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二胡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乐器形式,包含着丰富的演奏技巧,传达出比较个性化的思想情感,然而要想提高二胡教学效果,必须从基础层面准确把握其教学特征,这就成为高校二胡演奏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本文在简要论述二胡演奏教学审美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其审美形式和方法,以期为高校二胡演奏教学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借鉴,以及提高二胡演奏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二胡演奏教学 审美教育 方式

近年来,随着音乐教育越来越细化和越来越有针对性,二胡被引入课堂,甚至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方向培养专业的二胡演奏人才。审美教育是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关键所在,是二胡基础教育的关键内容,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准确把握二胡演奏中的审美特征,建立系统的审美教育内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二胡审美特征的分析

1.抑扬顿挫的音色审美

人们初次接触二胡演奏,首先感受到的是其抑扬顿挫的音色,或快或慢、或高或低、或急或缓、或轻或重、或锐或柔,因个人情感、经历、性格的不同,在联想与想象中就会产生差异化的审美体验。著名民间艺人华彦钧将二胡定弦为g-d,比标准音低了纯五度,在舒缓自然的演奏过程中,传达出强烈的缠绵、隽永的情感,呈现出圆润、柔美、富有歌唱性的音色。经典作品《战马奔腾》融入了双弦弓、打击弓、快速连顿弓、双线快速抖弓等技法,或舒缓自然,或紧张急促,或气势高昂等,从直观层面给观众以多样化的音色感受,这种艺术化的音色处理直接激发了观众的审美兴趣,使其对二胡产生了更深的感悟。

2.意蕴浓厚的情感审美

任何一首二胡作品都是基于传情达意的需要而创作出来的,艺术家的演奏是以最大限度“还原”内在情感思想为核心目标的。基于此,观众在欣赏二胡表演的过程中,还会对其传达出的情感思想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诸如《江南春色》包括引子、中板、快板、广板、尾声五个部分,“引子”部分通过画指、颤音、泛音传达出春天的气息;“中板”以模仿笛声的颤指音慢慢拉开一幅鸟语花香、桃红柳绿的江南晨曦图;“快板”借鉴丝竹乐慢起渐快的起板方式,采用五度和八度空弦音及“指花”形式,呈现出春风拂面、百花争艳的场景;“广板”呈现出激情豪迈和宽广壮阔的气势,暗示江南蒸蒸日上的风貌;“尾声”营造出夕阳西下、曲声渐远的意蕴。

3.质朴自然的文化审美

二胡作为一种民间传统乐器,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广大群众在聆听二胡演奏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产生亲近感、认同感,这就形成了二胡演奏又一重要的审美特征。诸如二胡以“柔美、悠扬、沉郁”为主要特征,与扬琴、古筝、琵琶的音质十分相似,营造出犹如歌声般的美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我国传统乐器乃至传统民乐共有的特征。二胡表达的往往是我国传统音乐题材,注重营造诗般的意境,《江南春色》刻画了如梦如幻的江南春天,《战马奔腾》展现了刀光剑影的场面,《二泉映月》描绘了悲惨愁苦的经历,《红梅随想》讴歌了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人们熟悉这些题材,喜欢这些题材,自然就能够产生情感共鸣。二胡源于传统文化,其身上被打上了深深的民俗文化“烙印”,这恰恰是我国群众欣赏、追捧二胡艺术的又一重要因素。

二胡审美教育的内容

二胡演奏传达出多样化的审美取向,使观众产生丰富的审美体验,然而从专业教育的角度来说,二胡审美教育则应注重系统性、深入性、技巧性等特征。

1.主动解读作品内在美的意识

不同于普通听众,二胡专业学生需要从专业训练、表演的角度审视作品美感,深化对二胡作品的认知,提高二胡作品的二次创作质量。高校教师需要培养学生主动解读二胡作品内在美的意识和能力,即在欣赏、训练、表演二胡作品之前,率先分析作曲家的人生经历、情感思想、创作风格等,进而解读二胡作品特定的创作背景、情感主题及各个乐段营造的情境与传达的思想情感,从静态曲谱的层面对作品技巧、情思、文化的美感有一个直观而深入的认识。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读谱、识谱的意识和能力,准确把握各方面的审美元素与内容,同时也是二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一项基本素养。

