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无论是中高考,还是平时的就业招考中,语文阅读所占比重不可小觑。语文测试卷由基础积累、综合能力、阅读和作文构成,阅读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可见阅读在测试中的地位何等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

一、 整体性阅读,把握整体观

拿到一篇文章时,首先要有整体观念,把握整体观进行通读,整体熟悉,整体理解,这样才会有一个全局观去理解其思想以及全局的结构。

如在阅读《藤野先生》一文中,首先把握一个整体观念,鲁迅先生为什么对他在日本学医时的先生念念不忘?他对先生的情感因何而起,他作为一个弱国学生与其他清国留学生有何不同?作为一个日本先生,他对待鲁迅这个中国学生严肃认真,毫无民族偏见。在放影片时,画面对中国人精神状态的展述,刺激了鲁迅弃医从文。中国人精神的麻木如何唤醒,在鲁迅心中扎下了根,他认为中国在那时,体魄体质不重要,只要能唤醒中国人的精神,中国才能富强起来。因此从全篇来看,“爱国”二字始终贯穿全文,出国学医希望救国,救像父亲一样死去的病人,但影片事件看到杀的示众是中国人,看客也是中国人,于是他想到强国,就必须唤起中国人的精神,当时首倡文艺运动,于是他不再学医,他的一切改变,都是爱国之心在他身上起了作用。总之,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起来就不难了。

二、从细微处思考,理解其意

在原有基础上,从细微处思考,理解其意,这样就容易多了。在结构上过渡句、段在文中的作用,怎样衔接过渡,承上启下,使得结构更完美?在语言赏析上,语言的优美体现在何处,有哪些修饰语,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在表达方式上,哪些语言文字是描写?哪些是叙述?哪些是说明?哪些是抒情议论?让同学在阅读中学习如何表达,从而加以区分,找出各种不同表达方式的文字。

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对清国留学生形象的描述,寥寥几笔就勾画出这些留学生的丑态,这就属于描写。“他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这就是议论。总之,细微处的方方面面还很多。

三、 背景理解对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每篇作品都有作者当时写作的背景时代,他表现的情感价值观都和当时时代息息相关,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及平时阅读的积累加深理解。

四、针对不同文体,阅读理解的着重点也不同

如说明文《苏州园林》,学生理解时,着重从说明文语言,说明文顺序,说明文方法上去理解。语言上要求准确、简洁、易懂。说明顺序,作为建筑物,一般空间顺序。说明方法有引用、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在此文中得到体现,这些都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苏州园林》中,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如“有几个园里有古老藤萝,盘曲嶙峋枝干就是一幅好画。”有分类别,如“苏州园林讲究亭台轩榭布局;假山池沼配合;讲究花草树木映衬;讲究远景近景层次”。

在《背影》中,作者如何把对父亲的情感体现出来,几次生活琐事体现父爱的伟大,伟大寓于平凡之中。父亲因事忙,本不送我,但终不放心我,他从琐事上对儿子关心,对脚夫讲价钱,拣座位,千叮咛,一个慈父形象跃然纸上。车站买橘,“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地探下身子去,穿过铁道,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身子向左微倾,”看见父亲背影不由泪眼婆娑。全文融情于事理中,感人心弦。

五、 提高阅读能力,加大课外阅读量

加强课外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也是知识的积累过程,同时语感也会加强,特别是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阅读名著,会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特别阅读的积累多了,自然心中素材也就多了,写起文章也能得心应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多了,当然阅读能力也就提高了。

作者单位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夜村镇白杨店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