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感到困难。经过对小学生的观察和长期教学经验的总结,并根据小学生爱表现、好动、想象力丰富等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体验式教学,使小学生有充分的参与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了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联系熟悉事例,创设情境

对于数学这门抽象性极强的课程,小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有限。在课堂教学时,我会在生活中选取一些小学生熟悉的事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良好的数学情境调动了小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可以很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数据的收集整理”这一节时,通过联系生活为小学生创设了收集整理数据的情境。假设水果店内有苹果、香蕉、梨和橘子这四种水果,需要统计一天内卖出的每种水果的数量。将小学生分为两组,分别选出一人“卖水果”,其他小学生依次“买水果”(每次购买水果种类不作要求,数量上每种水果每个人购买不得超过五个),结束之后由各组同学统计出各种水果卖出的个数,填入表格,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A组小学生整理的数据为:苹果10个、香蕉8根、梨5个、橘子12个;B组同学整理的数据为:苹果8个、香蕉10根、梨9个、橘子10个。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处处充满着数学的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生活中小学生熟悉的实例,建立与数学知识的联系。创设合理的数学情境,小学生在情境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感知事物表象,动手操作

通过对事物的表象感知,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动手操作,这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好方法。通过引导小学生对事物表象的感知进行思考与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完善知识体系,构建数学逻辑思维。

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节时,通过之前课程的学习,小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小学生通过动手用硬纸板做长方体和正方体,再带领同学们测量自己制作的长方体纸盒,在上面分别标出六个面。小学生经过测量得出了每个面的长和宽,在求得每个面的面积后,将六个面的面积相加,由此得出了长方体的表面积。

动手操作环节活跃了课堂氛围。小学生通过对事物的感知和动手操作,锻炼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这种通过感知事物表象,引导小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教学方式,避免了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

三、引导自主学习,深化思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大家越来越重视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要做小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才能更好地深化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这一节时,我首先带领小学生回忆了之前学过的单位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提出问题:一个棱长是1dm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dm3],想一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小学生们经过讨论交流,依据长度和面积单位的进率,得出此题的答案。

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突出了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使小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当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与探究,开阔了思路,丰富了想象力。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体验式教学,让小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建构。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进行学习,小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是通过参与、思考与操作,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和思维方式。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手脑的共同开发利用,全面培养了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很大帮助。

作者单位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平泉镇上刘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