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就要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设计,尤其是要掌握一些课堂提问的策略技巧。

笔者多年来从事初中数学教学,下面就以自己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做如下探究:

1.提问过多过虚,只重数量忽视质量

例如,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七年级上)中,在教学生认识棱柱各部分时,有老师会提问:“什么叫棱、侧棱,什么叫侧面、底面,什么叫顶点?”其实这些内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都可以理解掌握,无需这样提问。

2.问题太难太易,脱离学生实际

例如,在学习《正比例函数》(八年级上)时,老师会提问:“什么是正比例?”小学虽然学习过正比例,但如果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时因为提问过难有可能冷场。

3.问题缺乏思考空间,学生没有思考余地

例如,学习《一次函数》(八年级上)时,老师问:“什么是函数?”这种提问方式学生只能机械地背定义来回答,从而失去了提问的意义,也没有任何思考空间。

4.提问注重答案,轻视学生反馈

利用几何图形推导平方差公式时,老师提问:“哪位同学能利用几何图形推导平方差公式?”学生利用课本P21小颖构造的图形去推导平方差公式,这时老师正期盼着这样的结果,因此顺势点评肯定之后,进行下面的环节。其实还有个别学生用不同于课本的方法将平方差公式推导出来的做法,而我们老师的行为无疑打击了这些学生的积极性。

5.提问时语言表达含混不清

学习《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八年级上)时,有老师提问:“确定一次函数的两个条件是什么?”这个问题给学生带来了困扰,学生会想正比例函数只需一点,而一般不过原点的一次函数需要两个点坐标,因此正比例函数不需要两个条件,老师在这里的提问含混不清,给学生的回答造成了干扰。

综上所述,我们在提问时应运用一些策略技巧,使问题能切实服务于我们的课堂,发挥它最大的能效。

1.提问的目的要明确,问题对学生要有启发性,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度,同时一节课的提问不宜过多也不能太少。

2.共性问题应形成系统,问题应遵循有序、渐进的原则,使其多方综合之后形成系统。

我们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第三章《整式的加减》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时,它们有一个共性问题就是乘法分配律在计算中的运用。如-12×(1/3+1/4-1/6)、-3(4a+5b)-1/2(3a-7b)、2(3x-19)-5(2+6x)=0 ,这几道题都需要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运算。在运用乘法分配律时,我们又可以采取两种做法。在我们分章讲解这个问题时,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提问形式,由简单的数的运算对比两种方法,再由数逐渐引入到字母运算的领域,使之形成系统,使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具有全面性、整体性,也更加深入。

3.提问时最好能考虑一下学生的兴趣点,通过问题去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问题也应注重知识的前后连贯性,使其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例如,学习《黄金分割》(九年级上)这节课时,我们可以引入世界著名的建筑物,家居装饰中物品的摆放位置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生活现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激发学生去探究黄金比值的推导过程。方法一,我们可以利用黄金分割点的作图过程,通过已学知识勾股定理推导出黄金比;方法二,可以利用黄金比例,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计算黄金比。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体现了数学学习的前后贯通性及整体性。

4.问题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可能会产生的困惑,在设计问题时以学生的困惑为着眼点制造矛盾去发问,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

如学习《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七年级下)时,老师可以提问:“[(-2)6]与[-26]是不是都可以读作-2的6次幂?”这时会有学生指出:“[(-2)6]的6次幂,根据乘方的概念指的是6个(-2)相乘且积为正,而[-26]是2的6次幂的相反数,结果为负。”这种通过制造矛盾点使学生自己挖掘讨论,得出它们的本质区别,使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

5.问题应发问于本质点,所有问题相互联系,环环相扣,并且要着眼于学生的疑难点设置问题。

(注:所用教材均为北师大版)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宝鸡市龙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