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开展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是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坚持立德树人、协同育人,加强实践教学,突出专业核心能力、职业能力培养,是地方高校提升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新时代 地方高校 小学教育 策略研究

基金项目:2016年陕西省教育规划课题《转型发展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引 言

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进行研究,尽快提升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了重要讲话,教育部出台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为新时代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指明了方向。地方高校大多由师范专科学校转制而来,是培养我国小学教师的主力军。开展新时代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深化地方高校师范教育改革,对于培养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时代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1.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这是对教育发展的要求,更是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小学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期,更是人的道德体系形成的关键时期,抓好小学阶段教育对于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小学教育专业,要从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抓起,认真学习、深刻理解习近平关于教育发展的有关重要论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做到“三全育人”,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因此,小学教育专业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改进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爱党爱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品德养成、劳动光荣等作为重要内容,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2.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有坚定理想信念、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未来好教师

做“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做到“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广大教师的殷切希望和要求,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的行动指南。从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看,新时代小学教育专业要从思想、道德、学识、能力、作风、纪律等方面全面加强师德建设和专业能力培养。要以培养“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引导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从思想上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要在日常课堂教学及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实现“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的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教育学生学好专业知识,重视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成为有坚定理想信念、良好职业道德修养、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未来好教师。

3.深化协同育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协同育人就是要发挥高校、地方、行业等方面的作用,使其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这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明确提出,要创新机制模式,深化协同育人。地方高校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主动加强与当地小学、地方教研室、教育行政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各自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共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教育行政部门在卓越教师培养方面能够发挥良好的协调指导作用,可促进小学教师培养与需求的有效对接;小学在双导师制教师指导团队组建、教育见习、实习指导及实践场地提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条件,对于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班级管理能力等有重要作用;地方教研室在教学改革研究方面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有重要作用。实现协同育人的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不断创新合作机制,积极探索校地、校校合作的模式,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师指导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安排指导、毕业论文指导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最终实现协同育人。

新时代地方高校提升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突出立德树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第一,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教师是教育的基石,教师的素质关系到未来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教育专业,一定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教育学生爱党爱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第二,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要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家国情怀和仁爱之心,为新时代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第三,进一步增加思政课学时,积极探索思政课教育教学新方法。在思政课中,教师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作为重要内容讲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

2.加强实践教学,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培养

近年来,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许多新成绩,但受招生规模扩大、办学条件跟不上及学生最后一年毕业忙于找工作等因素影响,存在理论课开设多、实践课开设不足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实践教学训练课,但往往流于形式,质量不高,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明确提出要着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开设数量充足、内容丰富的实践课,建立健全贯穿培养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一般为应用型,担负着为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优秀教师的重任。在新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背景下,地方高校要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突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一是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实践课开设占比,尤其要增加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的时间,提高教育学、小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班级管理等专业核心主干课的实践教学占比,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加实践教学训练。二是在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上要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按照前后衔接、阶梯递进的原则,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不断优化、丰富专业必修课实践训练的内容。大一大二年级突出“三笔字”、普通话、书法、钢琴、舞蹈等训练;大三年级抓好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关键环节训练,培养学生的基本功,进一步提升其教育教学能力。三是在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上,加强微格实验室、心理学实验室等教师教育实践训练平台建设,建立教师实践训练中心。同时,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让每一个学生有足够的实践训练机会。四是在师资力量配备上实行双导师制,由高校教师和小学教师共同指导、联合培养,发挥高校教师在理论上的优势和小学教师在实践上的优势,促进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五是在实践教学管理考核上,要配备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做到实习前有计划安排,实习中有监督检查,实习后有总结、考核评价,确保达到预期目的。

总之,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教学实践质量的提升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从实践课程设置、实践训练内容安排、师资配备、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达到新时代小学教师培养所需要的要求。

3.深化校校合作、校地合作,建立全方位协同育人机制

协同育人就是要加强高校之间及高校与小学、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合作,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提升小学教师人才培养质量,联合培养地方教育事业发展急需的优秀教师。高校是小学教师职前培养主体,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小学是用人单位,不仅具有良好的实践教学训练条件,而且能够根据教育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要求,促进高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促使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另外,小学参与人才培养,也有助于推进教学改革,提升小学教学质量。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师培养上发挥着管理、协调、指导的重要作用,能够为学校开展学生教育实践活动牵线搭桥,促进校校之间的合作。

建立全方位协同育人机制首先是要树立校校及校地相互融合、合作共赢的理念,要把教师培养作为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共同责任;其次是建立定期的沟通交流机制,交流内容包括年度合作计划的制订、合作项目执行情况检查等,为长期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是搭建合作交流载体,落实合作内容,如联合开展名师教学示范课、双导师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研讨、教育科学研究及课外活动等;最后是开展人员互聘,高校聘请有经验的知名小学教师为兼职教授或者实习指导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学实践、毕业论文指导等工作;小学可聘请高校教师参与教学改革、教科研活动,或者安排学生担任班主任助理、教学助理。这不仅有利于学校实践教学活动的安排,促进师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还有利于促进小学教学改革,增进双方的互动交流,对于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合作共赢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网,2018年9月10日。

[2]《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育部官网,2018年9月30日。

[3]姚玉香、孙志林、刘津池:《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实践能力提升策略探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12期,第17-19页。

[4]闫江涛:《以卓越教师为指向的小学教育专业实践体系构建》,《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第100-104页。

[5]高丽萍、马晓娟:《“卓越教师”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甘肃高师学报》2017年第11期,第55-57页。

[6]李支其、黄路阳、王丽娟:《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U—S”合作的实践探索——以安康学院教育学院与某小学合作办学为例》,《陕西教育》(高教)2018年第8期,第29-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