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过程中,笔者指导学生开展“批注式”阅读,将感悟和质疑作为课外阅读的核心,加强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即时性交流,鼓励和引导学生用批注的形式将其对文本的独特感受用线条、符号或者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收到了较好的阅读效果。笔者紧扣课外阅读指导的特点,在强调运用批注方式对文章的重点语句、表现手法以及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思考和体悟之外,也注重了对于批注式阅读应用契机和策略的引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让他们能通过批注式阅读真正地进入到文本中去。现将点滴做法赘述如下,以飨读者。

一、心有所念,有感而发——随感式批注

在进行批注式阅读的初始阶段,不宜对学生提出过多、过细的要求,而应当凸显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随感式批注就是一种相对宽松、自由、活泛的批注形式,让学生在初读文本的过程中,心有所念,有感而发,让他们更快、更好地沉浸到阅读世界中去。这些批注,可以是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可以是困惑或迷茫,也可以是来自文本的其他收获。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积极观察巡视,了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不同起点、障碍、情感体验,从而进行合理调整,为后续的课外阅读活动指导铺设灵活的发展路径。

如在阅读《吃百家饭》这篇文章时,学生采用随感式批注,很快地就融入到文中描绘的童趣场景中。如在读到“我跟小同伴们追着玩儿,不小心掉到了粪坑里”时,有的学生在一旁写上“哈哈”两个字并画上了一个笑脸符号;读到“反正只要是粮食,什么都行”,有人写道:“这就像是八宝粥哦!”有的在文中“百家饭不容易吃到,是因为掉进粪坑里的人毕竟太少”旁边写上成语“因祸得福”……

这些批注有的是阅读情感的宣泄,有的是阅读联想的记录,还有的是字词的积累……通过随感式批注,学生迅速地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积累,于文中描绘的场景中探寻彼此的联结,阅读思维得以集中到文字中去。

二、敢于挑战,标新立异——质疑式批注

质疑精神的培养已经深入人心,教师不能总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入预设好的“圈子”里,当学生产生与众不同的想法时,也要能耐心倾听。这种积极的倾向也应当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得到有效延伸,让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质疑式批注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不断质疑、释疑,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发展探究精神。

如《盲道》一文,在学生初步阅读了全文,对文章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思考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质疑式批注阅读。学生放慢了阅读速度,边读边思。有的学生在“女儿点了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一句旁边写道:“她此时心里在想些什么?”有的在“带着一丝与她年龄不相符的沉重”旁写出了自己的疑惑:“为什么女儿的脸上会带着一丝沉重?为什么说与她年龄不相符?”

有疑才有得。质疑式批注必须要求学生能够沉下心来,通过对文本的挖掘和思考,找到有价值的疑点,展开有意义的探究。因此,展开质疑式阅读批注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他们真正与文本展开质疑性对话,也要适时进行个别点拨,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将批注式阅读与其他阅读方式结合起来,切实提高阅读实效。

三、提倡个性,寻求共鸣——体验式批注

体验式批注是批注式阅读的灵魂,彰显了阅读的个性化倾向。在课外阅读活动实践中,每一篇文本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与魅力,每一个小读者也有各自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经验。通过实施体验式批注,让学生针对阅读材料的关键词句、修辞手法以及写作特点等进行赏析,写下自己的看法。教师在进行指导时,要避免千篇一律,要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进行品读,让体验式批注能够多彩、灵动,推动学生在多元化思维和个性化体验中“读出自己的灵性来”。

如在指导阅读《另一扇窗子》时,教师启发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展开体验式批注,启发学生思考:①“孩子,你开错窗户了”,玛利亚老师的这句话有怎样的含义?②在生活中,当你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而感到愁闷苦恼时,你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做?③读了这篇文章,回忆起这件事,你有了什么新的想法?组织学生用批注的方式将自己的想法写到对应的文本旁边。有的学生写道:“换一扇窗,从自卑走向自信。”有的写道:“我们不应该嘲笑别人的缺陷,因为这些缺陷不是他们的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

批注式阅读形式灵活,方法多样,有效地提升了课外阅读的效率,摆脱了传统课外阅读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局限,发展了学生的理解、感悟和鉴赏能力,让他们在文本的海洋里肆意徜徉!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市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