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体育素养是个综合性概念,包括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健康训练、身心素质、体育精神等。职业能力是一个人在岗位工作期间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体育素养则是其中一个因素,会影响个人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以及职业适应能力。本文以高职体育教学为例,从教学的观念、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切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 体育素养 职业能力

引 言

当前,国内高职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都处于亚健康状态,整体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为改善这一现状,A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学愈发重视,成立了体育教研小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规定和管理制度,并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增设体育项目、购买体育器材、开展专业教学等。然而,从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来看,无论是毕业生还是在校实习生,在岗位工作期间,均存在身体素质低、承挫能力差等问题,尤其面对一些繁忙的持续性工作时,学生要么体力不支,要么精神压力过大,以致于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对此,学校进行了反思,以体育素养、职业能力为两大方向,对当前的体育教学进行了改革。

体育素养与职业能力概述

1.体育素养

所谓体育素养,就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体育教育及后天环境培养而产生的,包括体育知识、体质水平、体育意识、体育技能、体育行为、体育个性、体育品格等体育综合素质与修养的总称。体育素养可以说是现代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体现,高职学生为了能够适应社会激烈的竞争,必须对个人素质、品质有更好的积淀。

2.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及实现全面发展所必需的能力,是有效进行职业活动而必备的技能、知识及态度、个性等的综合,包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技能水平、社会交际能力、主动思考和学习的能力等。

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陈旧

在A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中,涉及体育知识和技能、锻炼习惯、体育思想、个性发展等内容,但忽视了院校自身的特点,未能将职业方向、岗位性质等因素融于教学,导致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较差。

2.教学目标不科学

在A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大纲中,设定的目标稍显滞后,一方面没有突出高职特色,另一方面跟不上教育改革和社会更新岗位标准的步伐,而体育教师对这方面的理解、认知也比较浅显。该校共有25名体育教师,都能意识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其掌握体育技能是教学目标,但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品质、体育兴趣、心理健康,以及体育如何与岗位结合等目标认知的意识还不到位。

3.教学内容不合理

A职业院校的学制是三年制,学生前两年在校学习,开设有体育课,每学期144个课时,基本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但教学内容稍显不足,仍以三大球类、田径为主要项目,教学方式和标准都比较单一,没有体现出各专业的差异,以及各类职业对身体素质的具体要求。对此,学校必须考虑专业特点、职业能力需求,科学调整教学内容。

4.教学方法缺少创新

在A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中,仍沿用传统教学方式,很多体育教师都喜欢采用讲解示范、重复练习的方法。教师容易以自己为中心,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以致于不少学生积极性削弱,逐渐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由于教学方法不合理、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致使课堂氛围枯燥沉闷、毫无活力,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5.教师素养仍需提高

在该校25名体育教师中,21~30岁的教师5名,31~40岁的教师10名,41~50岁的教师8名,51岁以上的教师2名,年龄结构基本合理。但随着生源增多,还需扩充教师资源,学校要意识到体育教师队伍年轻化的倾向,合理把控年龄结构。另外,教师中19人是本科学历,6人是硕士学历。虽然不能唯学历论,但学历的确是衡量一个教师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准。该校师资队伍方面的不足在于:年轻教师经验匮乏、科研能力较弱、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不强。

6.场地器材不足

学校的体育器材及相关设施数量较少,只能满足基础教学。随着学校扩建、生源增多,原来的场地和器材难以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导致体育锻炼受到局限,很可能会因此影响学生的兴趣。

应对之策

1.转变教学观念

学校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素养、职业能力的融合,在加强技能方法、身体素质、健康知识训练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职业方向、岗位标准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比如排球项目,既要教授技能,又要宣扬团结协作、永不言弃的精神。具体来说,学校可通过内部研讨及与其他院校交流的途径不断丰富教学理念,以体现教学包容性;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扩充知识储备,提高其综合素养。

2.明确教学目标

只有合理计划,制订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才能有的放矢,确保体育课程稳步开展。学校应突出自身办学特点,确定以体育素养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体育课程要充分考虑与各专业特点、职业技能的融合,根据社会用人标准、岗位能力要求等制订具体可行的教学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职业运动能力,使其步入社会后能尽快适应岗位。比如,把健康放在首位,为减少高职生因频繁熬夜、生活方式不科学而对身体产生的不利影响,要及时宣传健康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促使其养成科学的锻炼习惯、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自觉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挖掘、培养自己的兴趣,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最好能列一份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专业不同,将来的就业方向和岗位需求就会有差异,对学生身心素质的要求也不同,所以体育教师要熟悉各专业的特点,了解职业岗位对体能的要求,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训练,比如职业病的预防、心理状态调整、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较强的责任意识等。

