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分课堂是针对当前大学课堂教学困境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另一半时间给学生讨论,并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笔者将对分课堂引入人力资源规划课程教学中,采用讲授、独立学习、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的教学模式,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加大过程性考核比重,以促进学生内化吸收,增加师生、生生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 对分课堂 过程性评价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欧亚学院2019年度校级教改项目“基于对分课堂的人力资源规划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9YB006)。

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传入我国,很多高校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基本教学理念,合作学习、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PBL教学等教学模式也在国内高校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四种教学模式在教师讲授环节中的不足,以及在实际教学运用中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的高要求,使其在国内学生崇尚规避冲突、言谈审慎的文化传统背景下,在解决我国传统教学问题时有时显得力不从心。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普林斯顿心理学博士、复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提出了一种创新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分课堂。对分课堂形式上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教师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讨论,实质是在讲授和讨论之间引入一个心理学的内化环节,让学生对讲授内容进行吸收之后有备而来参与讨论,通过对讲授与讨论的有机整合,实现了“教法”与“学法”的对立统一。对分课堂包括讲授、独立学习、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四个环节。

基于对分课堂的人力资源规划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人力资源规划课程前期教学一直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够,兴趣不足,学习信心受挫。笔者受到张学新教授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启发,在教学中引入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从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模式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改革、效果跟踪等方面进行了设计与实践。

1.课程内容设计与实践

人力资源规划课程是西安欧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共32学时2学分。课程内容抽象,各知识点相对独立,缺乏联系。考虑到学生特点和学习需求,教师在设计课程时,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原理,重构课程体系,最终将课程重构为人力资源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两个模块(见表1)。

人力资源战略模块,侧重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知识,通过该模块教学培养学生的战略意识和战略思维。课程内容按照工作过程,划分为“环境分析—企业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内容融入每年两会最新知识的解读和辅助案例。一方面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大局观和战略意识。

人力资源规划模块侧重人力资源规划的实践操作,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将人力资源规划过程划分为人力资源存量分析、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人力资源供需平衡、人力资源规划方案5个环节。在教学中,采用企业真实案例,为学生讲解工作思路、解决方法,课后提供企业资料,要求学生根据资料小组合作完成相关环节的作业,最后形成完整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

2.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依据对分课堂的4个环节将课堂划分成讲授、独立学习、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四个环节。对分以当堂对分(指在一堂课或一次课上完整实施四个环节)为主,隔堂对分(指把每次课堂的前一半时间用于讨论上一次课堂教师讲授的内容,而后一半时间用于教师讲授新内容,下次课再讨论教师新讲授的内容)为辅。

(1)课堂讲授

在讲授环节坚持对分讲授原则精讲和留白。在原有的授课内容基础上,教师对内容进行提炼,集中讲课程的框架、重点和难点,讲授时间40分钟至50分钟。课程设计划分为课程引入和主要内容讲授,授课形式以讲授为主,通常很少提问,也不组织讨论,重在引导学生学习。

(2)独立学习(内化)

教师课前在Tronclass教学平台发布课程学习资源,包括阅读材料、教学课件、课程讲义、拓展资源等。课后(或者当堂)要求学生自学讲义和阅读材料。阅读材料通常选择人力资源规划最新的案例及当前热点,作业以知识梳理和反思性问题为主,帮助学生吸收和内化所学内容。

(3)小组讨论

学期初,教师依据学生成绩、性格等因素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4人。在讨论环节小组就阅读材料问题进行讨论,时间为10分钟至20分钟。要求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巡回督促学生参与,关注学生讨论进度。

(4)全班交流

师生对话环节,包括教师抽查、自由提问、教师总结。教师随机抽查3至5个小组,每组随机抽一个学生分享小组讨论的精华或者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然后教师请全班同学自由发言,无论小组、个人都可以就遗留问题进行提问,教师答疑解惑。最后教师根据交流情况将内容进行总结和提升。

3.课程考核评价设计与实践

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带来学习方式的改变,同时也要求考核方式要作相应的调整。对分课堂增加平时考核,把评价分散到整个学期,体现了过程性评价(考核方式见表2)。

人力资源规划课程的考核方式体现了过程性评价。其中课程出勤由每次的Tronclass系统点名自动生成。课堂讨论评分体现了对分课堂讨论环节的评分,评分由三个主体进行评价:小组学生互评(40%)、个人自评(10%)、教师评价(50%),三者评分进行加权即为课堂讨论得分。个人作业包括:1次个人规划作业(5%)、1次测试(5%)和1次讨论发帖(2.5%)组成。小组作业包括:2次小组课下阅读作业(每次占5%,共10%)、根据企业资料完成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作业(占10%)。小组作业由教师给出评分标准,小组互评产生最终得分。调整后的课程考核方式由以前的单个主体评价转变为多元化主体评价。教师评价关注学习者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小组互评关注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果;学生自评关注的是学习者团队贡献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4.教学效果评价分析

(1)学生成绩的评价

为了了解“基于对分课堂的人力资源规划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实施效果,笔者选取了4个自然班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将2017级人力2个班作为实验班,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2016级人力2个班作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对比学生期末综合成绩,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平均成绩分别为:80.7和76.05,优秀率分别为48%和27%。从数据可以看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采用对分课堂更能提高学生人力资源规划课程的学习效果。

(2)教学效果的评价

课程结束后,笔者对“基于对分课堂的人力资源规划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满意度进行了调研,调研采用问卷星线上调研,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答题。2个自然班共计77名学生参加了调研,有效问卷74份,问卷有效率96%(问卷数据分析结果见表3)。

根据问卷调查,学生对课程目标认同度方面,认同以上的占97.3%;学生对“课程鼓励我发表个人观点,启发我更多思考方面”,认同以上占95.95%;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理解并掌握了相关知识,同时形成了较完整的课程框架方面,认同以上占89.19%;学生对课程的总体满意度方面,满意以上占97.3%。总体上来看,从课程目标、课程知识和框架、课程总体满意度上看,学生对对分课堂的目标认同度和目标的完成效果评价很高。

结 语

对分课堂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性和教学的情景互动性,把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和“思”结合起来,是建构主义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独特结合。基于对分课堂教学理念,从课堂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人力资源规划课程改革,为解决人力资源规划课程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从教学实践看,对分课堂对教师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一方面要求教师对课程内容有更加全面、深入、细致的把握,另一方面还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课堂组织和把控能力,用更具吸引力的课程设计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复旦教育论坛》2014年第12卷第5期,第5-10页。

[2]白颖妹:《网络环境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陕西教育》(高教)2018年第11期,第43-44页。

[3]杜艳飞、张学新:《“对分课堂”: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思考》,《继续教育研究》2016年第3期,第116-118页。

[4]杨淑萍、王德伟、张丽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师生角色分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9期,第653-658页。

[5]赵婉莉、张学新:《对分课堂:促进深度学习的本土新型教学模式》,《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10期,第47-49页。

作者单位:西安欧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