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代青年的思想是对当前物质社会、生活的间接呈现,思想的对象化活动对当前和未来的社会动向有着重大的影响。笔者通过对江苏省Z市青年思想状况进行调研发现,当代青年主流价值观呈现健康向上的态势,小部分群体存在政治参与度不高、财富观认识错位、对理论和时政缺乏关注等问题。因此,政府部门、社会企业等应创新形式、健全机制,以价值观引领新时代青年昂扬向上。

[关键词]青年 思想引领 价值观 优秀文化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对青年一代寄予了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公开讲话中强调青年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1]十九大至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当代青年生逢其时,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主力军,既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的时代使命。[2]

选题与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青年人的思想是对当前物质社会生活基础的间接性呈现,而思想的对象化活动又会对当前和未来的社会动向产生巨大的影响。笔者以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为试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青年思想状况调研。

Z市为江苏省东部沿海县级市,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三甲。总体来看,在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背景下,Z市青年具有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与精神成长条件,代表了新时代青年思想的较高水平,是典型的东部发达地区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笔者对该地区青年的思想进行了调研,抽样走访了13个地点,访谈26场,回收有效问卷750份。调研对象年龄分布状况如图所示,调研对象包括公务员、医生、企业一线工人、企业家、企业中层管理者、个体经营者、初高中生、初高中教师、商场销售等各行业的青年。

本次调研主要围绕新时代Z市青年思想的三个维度进行。第一,人与自我的维度,即青年如何看待自身的成长变化,反映自身的学习习惯、择业观、婚恋观、价值观等。第二,人与社会的维度,即青年如何定义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如何看待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如何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人与世界的维度,即青年如何看待个体与世界的关系,是否关心国际新闻,是否具有国际格局与国际视野,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是否具有人类情怀与责任担当。

调研结论:三种价值观协同发展

1.政治价值观

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党员和共青团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是新时代我国青年应有的理想信念,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广大青年的政治选择,也是我国广大青年的人生航向。笔者通过走访调研发现,新时代青年在理想信念方面总体较为坚定,对主流政治价值总体较为认同。

截止到2018年底,中国有9000多万名党员,在随机抽取的Z市青年总样本中,党员(含预备党员)与共青团员占比达71.74%。政治身份是政治意识的外在表现形式,拥护党的领导是党员与共青团员的本来要义。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理论水平是中国共产党员的基本义务。调研中,绝大部分党员能够准确、快速地回答出十九大召开的时间,并参加过相关专业培训和理论学习。

相较而言,组织外围的少部分青年对党的方针政策了解不够,政治积极性不高。尽管青年是互联网时代最强的参与者,但大多数青年并没有养成主动在网上为党和国家重大举措和重要成就发声的自觉意识。调研结果显示,86.27%的青年未曾在时政新闻的评论区留过言,当网络中出现负面舆情时,虽持不同意见却不敢出现,即“沉默螺旋”效应。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正能量的宣传与传播,采取多种形式鼓励青年在网络上积极弘扬正能量。只有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信念、道德观念方面才会紧紧团结在一起。[3]

2.道德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道德观包括国家认同、社会道德、个人修养等,是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道德水准。调研结果显示,90.27%的青年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要,应大力弘扬”,相当一部分青年提出“孝道”的重要性。调研结果还显示,80.52%的青年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要,应当积极学习,更好地传承与延续。因此,我们要有效抓住广大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要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宣教,在广大青年群体中巩固、扩大中国心与中国根。同时,更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融合,以更有效的形式与内容创新性地增强青年人的文化自信与人生智慧。另外,从青年个体的成长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处在“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具有强大的心理愈合作用。青年人遇到困难在所难免,遇到人生抉择犹豫不决实属常事,面对物欲横流惶惶无措无可厚非。发达的经济水平往往意味了更多的资源与更多的机会,调研显示,当Z市青年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时,76.36%的个体没有对外在环境抱怨,只是认为自身能力不足或学历不够等,这种内省的人生态度无疑是值得提倡的,但随着财富的累积,一小部分青年产生了爱慕虚荣、急功近利、金钱至上的不正之念。调研中笔者发现,面对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抉择,面对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矛盾,“为生民立命”等道德观在市场浪潮中往往有些苍白。因此,如何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价值观对青年人的财富观、消费观进行正确引导,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

3.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价值观与道德观的背后,根本来说就是理论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与人生兴趣的全方位培养。当代青年理论素养的提升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水平。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需要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锲而不舍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5]当代青年只有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问题,把握世界发展方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调研过程中,86.28%的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原著表述不甚熟悉,但在实践中大部分青年能够自觉认同并践行马克思主义,这不仅说明以往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能够深入人心、深入行为,还提醒党团组织在日常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中要少概念式抽象教育,多将马克思主义的具体方法转化为生活化、形象化的内容进行实践教育。但随着经济飞速的发展,广大青年在工作、生活中压力倍增。问卷统计结果显示,近20%的青年有愿意却没有时间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工作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读书阅报、关心天下、提升自身文化水平成了奢侈之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衍生了一代又一代新的伟大理论与伟大实践。调研中,50%以上的青年认为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大部分青年表示非常愿意参加单位支部组织的实践学习,如去井冈山、梁家河等实地感受老一辈革命家、中央领导同志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时期创业的艰辛。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又体现出青年对伟大的革命理论、革命精神有着深深的认同感。

建议:创新形式,健全机制,用价值观的力量引领青年思想

1.创新形式,加强青年思想理论教育

实践证明,传统的说教与灌输模式已经不适合新时代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了,尤其在5G时代,我们应多形式、多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拔节孕穗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6]应当更加聚焦青年思想引领,通过青年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和载体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更加生动、鲜活的方式给予青年正确的思想引导。应积极顺应青年高度认同中华传统文化的趋势,更好地培养青年的爱国热情,教导更多青年将自身前途与国家民族前途结合起来,并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契机,让青年更好地了解过去,立足当下,放眼未来。

2.健全机制,加强和改进群团建设

群团组织是团结教育广大青年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干部是同青年人打交道的,青年人接受新事物快,如果我们自己的知识水平、见识程度跟不上广大青年,说科技说不上,说文艺说不通,说工作说不来,说生活说不对路,说来说去就是那几句官话、老话、套话,同广大青年没有共同语言、没有共同爱好,那当然就会话不投机半句多。[7]本次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一小部分基层青年认同团组织“很有影响力和感召力”,而相当一部分青年对共青团的获得感和归属感偏低,这在某种程度上为团组织工作敲了一记警钟。因此,我们应该下大力气加强和改进群团建设,进一步强化群团的思想引领作用。

3.凝聚人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上层建筑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具体化呈现。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正能量时,不能仅局限于“会背”,而是要上升到“真懂、真用”,让青年人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含义,用青年人的具体实践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个词语的内涵。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地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勠力同心汇聚新时代、新发展的新力量,谱写新征程、新实践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

[3][6]《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8月23日。

[4]《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

[5]《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人民日报》,2017年9月30日。

[7]《习近平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续写新光荣》,《人民日报》,2013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