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问题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只有在不断试图提出问题、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会具有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品质。

一、培养提问习惯

1.注重课前的充分预习。在预习中做到由浅入深,让质疑之花层层绽放。首先,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教学行为,针对课文内容提出几个问题。其次,教师指导学生从更深层次的文意理解方面入手,尝试提出难度更大一些的问题。再次,根据对文章的理解提出一些具有思辨性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创设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学生也在不断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收获了学习的快乐,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

2.注重课堂环节的巧妙设计。有了一定数量的问题,这时就迫切需要一个判别问题“质量”的机会。在课堂上,设计小组合作开展“评选最佳问题”的活动,达到筛选问题的目的。学生分享自己在预习时提出的各种问题,生生互动,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交互学习,寻找最为理想、最有价值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进行交互,相互竞争、相互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与此同时,学生也在不断筛选中求同存异,形成共识。

二、教师示范引导

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不容忽视。小学生有非常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会模仿着去提出问题。以《白鹅》一文为例,教师提出学习思路:“文章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表现出白鹅的高傲?”这个问题也是整篇文章的核心,对于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思路有很大帮助。之后,本单元又安排了老舍的《猫》一文,学生很自然地模仿教师的思路,直接抓住中心句,设问“猫的古怪都表现在哪些方面”。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有了学习相关内容的经验和方法,自然就会更加认真研读课文,继而将这种学习方法进行迁移运用。通过这些课例的实践,可以发现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三、紧扣细节质疑

在课堂教学中,对一些细节的处理往往会影响质疑的“质量”。

1.从文章题目质疑。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眼睛,可能概括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可能表达了文章的中心,也可能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如果能够针对题目提出问题,那么就会为整篇文章的理解奠定良好的基础。以《窃读记》一文为例,“窃”字就是本篇课文的题眼,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很多问题,比如“窃读”的时间、地点、人物、感受等。显而易见,如果能够从课题中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那么对于学生掌握和理解课文必将会有更加积极的影响。

2.关注基本问题的提出。对于文章中细节描写的提问,对于文章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提问,对于文章写作手法的提问等,都是学习提问的基本步骤和环节。以《慈母情深》一文为例,这是一篇描写伟大母爱的文章。“掏出一卷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数着。”学生抓住人物描写的特点,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么多皱皱的钱?为什么是毛票?为什么妈妈的手会龟裂?”这一系列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答案——母亲赚钱不易,母亲辛苦劳作,展现了平凡母亲的伟大。注重细节,就会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3.从多角度理解同一问题。只有形成了思辨的思维模式,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才能提高,学习质量才有保证。深度就在于对于重点难点句子的理解,就在于多角度理解同一个问题。以《学会看病》一文为例,文章中有一句这样的话:“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学生产生了疑问:“文中两个‘磨炼’的意思是否一致?又突出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通过质疑,促使学生在不断探究中理解文意。学生提问的跳跃度很大,有了一定的方法指导,提问会更加条理化,对文章的理解也更有逻辑、更具深度。提问要有效,才能让课堂更加高效。

总之,问题意识的培养,与其说是一种思维能力的提升,不如说是一种思维习惯的培养。正确的思维模式形成,对于学生而言就意味着掌握了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有了正确方法的引导,学生畅游知识海洋的渡轮就有了方向。让我们从每一次思维启迪做起,让它在日积月累中迸发出璀璨的光芒吧。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西航三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