3.调整教学内容

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学生兴趣、学生的接受能力等。比如以职业来划分,国内高职院校数量众多,开设的专业更是五花八门,但也有规律可循。计算机、财会专业的毕业生,多会成为程序员或会计,每天坐的时间较长,若不经常锻炼,颈椎、腰背部位极易出现问题,所以适宜选择俯卧撑、羽毛球等项目;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基本都会选择当教师,每天上课要站很长时间,对腿部和下肢的要求较高,且教师工作比较繁忙,所以,还应加强耐力、毅力的锻炼,可以选择田径、篮球、健美操等项目;营销专业和旅游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职业走动较频繁,对反应能力的要求也高,适宜选择跳绳、田径、羽毛球等项目;酒店管理专业、公关秘书专业的对应岗位对形体有较高的要求,学生选择瑜伽、舞蹈、健美操、韵律操等项目,既能塑造完美的形体,又能锻炼耐力和韧性。另外,医护岗位、车间操作等专业需要灵活的手指、良好的定力和耐疲劳能力,可选择哑铃、单杠、手指手腕操等项目开展锻炼。

4.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在教学中树立创新意识,学习、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并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运用。当前的教育强调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启发式教学就注重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再是强制命令式的,也不是手把手的,而是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启发他们步步前进,最后能够举一反三。具体应用方式很多,如创设情境法、目标分解法等,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探究式教学法也在教学中有着广泛应用,和启发式教学有相通之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尊重学生个性等。

素质教育非常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体育教学亦是如此。理论方面,为避免枯燥的说教,教师可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用高职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宣传相关知识,或开展微视频教学,使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不断充实自己。实践方面,学校一般都会在第三年组织学生开始参加实训,有了前两年的理论和技能基础,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体育素养,经过一段时间的岗位实习后,他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岗位需求,意识到身体素质的重要性,然后制订一份适合自己并切合职业能力需求的锻炼计划。

5.加强师资建设

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及直接接触学生的工作者,其作用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教育改革大环境下,高职体育教师要及时更新观念,顺应改革趋势,积极学习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此,学校应加强师资建设,培养一支先进创新、能力卓越、经验丰富的优秀队伍。

首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包括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学校要强化教师队伍管理,定期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对策,力求改进。比如,学校组织教师在校内或校外开展深入学习,或邀请业内人士到校指导,进一步拓展教师的知识结构。除了教学,教师还要有科研意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多交流、多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质疑,在交流研讨中不断进步。

其次,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体育教师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对各专业有足够的了解,以便能综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职业岗位能力标准等因素更好地设计教学;教师要把握好每一次去企业考察学习或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将对专业和职业岗位的理解感悟融于教学。

另外,考评也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意见反馈,从而总结不足,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应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体育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体能水平和体育教学对学生职业操作技能的促进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可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举的考核体系,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6.优化教学环境

体育场地和器材设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对教学效果有着很大影响,学校要适度增加投资,购买体育器材、建设体育场馆,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实现优质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当然,学校也要考虑现实的经济条件及各专业的特点,有计划地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结 语

高职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为体现这一特点,其教学活动应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把专业特点、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联系起来。近些年来,体育教学很受关注,为提高教学水平,必须重视学生体育素养、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其毕业后能胜任岗位,并为其长远的持续性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宫资程:《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高职体育教学策略分析》,《才智》2019年第13卷第8期,第112页。

[2]陈振宝:《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高职体育教学浅谈》,《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第25卷第30期,第42页。

[3]武云明、董元卿:《浅析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中职业素质的渗透研究》,《当代体育科技》2014年第20卷第13期,第201页。

[4]赵廷强:《试析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策略》,《现代职业教育》2018年第24卷第5期,第214页。

[5]许为民、钱巧鲜:《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改革探究》,《浙江体育科学》2017年第26卷第4期,第16页。

[6]黄振:《职业素质在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究》,《体育时空》2017年第4卷第1期,第53页。

[7]陆丽红:《探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职业能力》,《读与写》2014年第22卷第6期,第44页。

[8]龚良兵:《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高职体育教学研究》,《农家参谋》2019年第15卷第4期,第176页。

作者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