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幼教人,很高兴政府终于站出来谈“幼小衔接”。今天,就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如何在幼小衔接中做最好的自己,做最适宜的教育,做静水流深的教育谈以下观点。

一、读懂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是儿童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幼小衔接是否顺利,将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幼儿园不能 “一刀切”式的结束游戏教学,小学也不能让孩子直接驶入正规学习的快车道,幼小衔接的任务不能仅由孩子来承担,幼儿园和小学要联合起来,在教育局的监管下明确责任,为孩子搭建幼儿园和小学的缓冲坡道。

二、审视存在问题

目前幼小衔接存在以下问题:

1.责任归属不清。近年来,幼小衔接只是幼儿园单方面在做,小学简单配合,小学从未主动走进幼儿园,深入了解大班的孩子。步入小学,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一味地将责任推到幼儿园,幼小衔接缺乏共性认识。

2.幼小衔接断层。幼儿园孩子们是在游戏和其他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学习。而小学环境布置简单严肃,以课堂教学为主,纪律规范强制,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进入小学,孩子少了自由、少了玩具、少了教师的陪伴,幼小衔接断层。

3.家长认识错误。家长认为只有静坐、静听才是学习;认为只有读、写、算才是学习,忽略了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感知、操作、体验等学习机会;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害怕孩子“跟不上、吃不消”,要求孩子提前读、写、算,出现揠苗助长。

4.园所恶性竞争。民办幼儿园为了稳定生源,迎合家长的需求,提前教授小学知识,博得家长欢心,导致幼儿园“小学化”,扰乱了幼小衔接。

三、寻求解决对策

针对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我园积极探索,寻求突破口,落实幼小衔接。

1.改变家长观念,正确对待幼小衔接

针对家长的认识误区,我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培训,给家长发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家长读本,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每班招募家长志愿者,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体验科学的幼儿教育。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增进了幼儿与家长、家长与幼儿园彼此间的理解、信任与支持,也使家长们充分意识到游戏中孩子的学习与发展。班主任、保育员巧用接送幼儿时段、家园栏、班级微信、家访活动向家长宣传幼儿园“小学化”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危害,帮助家长消除小学跟不上的焦虑。

2.改变教学模式,提前适应小学生活

大班下学期,我们在计划、活动中渗透幼小衔接,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做准备。

(1)帮助幼儿做足心理适应。幼儿在活动室有固定的座位,听讲时不许随便说话,上课时不能去厕所等,通过视频向孩子介绍小学的学习生活,消除入学前的焦虑。

(2)做好身体的准备。大班教师有意识地锻炼幼儿整理玩具、穿脱衣服等自理能力,培养幼儿专注程度,坐得住,听得清,听懂老师的指令和所讲的内容。会阅读,懂复述,为幼儿创设温馨的阅读环境,让幼儿爱上阅读。激发幼儿的书写兴趣,让幼儿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符号的功能。

(3)在活动中体验小学生活。通过开展“再见了幼儿园、毕业典礼、参观小学、模拟小学课堂”等活动,孩子们走进小学,体验了小学的主题升旗仪式、课堂、主题班会,参观小学的电脑室、图书室、美术室,感受一年级学生的大课间活动,减少他们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小学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了他们进入小学的欲望,为他们进入小学做好了一定的心理准备,有助于幼儿从学前教育向小学教育的顺利过渡。

(4)链接小学,共修缓坡道。组织教师走进小学,与小学教师互访、沟通、交流,加深对小学的整体了解。邀请小学教师走进幼儿园,理解幼儿园孩子的学习方式,幼儿园与小学形成教育合力,降低孩子在幼小衔接中的适应难度。

(5)尊重幼儿,落实游戏化教学,运用好游戏模式。尊重童真、呵护童心、满足童趣,坚持课程游戏化,杜绝“小学化”。创设丰富的游戏,让孩子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拥有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幼小衔接,要衔接有据,衔接的难点不是知识的储备,而是小学的授课方式、规则与要求,同伴和师生关系给幼儿带来的不适应;要衔接有序,整体设计,养成教育是铺垫,大班是关键期;要衔接有法,改变家长观念,杜绝“小学化”,明确幼儿园和小学职责,幼儿园和小学双向准备,为幼儿的发展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 陕西省合阳县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