣在下半部分中,用胶水粘牢两个部分,就制作成了一个牢固的漏斗,最后用胶带粘在漏斗外,加水至直尺零刻度线,这样简易雨量器就制作完成了。操作能力是科学制作成功的有效保障,教师在平时的科学实践中,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学制作机会,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在科学制作活动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不能封闭自己的思路,也不能干涉学生的思路,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制作机会,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勇于展示自己,提升自身猜想能力、思维能力与操作能力的同时,努力提高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逸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