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代互联网技术广泛创新应用成为时代重要的表征,信息素养是个体适应全球信息化社会的基本能力,高校信息检索课程是培养信息素养的重要方式。针对当前信息素养课程存在的诸多问题,聚焦转变陈旧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革新教学内容、重视实践教学改革标向,着力从结合度、融合度、认同度、专业度等四个维度上下功夫,加强课程实践教学,推进信息检索课程创新改革,使之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关键词]高校 信息素养 信息检索课程 课程改革

高校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反思

1.信息检索课程定位不明确,重视度不够

高校普遍将信息检索课程设置为选修课、学期课,认为信息检索课程没必要占用太多课时进行学习,上课普遍是大课堂上课,效果没有保证,也很难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接受信息知识教育的机会。信息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没有课时保证、没有均等的信息检索课程受教育机会,学生信息素养不可能形成。因此,要切实提高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对信息检索课程重视程度,聚焦学生终身学习和科学研究,科学定位信息检索课程。

2.教材内容更新慢,教学模式陈旧

很多高校信息检索课程存在教材内容陈旧更新慢、教学模式陈旧的问题,甚至有些高校没有统一的授课教材,普遍使用自编教材,缺乏最新的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内容。虽然授课内容已经涉及搜索引擎、网络信息检索的技术、国内外重要信息检索系统等内容,但普遍过于陈旧,相较于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新技术有明显的滞后[1]。同时,高校信息检索课程主要采取选修课、大课堂理论灌输的方式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存在明显的教学模式陈旧问题,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3.授课教师业务素养及教学能力参差不齐

师资队伍的整体专业素养直接影响课程教学效果。高校信息检索课主要由图书馆负责,授课教师主要为图书馆工作人员,不是由专任教师担任[2]。高校图书馆作为教辅部门,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五花八门,其专业真正为图书馆学相关方向且具有文献检索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少之又少,这直接导致信息检索课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且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4.课程考核方式不够合理,缺乏实践性

信息检索课程是一门实践性与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信息检索能力是信息素养的重要支撑,它指向的是个体继续学习能力,因而信息检索课程应该重视实践教学。但纵观当前高校信息检索课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甚至无实践的问题尤其突出,课程考核方式普遍采取理论机试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方式不够合理,缺乏实践性。这种考核方式很难检验学生信息检索动手能力,也无法让学生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和继续学习能力以适应全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5.信息检索课程对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提高贡献较小

学生信息资源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学生在学习资源的获取上大多数采取搜索引擎,其次是传统的图书馆纸质资源,再紧随其后的是高校图书馆电子期刊数据库,占比最少的是学科相关的专业网站。高校图书馆购买的电子资源数据库、学科专业网站是高校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权威信息来源,掌握相关检索技能对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继续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调查结果说明学生信息检索不够专业,对各类资源的内容及其特点不了解,专业信息获取能力不足,其根源在于高校信息检索课在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效果方面存在内容不合理、教学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也反映出高校信息检索课程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教学及课程考核偏重理论。综合调查结果表明,高校信息检索课程在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教学内容陈旧与学生学习脱节、教学偏理论轻实践、课程考核不够合理等问题,这导致学生网络信息检索能力不足、信息素养欠缺,信息检索课程对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提高贡献较小。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课程改革标向与创新维度

1.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课程改革标向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和要求,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3]。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新时代高校课程改革要将“核心素养”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地位。高校信息检索课程改革标向要立足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即以着重培养学生学科实践性和应用性为核心,聚焦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核心素养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标准和方向,高校信息检索课程改革必须紧紧把握这一方向,围绕革新教育理念、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和实践性考核方式、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几个方向。

一是改革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及模式。聚焦当前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现状,最大问题是高校信息检索课程教育存在不够重视,教育理念落后,由此衍生出诸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简单、考核方式落后,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贯穿课程教学整个过程,最终结果便是学生对信息检索课程兴趣冷淡、信息检索技能熟练度不够、信息素养难以形成。因此,改革的标向必须围绕信息检索课程本身,聚焦改革传统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

二是以增强实践性为教学导向。实践性是信息检索课程的本质特征,检验信息检索课程最终的目标即为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后是否能熟练运用信息检索技能来助力学习和科研,促进终身发展并满足社会需要。为此,信息检索课程改革标向必须指向重视信息检索课程的实践性,即重视实践教学和实践性考核。