2.从形式到内容体悟美的能力

相对于普通听众,二胡专业学生欣赏、体味二胡作品的过程中,对其外在音色美与内在文化美的感受要更加准确、全面、深刻,这也是高校教师经常提到的二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乐感”。首先,高校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在二胡表演过程中用音质、音色、节奏、韵律、技法感受美的能力,在初步聆听二胡作品时便能准确感受其中的美,树立审美意识,并循序渐进地深入解读内在情感与文化美感。其次,高校教师要培养学生从形式审美进入内在审美的意识和能力,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音色的审美上,而应积极主动地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乐曲营造的虚拟情形,体味乐曲传达的思想情感,分析乐曲反映的民俗文化内涵等。

3.采用个性技法表达美的素养

二胡专业学生分析曲谱、体味作品,在其他知识模块学习二胡演奏技法、处理方式等,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更好地演奏二胡作品,准确传达二胡作品应有的多元审美价值。将静态曲谱演奏成音乐作品是一个二次创作的过程,关键在于采用个性技法表达多元美感。基于此,高校教师应培养学生用个性化技法表达美的能力,对演奏技法进行分析,随后结合演奏技法反映作品形式与内涵美,采用娴熟的演奏技巧及丰富的处理经验,顺利地演奏作品,传达音色、情感、文化层面的审美价值。这反映了学生“表达美”的能力,对于学生演奏技法、审美体悟、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胡的审美教育方式

具备高水平的审美能力是二胡专业学生的一项基本素养,然而该素养的形成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应贯穿整个二胡表演教学过程中。因此,高校教师应结合授课内容,灵活使用以下几种方式开展二胡的审美教育。

1.以视唱练耳引导学生树立审美意识

视唱练耳是二胡专业学生的基本功,主要是培养学生识谱、读谱、视奏等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准确阅读二胡曲谱,深入分析曲谱技法特征,根据曲谱演奏完整的二胡作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单纯培养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狭隘思维,无论是培养学生识谱能力,还是培养学生读谱能力,或是培养学生视奏能力都必须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引入“审美教育”的内容,将分析美、感受美、表达美作为各阶段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应让学生坚持各个阶段的学习,掌握专业的分析技法,形成扎实的审美解读与表达能力。

2.以表演经典作品巩固学生审美能力

高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础性、普泛性审美教育的同时,必须设定专门的审美教育主题,设定明确的审美教育目标,建构系统的审美教育内容,对学生实施系统的审美教育。具体来说,高校教师可以引入多种风格的经典二胡作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巩固其他课程、知识模块中零散的审美教育内容。诸如《寒春风曲》《二泉映月》反映了作者诅咒黑暗,憧憬光明的心声,《江南春色》《幸福的歌儿唱不完》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生机,《丽歌行》《A的随想》展现了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幸福生活。不同作品传达出不同的音色美感、情感思想与民间文化,能够培养学生差异化的审美解读方式、认知感悟和表达能力。因此,高校教师可以将这些作品引入课堂,对学生实施系统、专业的审美教育。

3.以互动交流方式互相启发

二胡作品虽然拥有固定的思想情感,但因个人情感、生活经历、情绪状态、专业素养的不同,对作品主题及各乐段有着不同的认识和感受。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进行普泛化的审美教育,还是进行专业的审美教育,都必须注重互动交流的方式,为每个学生提供表达个人审美方式、审美体悟的机会,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成就感,另一方面在相互沟通过程中,既可以使学生相互启发,逐步深化对二胡作品个性化审美特征的认识,又可以使学生相互学习、借鉴彼此的审美方式和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二胡学习质量和效果。

结 语

二胡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抑扬顿挫的音色美、意蕴浓厚的情感美、质朴自然的文化美等特征,形成了多样化的审美特色。高校教师需培养学生主动解读作品内在美的意识,提高学生从形式到内容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学生表达美的能力,可以通过视唱练耳引导学生树立审美意识,以表演经典作品巩固学生审美能力,以互动交流方式互相启发,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张万池:《二胡自学教程》,成都时代出版社,2016,10。

[2]周芳:《基于审美教育视野的高校二胡教学改革》,《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第12期。

[3]顾怀燕:《二胡音乐审美的变迁与传承》,《黄河之声》2018年第4期。

作者单位:西安音乐学院