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案例教学法既创新了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方法,又改变了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模式,对提高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在阐述案例教学法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采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 环境设计专业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并逐步在很多高校被广泛采用。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也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但在具体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大弱化了案例教学法的价值。

案例教学法的特征

1.情境化

案例教学法表现出明显的情境化特点,即教师描述一个真实事件或创造一个虚拟情境将抽象、宏观的知识融入其中,向学生深入浅出地阐述特定的知识点及应用方式,让学生在虚拟情境中进行实操训练,增强学生知识点的认知与应用能力。这种虚拟情境既能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抽象的知识具象化,甚至能够在虚拟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实操训练,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问题导向性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教学方式,将其引入专业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还是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问题导向性是案例教学法实现预期教学价值的核心手段,统领整个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精心定位问题,精选案例内容,严格控制案例教学过程,才能彰显案例教学法的问题导向性。

3.多样化

案例教学法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即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实施案例教学。从微观层面来说,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选择一个具体的事件,在事件中体现知识点的特征、应用方式及应用效果,从而增强授课内容的直观性。从中观层面来说,教师可以根据专业课程知识点营造一个虚拟情境,要求学生在虚拟情境中进行模拟操作,以此提升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认知和应用能力。从宏观层面来说,教师还可以选用一个实际案例或者是虚拟案例串联起两三个甚至更多的课程知识点或课程模块,以案例整合课程知识,建构课程体系,实施系统化的教学活动。

因此,将案例作为授课主体统领整个教学工作,能够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法的直观性、趣味性、问题导向性、实操性价值。

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法,但实际使用效果却不佳,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案例设计碎片化

案例教学法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具有多样化的执行方式,也表现出由简到难、由初级到高级层层递进的特征。调查发现,目前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普遍注重微观层面的案例教学活动,主要是根据某一特定知识点选择一个或数个案例,在数分钟内通过描述案例简单解释相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应用效果。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但缺乏中观与宏观层面所具有的系统性、全面性、实操性特点,导致案例教学法存在明显的碎片化问题。零散的教学案例一方面增加了教师搜集与整理的难度,另一方面则弱化了案例教学的实际价值。

2.教学过程简单化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简单的案例分析活动,教师可以借助特定案例深入浅出、直观具象地介绍特定知识点。案例教学法又是一个双向互动、独立学习、讨论交流的过程,学生围绕教师描述的具体事件或者虚拟情境独立自主地搜集和分析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随后与老师、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能够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特定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目前,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师普遍选择的是一种简单化的案例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分析和阐述知识点,学生被动聆听和思考的教学模式,极易带给学生枯燥、乏味的学习体验,使他们对所学知识点的了解仅停留在直观认知上,无法对知识内涵、应用方式和应用效果有深刻的理解,更无法形成个人独立的见解。

3.问题导向模糊化

问题导向是案例教学法顺利实现教学价值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教学趣味性的重要方式,统领着整个教学工作的开展。调查发现,目前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在选择案例和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大,在授课前并未精心选择案例,而是在具体授课过程中随机加入案例进行简单的说明,或者是未对案例进行精心处理,导致案例内容繁杂,教学过程拖沓,又或者是在讲授特定案例过程中无限延伸知识点,出现偏题甚至跑题的情况。这些均会造成环境设计专业案例教学法问题导向性不明确、知识点不集中等问题,既浪费了授课时间,导致学生无法准确、深入地认知和理解知识点,又弱化了教学效果和质量。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案例教学法的问题导向性特征和价值,系统地设计案例教学过程。

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案例教学法实施的方式

案例教学法虽然是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但要想顺利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教师必须针对当前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系统地设计教学过程,从以下方面实施案例教学法。

1.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案例教学模块设计

当前,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案例教学法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教师课前缺乏微观、中观、宏观层面上的系统设计,随意性地采用案例教学法极易导致案例碎片化、过程简单化、问题导向模糊化等问题的出现。因此,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应在授课前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案例教学模块设计。具体来说,教师应从宏观层面审视授课内容和目标,以具体问题统领关联知识点设计一系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课程模块,并为每个模块设计一个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该案例可以是实实在在的事件,也可以是虚拟情境。教师在进行案例分析、讲解,引导学生学习、交流、实操训练时应该进行系统化的教学活动,从而实现“以问题选择案例、以案例承载知识”的教学目标。

2.设计独立学习和自由讨论环节

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摒弃常规的简单化、单向性的教学方式,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意识。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和应用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一定要设置独立学习和自由讨论的环节,在规定的情境中设计相关问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资料搜集和问题分析,形成个人观点和意见,让他们在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互动中碰撞观点,增强他们对特定知识点的认知和应用能力。其中“独立学习”可以是简单地搜集资料和分析问题,也可以根据授课内容灵活进行实操训练,归根结底是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案例学习中来,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加强对案例教学过程的控制

由于教师缺乏课前系统设计,对案例教学过程控制不强,导致教学过程随意性强、内容繁杂、过程拖沓,甚至出现偏题、跑题的现象。基于此,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案例教学过程的控制,围绕特定问题阐述、分析案例,且所有内容都必须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目的,都应具有明确的问题导向性。即便只是知识的延伸也应在特定课程模块中对其他课程模块关联的知识进行简单介绍,不能出现喧宾夺主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拥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

结 语

总体来说,案例教学法具有情境化、问题导向性、多样化的特征,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课程的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教学价值。当前,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虽然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案例设计碎片化、教学过程简单化、问题导向模糊化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应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案例教学模块设计,在案例式教学过程中设置独立学习和自由讨论环节,加强对案例教学过程的控制,以此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高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鹤:《环境设计专业公共艺术教学实训》,天津大学出版社,2018,3。

[2]唐雪峰:《试析环境设计教学中工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6期。

[3]苏荟:《基于案例教学法的课程教学研究与设计》,《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