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声乐是一门技巧鲜明、内容丰富、艺术性极强的课程,教师只有结合学生特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欣赏、训练、表演、编创等综合素养,才能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当前,随着高校的扩招,声乐专业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批量化、规模化的人才培养导致现有教学模式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声乐课程教学经验,在系统总结当前高校声乐课程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小组声乐汇报教学模式在声乐课程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高校声乐课程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借鉴。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 小组声乐汇报 执行方式

声乐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各类歌唱技巧的,该课程包括视唱练耳、乐理知识、器乐知识等诸多内容,不同学生的音准、节奏、乐感各不相同,他们有不同的嗓音条件,在前期形成了不同的音乐基础、学习能力。因此,在高校声乐课程教学中他们的学习进度、知识需求、兴趣点也迥然不同。基于此,高校声乐课程作为一项技巧性较强的艺术门类,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订清晰明确的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还必须考虑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当前,我国高校声乐课程教师在长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虽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校声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集体课程替代了一对一教学模式

声乐是一项艺术性极强的课程,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专业性、学习进度、学习方式。因此,高校传统声乐课程主要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方式,每个教师教数名学生,由教师根据学生特点,为其制订学习目标和具体教学计划,随后采用小课教学和课下单独指导的方式精细化地培养学生。但近年来,我国高校声乐专业普遍扩招,学生人数迅速扩大,虽然在形式上仍然采用小班授课,但每一个班级的学生少则30人,多则40人以上,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仍然以课程为模块,由一名教师负责为特定班级学生制订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随后采用“一对多”的大班授课。这不但无法体现高校声乐专业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能力、兴趣及知识需求等特征,而且增加了声乐课程教师的工作量,导致其只能单向讲授课程知识,很少有时间对学生进行示范表演与训练,大部分学生仍旧处于被动接受、聆听的状态。这显然无法激发学生声乐学习的兴趣,无法适应学生的学习状态,久而久之不仅会降低课程的教学质量,甚至还会导致学生产生排斥、抵触的学习心理。

2.无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声乐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所有视唱练耳、乐理知识、器乐知识都必须通过实际表演实现知识的升华,发挥其应有的实用价值。然而这一学习过程既要依赖教师的指导和训练,又要求学生具备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学生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掌握一定的技能知识之后,才能够在课外根据个人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采取正确的方法加以训练、巩固、提升,才能切实掌握所学知识。当前,高等院校声乐专业普遍采取大班授课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说教”为主,很少鼓励学生进行表演训练,更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缺少对学生进行技能和方法的训练。这就导致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仅仅停留在聆听、理解、感悟教师所讲授的声乐知识和表演技能上,无法通过实际训练、实际表演将这些理论知识上升为自身实践能力,尤其是无法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自己的摸索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因此,声乐专业学生普遍存在表演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

3.缺乏课外声乐表演活动的配合

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和表演训练固然很重要,但声乐作为一个具有广阔应用空间的艺术,在课外应该具有更多样化的实践表演形式。因此,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创造课外表演机会,这样不但能够配合课堂教学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于声乐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而且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实践表演经历,实现从“课堂”到“就业”的顺利过渡,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是十分有用的。然而,当前高校声乐专业学生人数普遍较多,声乐课程教师工作量比较大,再加上学校激励机制与督促力度没有到位,从而导致部分教师缺乏创新声乐教学模式的积极性。很多教师即使清楚课外表演活动对声乐专业学生有非常大的帮助,但考虑到教学时间、个人精力等因素,很少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课外活动。这就导致当前高校声乐课程教学出现了缺陷,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小组汇报教学模式在声乐课程中的应用价值

小组汇报教学模式是对常规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有益补充,教师在声乐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专题授课形式,把知识分成不同的主题,增强授课内容的针对性与深入度,更重要的是在授课结束之后,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对其进行分组,并且为每一个小组安排一个适合的训练或表演主题,要求学生在课外加强练习,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还可以采用课堂汇报、周末表演汇报、月度汇报的形式展示学生的训练成果,随后进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从而使学生在相互促进、相互激励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小组汇报的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当前高校声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激励性

