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业负担,很大程度上是指家庭作业负担。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中高考升学压力在中小学校的逐级传导,各科教师对学生学业质量的竞相追求,学生家庭作业已经成为学生课业负担的首要话题。在此,笔者试图从家庭作业的数量、质量、设计思路、批改方式等方面切入,寻求减轻家庭作业负担的有效策略。

一、会商审批,控制家庭作业量

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中提出,各学校要相继出台减负工作方案,开展减负调查研究工作,试图全方位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但是,对于减负工作,大多数学校还只停留在制度方案文件或问卷调查上,真正能拿出具体可操作措施的却寥寥无几。

不过也有几所学校在家庭作业布置上动了真格,采取了会商审批的办法,让各科教师先将当日家庭作业及大约用时长度会商统计,填写“家庭作业公示单”,并上报年级组,由年级组按照有关规定初审,教务处终审,然后公示并付诸实施。这样,学生当日家庭作业的数量和用时长度就得到了有效控制,长此以往,科任教师在家庭作业的布置上增强了控制意识和作业质量意识,学生家庭作业负担也就自然得以减轻。会商审批,并不是控制家庭作业量的唯一途径,但应该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值得各中小学校借鉴。

二、分层作业,让学生各取所需

一般来说,分层作业往往以下面三种方式呈现:星级作业,同一套作业不同题目标记不同的“*”,要求学生几个“*”为必做题,几个“*”为选作题;作业超市,由学生按照超市中的作业“菜单”自选作业内容;等级作业,分A、B、C不同等级的作业卷,由学生自选完成。毋庸置疑,分层作业考虑到了学生学业水平的差异性,也考虑到了学生作业的个性化需求,从心理层面和精力层面都能够适当减轻学生家庭作业负担,而且能使不同学业基础的学生都能完成一定的作业任务。

三、多元作业,由书面走向实践

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要考虑到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多角度设计开放性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常见的作业类型有书面逻辑型、操作体验型、搜集整理型、调查统计型、语言表达型、观察记录型等。书面逻辑型作业是中小学数量最多的家庭作业,我们提倡家庭作业多元化,就是要发散思维,适当增加其他类型的作业布置量,提高家庭作业的有效性。从作业命题的主体角度出发,还可以由学生根据学科课程内容自主命题,设置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作业,并在同学间交流完成。也可以由家长根据学科课程内容或生活实际,适当设置符合学生个体需求的家庭作业,拓展作业领域,创新作业形式,丰富作业内容。也可以由相关学科教师共同设置学科整合性作业,重视作业的实践性、综合性。题海战术让学生生厌,如果我们的家庭作业设计能联系生活实际,而且形式新颖,富有趣味,那么作业就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有效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互评作业,由被动转向主动

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是科任教师独自批改,缺少学生的参与。新课程提倡还给学生学习自主权,绝不仅仅是课堂上还给学生学习自主权,还应该包括课前的自主学习,课后作业的自主命题、自主批改、相互批改交流,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许多学校顶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开展学生互评作业实验,总算是在作业互评领域打开了一个缺口,但家庭作业以外的其他作业批改权仍牢牢掌握在教师手里。其实,教师独自进行一定量的作业批改是有必要的,但学生的所有作业完全由教师独自批改,不仅教师的工作压力大,而且作业批改的有效性也值得怀疑,我们可以尝试分层轮流抽查、学习小组组内互改、课堂集中评改、师生面批面改等方式,提高学生在作业批改环节的参与度,充分调动学生对待家庭作业的主动性和责任心。

五、明确政策,杜绝家长批改作业

教育部减负三十条明确规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事实上,让家长完成批改作业任务本身就存在许多问题,一是让家长批改作业不利于教师对学情的准确把握,不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学习;二是家长的文化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家长根本没有批改作业的能力,甚至有对作业的错误认知;三是安排让家长批改作业,很多家长为了不得罪老师,只能忍着怨气完成批改任务,无形中设置了家校之间的障碍。杜绝家长批改作业,要列入学校教学常规要求,要列入师德考核范畴,要列入教育督导条例,如此才能让家长批改作业问题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