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受全球化、网络化、市场化及价值多元化等因素的冲击,我国高中志向教育面临着教学环境复杂、教学任务艰巨等诸多问题的挑战。因此,必须从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主体(教师与学生)、教学保障等方面下功夫,从而提高高中志向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志向教育更具有影响力、感染力和凝聚力。

一、目前高中志向教育面临的问题

1.高中志向教育环境复杂

在全球化、网络化、市场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先发展优势”“高精尖端产品”更迅速、更全面、更直接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大大刺激了人们的欲望神经。一些人由于缺乏正确的比较标准和比较态度而挫折感顿生,甚至将这种挫折感转化为对社会主义制度、政党和政府的不满,转化为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所表达的社会理想的质疑。身居这种大环境中的青年学生很难摆脱这种质疑的影响。

网络空间成为消极思想滋生与传播的温床与加速器,从而使“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效应进一步扩大,动摇和削弱了人们对我国政党及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卡乔波博士曾就“负面偏好”做过一次跟踪调查,研究表明对于好消息,1个人知道后平均会告诉他身边的6个人,而坏消息平均来说会被传播给身边的23个人。

2.高中志向教育任务艰巨

从教学内容看,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教学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任务艰巨。青年学生的特点一方面是思维活跃,竞争意识强烈;另一方面则是对现实认识不深入,鉴别能力比较差。而以往志向教育理论性很强,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从教学方式方法看,在传统教学手段为主的条件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志向教育的时代感、现实性较为困难。客观来说,现有的教学设备仍然比较落后,学生实践教学平台非常薄弱。速继明教授曾就“学生喜欢思政课采取的教学方式”做过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主张传统方式教学的学生仅占22%,主张在实践中接受教育的学生占47%。这些数据说明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传统灌输式的授课,但在传统教学手段为主的现有条件下,让教师彻底改变上课方式,则显得困难。

从教育对象看,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志向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树立“三观”、产生“四信”任务艰巨。在复杂的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复杂,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成为身心健康、家人放心、社会喜欢的有理想、守法纪、有能力、有责任感的一代青年任务艰巨。

二、增强高中志向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对策

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志向教育更具有影响力

面对新时代、新高考和学生思想的新变化,志向教育应改变传统教学中以理论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的做法,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强化实践教学,重“课堂”,更重“实践”。选择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现实问题,创造性地设计实践教学主题,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激发影响力。

2.坚持教师自身努力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相结合,使志向教育更具有感染力

教师较高的教学水平是增强思想政治课感染力的关键。第一,教师要热爱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增强思想政治课感染力,首先教师要被感染。第二,教师要勇于啃硬骨头。学懂、弄通“两个必然”等难点问题。第三,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要非常熟悉教材,阅读大量参考资料,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扩大信息量,运用最新的案例、数据进行教学,既能让学生获得最新信息,了解当代社会,掌握基本理论观点,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充足的理由去影响学生、说服学生,增强感染力。

3.坚持思想政治课教研室与学校、社会共同保障相结合,使志向教育更具有凝聚力

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更需要从整体谋篇布局,从总体目标着手。学校所有部门和人员尽管职能不同,但是围绕这个目标形成了一个“同心结构”。因此,必须增强各部门的凝聚力和协同性。社会上也应该更加关注和重视思政老师的处境和思政理论课本身的特殊性,给予最大的关怀和理解,从而真正形成教师、部门、学校和社会的合力,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凝聚力。

作者单位 陕西省澄城县澄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