三是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提高信息检索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师资队伍同样是实现信息检索课程理想、贯彻执行课程教学理念、创新开展教学实践、提高学生信息技能及信息素养的关键所在。当前高校信息检索课程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教师队伍整体专业素养不高,因而课程改革必须聚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这一标向上来。

2.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课程改革创新维度

一是主动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在结合度上下功夫。高校信息检索课程改革方向必须与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标准同向同行,课程改革聚焦学生信息检索能力提高和信息素养的养成。信息检索教学与各学科建设相结合,信息检索理论教学与教师、学生终身学习相结合,是新时代信息检索课程的基本内涵。我们要主动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第一个内涵是信息检索教学与各学科建设相结合,丰富信息检索教学与各学科建设相结合的课程改革之路,这个结合更要在新时代高校全面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大实践、新实践的背景下去结合,新时代高校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要解决一系列问题,只有通过各专业、各学科建设实践来检验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成果、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对各专业、学科学习的贡献度,不断补短板强弱项,才能始终让信息检索课程改革之路与时俱进、保持持续改革动力。第二个内涵是信息检索教学与教师、学生终身学习相结合的人才成长之路,新时代对高校教育者及其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素养成为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成为个体在信息全球化社会继续学习的重要保证,高校信息检索课程改革要聚焦于教师、学生继续学习能力,做到在结合中锻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在结合中锻炼学生信息检索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

二是围绕学科交叉渗透,在融合度上下功夫。信息检索能力的提高,不只是体现在信息检索技能方面,信息检索技能是学生开展具体学科学习和科研的重要手段,为学科专业学习服务。高校本科教育最大的特点是专业教育,这就要求信息检索课程改革要立足学生专业学习,在选择教学内容上要考虑学生的专业独特性进行授课[4]。聚焦信息检索及信息素养能力对专业学习的贡献率上,各学科之间、学院之间、团队之间切实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让信息检索课切实与学生专业学习相结合。具体做法上,各学院(院系)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分解专业学习在各年级所应具备的能力、素养,进而跟信息检索课程教研室对接,制定有针对性的课程计划和实践教学模式。

三是创新开发校本课程体系,在认同度上下功夫。相当一部分高校信息检索课程被认定为选修课,并且教材存在更新慢陈旧的问题,没有统一的授课教材,普遍使用自编教材并且教师之间存在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情况,缺乏最新的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内容,很难适应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新技术。新时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新业态的持续更新,对个体持续学习能力和动手解决能力提出了高要求,也对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信息检索课程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基础课程,甚至是选修课程,而是要将其看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高校信息检索课程改革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脚步,教给学生最新最实用的信息检索技术 ,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掌握专业学习的工具和技能,提高专业学习能力。高校信息检索课程改革要创新开设理论课程为基础、以聚焦专业学习的实践性极强的必修校本课程体系,成立课程教研室,健全专业教师培训体系,聚焦最新信息检索课程新形势和新内容,开发统一的信息检索课程体系,形成完备可行的教学计划,提高课程体系的专业认同度,保障课程教学质量,创新课程考核方式,强化实践考核。

四是打造专业高素质师资队伍,在专业度上下功夫。坚持教育者优先受教育的原则,针对信息检索课程师资队伍薄弱、教师专业素质偏低的问题,打造专业高素质师资队伍,要在专业度上下功夫。要成立信息检索课程教研室,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管理组织作用,确保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从事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5]。规范课程教学计划制定、备课、授课及课程交流互鉴,从专业角度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要壮大专业师资队伍,针对高校信息检索课程相当一部分教师由图书馆员担任的问题,一方面高校要从提升图书馆管理和服务质量角度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壮大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健全课程培训力度,不断更新教师信息检索知识,掌握最新信息检索技术和软件硬件,同时要发挥老中青传帮带作用,互鉴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结 语

信息素养是个体适应全球信息化社会的基本能力,这种素养和能力必须经过长期理论学习和实践才能形成。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课程定位切实开展课程教学改革,聚焦转变陈旧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革新教学内容、重视实践教学改革标向,着力从结合度、融合度、认同度、专业度等四个维度上下功夫,加强课程实践教学,推进信息检索课程创新改革,使之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芮雪、方涛:《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初探》,《科学技术创新》2017年第15期,第116页。

[2]申琍、彭薇:《独立学院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年第9期,第130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

[4]罗晓宁、马志伟、刘艳球:《网络环境下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6年第3期,第69-71、74页。

[5]薛焕堂:《高校〈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福建电脑》2018年第3期,第74页。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