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的一种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也是我国传统教育模式转型的重要举措。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重要指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恪守职业教育基本规律,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着力将传统职业教育模式转变为以人才输出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本文对陕西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校企合作实践进行了总结,进一步探究了当今教育模式存在的缺陷以及改革思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探索研究 教育转型

课题: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9年度职业教育研究课题(课题编号:SZJYB19—228)。

校企合作是国家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

我国在2002年前后进行了教育模式调整,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型教育思路,这一改革对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大提高了教育对于市场经济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从客观上来说,传统教学模式以学院教育为主,注重理论而疏于实践,致使教学内容死板、办学模式僵化、学生综合素质难以提升。自校企合作这一理论与实践两手抓的新型教育思路提出后,全国各大院校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探索,大大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国家实力的发展。为适应新时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需求,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1]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经过多年的摸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竞争力和就业质量,并且有针对性地培养了一大批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强的技术型人才,为学生的成才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舞蹈系校企合作经验总结

学院多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最终制定的舞蹈系人才培养目标为:能够自主适应我国舞蹈行业的发展,拥有扎实的舞蹈表演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各级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和培训机构教学工作的创新型技能人才。近年来,学院舞蹈系学生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参加了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的演出,多次参加“西安城墙大唐迎宾仪式”,先后接待了美国总统克林顿、印度总理莫迪等。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举办了《世界古遗址大会》、“盛典西安”南门喜迎世界体育明星、奥运圣火西安启程仪式等活动。参演一体化的舞台剧《丽江夜宴》、大型实景剧《恭迎仓圣》《文成公主回长安》《玄奘西行》,参加历届东西部贸易洽谈会主会场演出等活动,协助完成“2009西安欧亚论坛”机场重大接待任务,参加陕西省电视台在佛教圣地——大慈恩寺主办的“2010盛世鸣钟 祈福四海”大型活动,并多次下郊县,深入农村进行惠民演出,受到民众与企业的广泛好评……经过多年的校企合作实践,学院舞蹈系人才培养经验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健全法律条款

法律条款的合理健全是保证学校、学生权利和利益的第一因素,也是最有效的管理监控手段。目前,学院舞蹈系校企合作是“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以政府支持为助力,以舞蹈系与企业的合作为主体,促使合作双方找到利益平衡点,形成合作意向,高效地推进校企合作。同时,舞蹈系对约束条款及合作企业的权责进行了明确要求。例如,舞蹈系每年都与“长恨歌”演艺集团通过协议、合同等法律规范保障合作关系,在企业悬挂合作证明、设立信息交通站、制定相关协议,保障学校权益和名誉,以及学生实习期间的保险、安全、报酬等权益,在与“长恨歌”演艺集团的磨合发展中不断完善《长恨歌实训演出管理制度》,修订《陕西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办法》等。

2.明确办学原则

坚持诚信是舞蹈系与企业合作的坚定原则。对于学生,舞蹈系从未推脱过任何教学责任,从未委托过企业管理学生,也从未擅自胡乱收取学生费用。作为国家的教育教学单位,舞蹈系坚持一切以学生的成才培养为先。对于合作,舞蹈系谨慎选择,主要通过考察企业的诚信度、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影响力,筛选管理规范、薪资合理,且具有严谨法律责任意识的目标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舞蹈系自始至终都以诚信合作的态度与企业认真洽谈每一个项目,在处理合作问题时,坚持与企业代表人积极沟通,以问题的妥善解决为首要任务,尽可能地杜绝违约情况的发生,全力保障学生和学校的相关权益。

3.优化管理制度

舞蹈系十分注重管理制度的优化,为了完成就业跟踪服务工作,专门制定了学生实习管理条约,以保障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人身安全。例如,学生到“长恨歌”演艺集团、西安南城墙艺术团、杭州宋城艺术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武隆印象文化演艺有限公司等企业参加实习演出时,除了派本系教师担任领队外,还选派其他专业教师跟踪带队,同时安排优秀学生担任组长,以便及时与学校、企业沟通联系,防止发生安全事故。[2]

4.提升师资力量

师资建设是校企顺利合作的先决条件,校企合作模式对于舞蹈系双师型教育队伍的素质提升大有帮助。在与不同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带队教师指导学生在企业一线进行顶岗实习时,也能受到企业文化的感染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十分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职业素质的养成和思想觉悟的提高。“长恨歌”演艺集团为此专门设立了“长恨歌艺术奖学金”,每年由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嘉奖在顶岗实习中表现优秀的师生,此举大大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不但有利于教师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还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自身业务素质。由此可见,合作企业对舞蹈系建设质量过硬的师资队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舞蹈系教育现状分析