当前,高校声乐课程普遍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既缺乏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特征和知识需求的关注,同时又表现出明显的说教为主、单向传输的特征,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小组汇报教学模式则是教师在授课结束之后,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将其分成不同的小组,结合该小组学生实际情况,为其安排一个合适的训练或表演主题。该教学模式充分增强了声乐课程训练与表演内容的针对性,既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契合学生的学习进度,又能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另外,小组汇报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而且也可以面向所有学生进行周汇报、月汇报,使学生在真实状态下进行表演,以此提升学生对训练活动的重视程度,尤其能够为学生带来成就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训练和表演,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增强学生的声乐表演能力

声乐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表演能力。当前,高校声乐课程教学普遍存在时间少、内容多、教学方法不合理、缺乏表演机会、表演能力不足等问题,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方面缺乏有效的衔接。小组汇报教学模式是声乐课程教师在完成理论教学之后,根据学生实践情况将其分成不同的小组,根本目的是为了鼓励各个小组的学生在课外积极地进行研究、训练、表演,并通过“展演”“汇报”等形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一过程本身就能培养学生的声乐表演实践能力,通过实践巩固学生的声乐理论知识。正如上文提到的,学生在展演、汇报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兴趣与成就感,能够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训练,提高自身声乐表演质量,还能够有效地培养自身声乐表演能力。

3.落实课堂教学内容

声乐课程涉及视唱练耳、乐理知识、器乐知识三个模块的内容。“视唱练耳”是基本能力,是培养学生听辨、视唱音乐作品中的音阶、音程、旋律、节奏能力的。“乐理知识”是基本知识,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声乐风格、特点、流派、技法、学说方面的理论知识。“器乐知识”则是培养学生欣赏、体会各类乐器的美感,甚至认知和掌握乐器的演奏技巧。每一个模块都是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要求学生能够深刻认知,系统掌握,而且还能够融会贯通地加以应用。常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学生完成了课堂学习也就意味着结束了学习任务,缺乏实践训练环节。但教师采用小组汇报教学模式时可以在课外为学生设定一个明确的训练或表演主题,内容以课堂知识点为核心,融入其他相关知识,以此培养学生对于课堂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

4.有效释放声乐教学的压力

研究过程中发现,当前高校声乐课程教学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扩招使声乐课程教师人数与学生人数之间的差距急剧增大,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声乐课程教师的工作量,导致其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细化教学活动。小组汇报教学模式一个突出的优点便是可以有效释放声乐课程教师的教学压力,教师可以适当削减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将部分知识点融入小组汇报中,鼓励学生自学,随后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在此情况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则是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从而以更小的工作量、更高效的活动方式开展声乐课程教学。

高校声乐课程小组汇报教学模式的实施

笔者通过自身教学经验,结合其他学者对小组汇报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认为当前高校声乐课程小组汇报教学模式的实施应遵循以下三个步骤。

1.学期开始之前,教师应根据声乐课程的课时安排,将课程内容分成主题鲜明、内容连贯的多个模块。比如,一个学期的声乐课有48个课时,教师就可以将内容分为24个知识模块,保证每一个模块都能有2个学时,1个学时进行理论知识教学,1个学时进行汇报表演。

2.开始声乐课程教学之前,教师应根据授课班级学生数量、基础水平、学习能力、知识需求情况,将其分成与课程模块数量相同或者一半数量的小组,详细介绍该课程实施小组汇报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特征与要求,并为第一小组的学生分配一个明确的主题模块,让学生做好训练与汇报的准备工作。

3.声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一节课的理论知识教学,随后让第一小组的学生进行声乐汇报,周末可以集中在教室或礼堂进行汇报,教师和其他小组学生对其进行点评并打分,作为期末评定学生成绩的参考依据。教师还要对这一模块的知识内容进行简要讲解,并为第二小组学生布置汇报主题,其余课程内容也可按照这一模式继续推行,直至学期结束。

结 语

声乐专业是我国高校音乐专业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存在集体课程替代了“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缺乏课外声乐表演活动的配合之类的问题,弱化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而小组汇报教学模式则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激励性,增强学生的声乐表演能力,落实课堂教学内容,缓解教师教学压力,还能够充分解决当前声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但前提是教师必须做好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执行计划,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发挥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娟娟:《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与高校音乐教学的对策》,《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2]金海玉:《“参与型”课型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8期。

[3]石山:《从整合角度看现代高校音乐教学课程改革》,《艺术百家》2005年第4期。

作者单位:西安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