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听到国歌的旋律,我都会情不自禁面向国旗,祝福伟大祖国蒸蒸日上。每一天,面对三尺讲台下渴望的目光,我的心海总是泛起波浪。每一年看一群群孩子在国旗下宣誓,感叹幼苗向阳,茁壮成长。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知识导航者,我自豪能够与共和国同步、共同成长,用自己的真知灼见,倾情书写着教育的华美乐章。

爱岗敬业促成长

1989年8月,我怀着美好的梦想,踏上了教育这块陌生而又新奇的土地。我的座右铭是:真诚做人,踏实做事。教师职业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今我对教学的执着与热爱仍不减当年。我相信:生命因事业有成而精彩,人生价值因坚持而不断提升!

人常说,打铁需要自身硬。从师范毕业到现在,我一直摸爬滚打奋战在教育第一线。记得刚毕业时,我被分配到乡下农村寄宿制学校教书,每天除了正常上课外,业余时间我就苦练基本功:找来小黑板练习粉笔字,写了擦,擦了写,不厌其烦反复练习,从不间断。因为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毕业后分配在农村教学,普通话不标准。为了练好普通话,我常常利用休息时间翻阅《新华字典》,对每天的教学设计内容逐字标注拼音,试着用普通话一个字一个字地练习。刚开始很绕口,感觉很别扭,经过不厌其烦地反复默读,最终普通话测试达到二级甲等。

为了提高教学成绩,期中和期末复习的时候,我在有限的教学参考、学校仅有的复习资料中精选典型题目,等家人晚上熟睡之后,我一个人坐在办公桌前静静地在钢板上刻印试卷,然后打开油印机蹲在地上用滚子一遍一遍地把试卷印出来。等我完成了所有工序,发觉自己已双腿麻木,无法动弹了,但为了孩子们,我心里特别满足。第二天上课时我将试卷分发给孩子们,通过测试,摸清孩子们在学习上存在的漏洞,然后有针对性地辅导,课间还要给个别学困生面对面反复讲解,直到他们理解为止,最后再布置相关题目让孩子回去做,第二天我还要提前到学校跟踪检查。我知道,教育是一门“做”的学问,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教”;在“做”中“育”,才是“真育”。经过三年的磨砺,我终于有机会有实力代表学校去县城参加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并一举夺得绥德县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一等奖。从此,成功的喜悦点燃了我更大的工作热情,我视这张奖状为宝,常常以它鞭策自己要勤勉工作、团结同事、关爱学生。五年后经过层层考核,我顺利获得了榆林地区“教学能手”称号。

大爱无疆润学子

只要我一走上讲台,走到孩子们中间,我就会忘掉所有的不愉快。我认为,一个教师要成长为名师,首先要做学生心中的名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坚持从细节做起,从生活和学习上关心学生,让他们体会到班级就像自己的家一样。30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始终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孩子,用宽容的心态接纳孩子的过失,用母亲般的言行善待、呵护每一个孩子,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幸福。

2002年榆林市开始了新课程改革,一直带毕业班的我,在接不接一年级这个问题上充满了矛盾。这的确是一个新的挑战,一个普通的教师,从一个教育战线上的新兵奋斗到省级教学能手,已经很不容易了,课程改革是一个新生事物,能不能干好很难说。是走老路还是接受新的挑战?权衡再三,不甘平庸的我,还是满怀着对新课程的憧憬,走上了一年级的讲台。

在探索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必须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否则可能教学30年只是重复了29年,这是很可怕的。这时,我把目光投向了教科研课题。2003年开始申报的第一个市级课题《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从开题到结题,我带领课题组的老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另外我还主持了两个省级课题和一个市级课题,全部顺利结题。课题的实验、带动、聚合,使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我也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

善于创新提质量

教育应该是常干常新的事业,如果只是习惯性地重复过去,永远也走不出又苦又累的怪圈。人活着就必须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对内是自我的成长,对外,是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有时候创新,就是再给错误一个机会,把错误看成是打开新知大门的钥匙。教室应该消除“恐惧”,“不要怕说错”“别人说错不要笑”应该成为基本的课堂文化,唯有在安全的氛围里,才能产生“新思想”,诞生“新点子”“新方法”。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大脑思考出结果,才会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我经常在孩子们失败的时候给予支持,做到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就是要时时以身示范,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备课,每一堂教学,紧扣教材要求,并从学生的视角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们把自已的知识和生活带到课堂中来,给学生创造“留白”,让他们去表现自己,我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设参与的平台,创造更加包容和民主的课堂。我常常想方设法增加新的表达观念的方式,允许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课堂生活中来。广大教师要认识到所有形式的参与,包括聆听、书写和发言,对于学习来说都是必要的。教学应从学生知道什么、理解什么、好奇什么来入手,我认为每个孩子的声音都应该在课堂讨论中被表达出来,这既是教学决策又是课程决策,并做到“教不越位,学要到位”。

引领导航结硕果

2015年,我被陕西省教育厅、人社厅确定为陕西省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我认为作为陕西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必须守住课堂修内功。我们所有团队成员都要站在“优生先强师”的育人高度,做到“读书养正,立己达人”。在教育教学生涯中努力修炼“三功”:一是“站功”,就是身体力行的教学之功;二是“坐功”,就是耐得住寂寞的潜学之功;三是“心功”,就是拒绝诱惑,且行且思的淡定之功。用“读”丰富专业底蕴,用“研”提升专业内涵, 用“写”凝聚专业智慧。走进每个孩子的心里,点燃每个孩子的学习欲望,才能使每堂课真正收到实效。团队成员努力奠定四大基石: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实绩优异。我还要引领好年轻人的价值观、工作观、生活观。吃苦在前,勇挑重担,勇于探索,起到骨干教师的领头雁作用。我所带班级数学教学成绩名列前茅,经营的教育教学网站连续三年获得了市级优秀奖,培养的青年教师王玉娥、崔欢、任琴琴获得省级教学能手称号,马蓉等教师获得了市级教学能手称号,在绥德县教育扶贫中,作为榆林市突出贡献专家,为所帮扶的田庄镇九年义务制学校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守住自己的阵地,我愿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努力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件小事都做到极致,把工作当享受,助人当享受,尽责当享受,一辈子就能天天生活在享受之中。争做学生喜欢你、家长选择你、同行认可你、领导赏识你、质量成就你、时间考验你、科研支撑你的实践型教师,永远有光,才能照亮身边更多的人。我要在祖国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紧跟时代的步伐,用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的华丽转身。我相信,风雨兼程必能到达远方。

作者单位:绥德县江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