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刚刚开始,作为本区新当选的学科名教师,我有幸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名师培训系列活动,地点是南京。整整5天的内容结束后,我们乘坐的大巴车行驶在回宾馆的路上,恰巧与带队的刘局长坐在一起,他问了我一句:占明,这次学习培训,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停顿了一下,然后说出两个字:不同。是的,满满当当的五天时间,七位专家各具特色的经验分享,使我接触到了许多新鲜的观点,发现了教育的更多内涵,加深了对教师职业的理解,让教师成长遇见了更多的不同。

首先,教师角色定位的不同。作为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老、中、青三代,曹书成、许海清、吉基兵三位老师用他们的实践经历告诉我,信息技术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教育教学需要什么,信息技术就提供什么,对教育教学帮助大的再难也要做,而对其帮助微乎其微的再好也要舍,切实做到了别人需求什么,自己就提供什么,而不是自己有什么,别人就用什么。沿着这个思路想下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是如此。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在学生面前做准角色定位,不仅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成效,也关系到能否建立良好的教育生态。一定程度上讲,学生需求什么,教师就该给什么,而不是教师给什么,学生就要什么。我们的教育教学应针对学生的问题展开,为其提供更及时、更精准的服务和帮助,做好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铺路石。

其次,教师专业成长路径的不同。上课是教师的天职,上好课是好教师的基本标尺。许多教师是因为课上得好、教学成绩突出而成为骨干、优秀和名教师,但王益民、夏季云、黄树生等老师用他们的亲身实践告诉我,潜心做教科研、坚持教育写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又一法宝,也是向名师迈进的一条捷径。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多数名师的共同特点就是在“写”上有所建树,但作为普通教师,真正要写出点门道,甚至写出点思想,又是极其困难的事,否则,就显示不出“写”的金贵了。因此,就像歌词中说的那样: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从根本上讲,成功没有捷径可走,无非是有人走得快些,有人走得慢些。在“写”这个问题上,只有开头而没有后续肯定不行,只想发表几篇来用而没有真心反思的精神同样不行,只是停留在纸面而没有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依然不行。很多当初跃跃欲试的人没多久便败下阵来,除了客观因素制约外,最主要的还是没有真正想清楚“为什么要写”,如果是为了片面追求一点蝇头小利,我认为完全可以不写。因为,写文章是件挺“痛苦”的事,费了挺大劲还不一定有“收获”,着实不划算。我相信,一名真正的“写”者一定是开始了就不会停下的那个人。

最后,教师职业信念的不同。教师首先是一个职业,通过一定的劳动获得一定的报酬来满足生活需求,这是所有职业的一般性;然而,教师又不是一般的职业,其工作的特殊性需要我们心怀更高层次的职业信念。因为,我们劳动的对象不是“物”,而是一群群有着生命特征的“人”,更是一群群承载着个人、家庭和民族希望的未成年人,他们怎样成长、成长为什么样,既是教师劳动的结果,也是衡量教育的标尺,更是人民群众评价党和政府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这样认识自己:我不仅是一名教师,更是一名人民教师,让孩子们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最大期待,也是我们能够给予人民群众的最大回报。我们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胸怀更高层次的职业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做教育,把心中的教育理想落实在每一天的教育行动之中。

5天很短,5天又很长;5天的时间已经过去,5天的意义却在通往未来。让我们沿着专家老师们的足迹,朝向教育更崭新的高地而不懈前行!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