根据校企合作现状调查,当前舞蹈系所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学院师资结构尚不完善,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校方管理落实不到位,导致教育模式单一,教育观念落后,教育质量不高。

2.由于学院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投入不足,因而难以跟上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速度,致使校企合作层次尚浅,阻碍了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入发展。虽然目前校企合作已经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仍需紧跟企业和社会前进的步伐。

3.由于舞蹈系走访落实不到位,所以不能第一时间洞悉市场和企业的发展动向,极大降低了信息的时效性,很难为师生提供最及时的市场动态信息,“信息不对称”对毕业生的竞争力影响极大。

4.由于学院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系统,致使校企合作机制不成熟,考核标准和奖惩措施及相关保障不完善,管理难以落到实处。

舞蹈系教学模式的改革

1.以政策为主导,深化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与目标企业确定合作意向后,双方可以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根据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各自承担相应的教学管理任务,优化教育结构,配合职业教育专业化和行业发展的市场化进程,及时调整学生培养方式,通过技术培训与师资培训顺应企业与市场需求,紧随时代发展。

2.建立专业的监管机构,实行高效的管理制度

为实施有效监管,学校与企业应当完善校企合作监管体系、奖惩制度和评价体系。可以建立校企合作职能管理机构,以提高教职工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加大奖励力度,使教职工在完成自身工作的同时,能够获得自我价值的认同感;完善校企合作评价体系,改革教育模式,及时反馈师生动态及行业信息;优化校企合作环境,促使校企合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研发精品课程,加强校企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

为使校企合作对学生技能培养和素质教育起到真正的作用,校企合作模式不应仅停留在表面,校企合作质量也应得到重视。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方案应与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相协调、相吻合,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协作完成了学生技能培养教材的编写,商议阶段性教学目标与计划,安排双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精品课程的研发与改良,促进了教学体系的完善与教学结构的优化。

4.传输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鼓励学生进行技能创新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本科教育,更注重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使其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更偏向于培养学生对实践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因此,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中,学校更应侧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技能培训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当为学生灌输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在提高学生自律性和主动性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创新舞蹈技艺,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丰富自身专业知识。

5.重视教师业务素质,建立教师能力培养方案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主体,应当得到校企双方的重视。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是由数所中专学校合并转型而来的,刚入职的教师虽然大多也是高学历,但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和实践教学经验。因此,学校应当积极促进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的更新,组织教师外出工作学习,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及研发,了解企业的发展历史和信息动态,返校后提交心得报告,为学校和学生及时反馈行业热点和市场动向信息。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当组织教师定期进行工作汇报和思想交流,还可以聘请企业突出人才为舞蹈系兼职教师,与校内专职教师形成稳定的师资团队,这样不仅可以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还可以改善师资内部结构,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提高学院教育质量。[3]

6.加大企业与市场的调研力度,了解行业最新形势

当代社会日新月异、发展飞速,人才竞争也极为激烈,为保持毕业生在市场、企业的竞争力,学校应主动加强市场调研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拓宽信息来源渠道,了解行业最新就业形势和企业动向,实现行业发展与教育教学的零距离对接,使学校办学方针和教育模式能够及时顺应企业和社会的要求,为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提供帮助。

7.组织社会实践,协助企业培训

为使校企合作更为密切,学校可以利用自身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为企业提供技能鉴定、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同时鼓励教师多参与企业实践工作,使学校为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的保障,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增加教师企业实践经验,还能够建立良好的双方合作关系,最大化地节约双方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实现校企合作模式下真正意义上的互利互惠。

8.推荐优秀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共同搭建可靠的实习就业平台

为切实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相关利益,学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与企业一同签订具有法律效应的定向培养协议,根据企业对学生专业技术和能力素养方面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制订培养菜单,与企业共同搭建可靠的学生实习就业平台。同时,学校还应根据企业用工条件和工种类型,有计划地对相应年级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核和基本技能考核,推荐各方面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使学生与企业近距离接触,让学生提前感受市场大环境下的行业竞争压力,进而主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为自己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奠定基础。

结 语

通过思考、总结,笔者以为未来校企合作之路必须以优势互补、联合开发、信息流通、共同进步为基本原则,根据国家政策及企业与市场的需求做好教育模式调整工作。技术实用型人才是社会经济结构的中流砥柱,学校必须注重培养学生思想素质和实践能力,在探索、尝试和磨合中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双赢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提供帮助。[4]

参考文献:

[1]杨正理、张家海、陈海霞:《校企合作下电气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山东工业技术》2018年第12期,第223、194页。

[2]李国英:《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育人模式探究》,《学周刊》2019年第11期,第189-190页。

[3]吴静、袁南辉:《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研究》,《高教学刊》2019年第6期,第167-169页。

[4]何应林:《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养研究》,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14。

作者单位:陕西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